機關工作人員的文字水平,一部分取決于謀篇布局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更多的則取決于深入理解上級精神、準確領會領導意圖、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面把握工作規(guī)律等“筆外功”。不練好“筆外功”,文字功夫再強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深入理解上級精神
從事公文寫作的同志,必須自覺做到學習中央精神不過夜、掌握黨的政策不跑偏、關注時政信息不懈怠。
及時掌握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要緊密關注國內外時政動態(tài),準確把握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時研讀中央領導同志在不同類型會議上所作的工作報告、發(fā)表的系列講話,多看黨報黨刊上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社論、評論等。當前,重點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逐字逐句地研讀原文,真正掌握精髓、把握實質,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隨時掌握上級黨委的工作動態(tài)。主動同上級機關的同志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lián)系,及時了解上級黨委在不同時間節(jié)點召開的各類會議、有關領導的講話、下發(fā)的文件精神等,悉心體悟上級黨委和領導決策的發(fā)力點、工作的著力點,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進行分析判斷和吸收借鑒,自覺主動地在思想認識上吐故納新。
準確領會領導意圖
從事文字工作的同志,作為領導的“外腦”“智囊”,必須時刻圍繞領導的“大腦”轉,盡可能地學習領悟領導的思維方式和工作藝術。
從領導的講話、談話中悟。反復學習研究一段時間內領導的各類講話,悉心領會、潛心揣摩,爭取每閱讀一篇文章、每起草一篇文稿,都能悟出領導的一些思想,悟出領導講話的藝術與風格。
從領導參與的政務、事務活動中悟。盡可能多地參與領導的各類公務活動,近距離感受領導待人處事的方法,從中體悟領導思考問題、謀劃工作的風格,把握領導處理解決各類復雜問題的原則,摸準領導辦理政務、處理事務的特點。
從領導閱讀的書報、關注的信息中悟。在平時與領導的接觸和交談中,注重了解領導某一時期的研究方向,對領導閱讀的有關書籍、重要文章、收集的資料和關注的新聞報道等,也要學習、研究,盡可能多地掌握相關信息。
從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中悟。領導在處理日常事務時,會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平時要注重從細節(jié)中捕捉,見微知著,日積月累,努力做到在思想上與領導合拍、工作上與領導合調、行動上與領導同步。
及時掌握基層情況
公文寫作要言之有物、擲地有聲,必須沉下身子問良策、深入群眾接地氣,才能寫出分量重、勁道足的稿子。
緊隨領導,多到基層找“靈感”。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地參與領導在基層一線的調研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多方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多視角了解基層的工作動態(tài),了解一些自己平時看不到的細節(jié),及時總結提煉基層的創(chuàng)新經驗做法。另一方面,有利于近距離把握領導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將上級精神與基層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使更多調研成果進入領導的決策視野。
當好學生,深入群眾尋“真經”。圍繞工作重點,帶著課題、疑問,到群眾中去,走進企業(yè)廠礦、鄉(xiāng)村站所、街區(qū)樓院、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拜鄉(xiāng)村街區(qū)干部為師、拜基層各行“專家”為師、拜中小企業(yè)主為師、拜各類致富領頭人為師,了解黨的方針政策落實情況,了解鄉(xiāng)村街區(qū)發(fā)展變化情況,了解他們時下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對未來發(fā)展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到“真經”,在文稿中融入群眾的智慧。
廣交朋友,編織溝通互聯(lián)“網”。盡可能地將基層從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聯(lián)絡起來,與他們真心交朋友,通過定期走訪、座談及微信、微博等,隨時隨地保持交流溝通,第一時間掌握基層的工作動態(tài)。這樣,既能把基層群眾創(chuàng)造性的經驗及時反映出來,又能有效屏蔽少數(shù)基層干部的虛報假報,摒棄講大話、抄套話、放空炮,真正為領導把住第一道關口,多寫些讓人耳目一新、讓基層解渴提氣的文稿來。
全面把握工作規(guī)律
對于常規(guī)性的工作,要多向老領導、老干部、老同事學習,詳細掌握近年來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上,機關工作的不同側重點,爭取盡早介入,提前同領導溝通,按照領導的意圖,搞好調研,多集素材,撰寫初稿,再反復修改完善與潤色,力爭把常規(guī)性的文稿寫出特色、寫出新意、寫成精品。
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要通過平時的積累和對機關工作規(guī)律的探索,不斷提升被動狀態(tài)下主動做好工作的能力。要養(yǎng)成剪報、摘抄和記筆記的習慣,平時搞好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門別類建立資料庫,確保在需要時能迅速找得出、用得上,力爭把創(chuàng)新性的文稿寫得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對于緊急性的工作,心中要時刻裝著一個預案,始終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特別對某一時期的重點工作,要時刻保持深刻細致的了解,需要時能從容應對,確保各項工作緊而不松、忙而不亂,力爭把時間要求緊迫的文稿寫全面、寫生動,彰顯扎實的功底。
(據“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原題目:《怎樣練好“筆外功夫”》,本文有刪節(ji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寫好公文的“筆外功”
來源: 時間:2017-06-19
機關工作人員的文字水平,一部分取決于謀篇布局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更多的則取決于深入理解上級精神、準確領會領導意圖、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面把握工作規(guī)律等“筆外功”。不練好“筆外功”,文字功夫再強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深入理解上級精神
從事公文寫作的同志,必須自覺做到學習中央精神不過夜、掌握黨的政策不跑偏、關注時政信息不懈怠。
及時掌握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要緊密關注國內外時政動態(tài),準確把握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及時研讀中央領導同志在不同類型會議上所作的工作報告、發(fā)表的系列講話,多看黨報黨刊上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社論、評論等。當前,重點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逐字逐句地研讀原文,真正掌握精髓、把握實質,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隨時掌握上級黨委的工作動態(tài)。主動同上級機關的同志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lián)系,及時了解上級黨委在不同時間節(jié)點召開的各類會議、有關領導的講話、下發(fā)的文件精神等,悉心體悟上級黨委和領導決策的發(fā)力點、工作的著力點,結合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實際,進行分析判斷和吸收借鑒,自覺主動地在思想認識上吐故納新。
準確領會領導意圖
從事文字工作的同志,作為領導的“外腦”“智囊”,必須時刻圍繞領導的“大腦”轉,盡可能地學習領悟領導的思維方式和工作藝術。
從領導的講話、談話中悟。反復學習研究一段時間內領導的各類講話,悉心領會、潛心揣摩,爭取每閱讀一篇文章、每起草一篇文稿,都能悟出領導的一些思想,悟出領導講話的藝術與風格。
從領導參與的政務、事務活動中悟。盡可能多地參與領導的各類公務活動,近距離感受領導待人處事的方法,從中體悟領導思考問題、謀劃工作的風格,把握領導處理解決各類復雜問題的原則,摸準領導辦理政務、處理事務的特點。
從領導閱讀的書報、關注的信息中悟。在平時與領導的接觸和交談中,注重了解領導某一時期的研究方向,對領導閱讀的有關書籍、重要文章、收集的資料和關注的新聞報道等,也要學習、研究,盡可能多地掌握相關信息。
從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中悟。領導在處理日常事務時,會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平時要注重從細節(jié)中捕捉,見微知著,日積月累,努力做到在思想上與領導合拍、工作上與領導合調、行動上與領導同步。
及時掌握基層情況
公文寫作要言之有物、擲地有聲,必須沉下身子問良策、深入群眾接地氣,才能寫出分量重、勁道足的稿子。
緊隨領導,多到基層找“靈感”。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地參與領導在基層一線的調研活動。一方面,有利于多方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多視角了解基層的工作動態(tài),了解一些自己平時看不到的細節(jié),及時總結提煉基層的創(chuàng)新經驗做法。另一方面,有利于近距離把握領導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將上級精神與基層工作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使更多調研成果進入領導的決策視野。
當好學生,深入群眾尋“真經”。圍繞工作重點,帶著課題、疑問,到群眾中去,走進企業(yè)廠礦、鄉(xiāng)村站所、街區(qū)樓院、田間地頭及農戶家中,拜鄉(xiāng)村街區(qū)干部為師、拜基層各行“專家”為師、拜中小企業(yè)主為師、拜各類致富領頭人為師,了解黨的方針政策落實情況,了解鄉(xiāng)村街區(qū)發(fā)展變化情況,了解他們時下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對未來發(fā)展最大的期待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到“真經”,在文稿中融入群眾的智慧。
廣交朋友,編織溝通互聯(lián)“網”。盡可能地將基層從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聯(lián)絡起來,與他們真心交朋友,通過定期走訪、座談及微信、微博等,隨時隨地保持交流溝通,第一時間掌握基層的工作動態(tài)。這樣,既能把基層群眾創(chuàng)造性的經驗及時反映出來,又能有效屏蔽少數(shù)基層干部的虛報假報,摒棄講大話、抄套話、放空炮,真正為領導把住第一道關口,多寫些讓人耳目一新、讓基層解渴提氣的文稿來。
全面把握工作規(guī)律
對于常規(guī)性的工作,要多向老領導、老干部、老同事學習,詳細掌握近年來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上,機關工作的不同側重點,爭取盡早介入,提前同領導溝通,按照領導的意圖,搞好調研,多集素材,撰寫初稿,再反復修改完善與潤色,力爭把常規(guī)性的文稿寫出特色、寫出新意、寫成精品。
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要通過平時的積累和對機關工作規(guī)律的探索,不斷提升被動狀態(tài)下主動做好工作的能力。要養(yǎng)成剪報、摘抄和記筆記的習慣,平時搞好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門別類建立資料庫,確保在需要時能迅速找得出、用得上,力爭把創(chuàng)新性的文稿寫得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對于緊急性的工作,心中要時刻裝著一個預案,始終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特別對某一時期的重點工作,要時刻保持深刻細致的了解,需要時能從容應對,確保各項工作緊而不松、忙而不亂,力爭把時間要求緊迫的文稿寫全面、寫生動,彰顯扎實的功底。
(據“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原題目:《怎樣練好“筆外功夫”》,本文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