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生(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
1.統籌能力
統籌能力就是工作中要善于學會“彈鋼琴”,學會“轉盤子”,有效利用好時間,劃分輕重緩急,分類有序推進,提高工作效率。具體說就是辦好六件事。
急事慢辦。時間要求越緊,就越要從容不迫,防止出現不應該有的失誤。
難事小辦。難事不能指望一夜之間發生突變,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一步一步推動,積小勝為大勝。
險事早辦。有風險隱患的事,要早發現、早研判、早部署、早解決,不能坐等風險來臨。
重事大辦。重大的事情,領導、群眾、社會廣泛關注,要利用平臺充分辦好,為后續工作創造良好的政策窗口期。
雜事快辦。機關日常辦件多,時間要求緊,必須抓住碎片化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新事活辦。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靈活處理,適當解決。
2.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主要涉及工作的內、外部協調。
將工作協調給外單位,關鍵是處理好找誰協調、什么時候協調、用什么方法協調,要找對關鍵人物,抓住源頭,提高效率。要主動出擊,防止被動。通過協調推動工作,使彼此能夠理解,相互包容尊重。
外單位協調給我們的工作,要分類施策。對簡單任務,主動承擔,不講條件,為未來找別人協調打下良好基礎;對復雜任務,劃分責任,各負其責,分別承擔;對困難任務,及時報告請示,尋求智慧,共同研究解決辦法。
協調要注意方式方法,態度要誠懇,言語要溫和。拒絕別人不能簡單說不,要有理有據,以理服人。
3.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就是把握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妥善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學習要與思考相聯系,與工作相結合,與實踐相統一,與群眾的期盼相呼應,做到學以致用,敢闖敢試,創造性推動工作。
二是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要注重將個人成長成才與他人成長成才結合起來,更要影響帶動身邊的同志一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戰斗集體。
三是事業與家庭的關系。既要干好事業,更要經營好家庭。要牢固樹立規矩意識、紀律意識,守住底線,不碰紅線,管住身邊人與事,為事業的發展提供后勤保障和綿綿動力。
(據《中國組織人事報》2017年6月28日第8版,原標題《提高統籌協調內外平衡能力》,全文有刪節。)
總監制/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賀綠原 制作/唐明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優秀機關干部的三個“隱性能力”
來源: 時間:2017-07-03
作者:王永生(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
1.統籌能力
統籌能力就是工作中要善于學會“彈鋼琴”,學會“轉盤子”,有效利用好時間,劃分輕重緩急,分類有序推進,提高工作效率。具體說就是辦好六件事。
急事慢辦。時間要求越緊,就越要從容不迫,防止出現不應該有的失誤。
難事小辦。難事不能指望一夜之間發生突變,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一步一步推動,積小勝為大勝。
險事早辦。有風險隱患的事,要早發現、早研判、早部署、早解決,不能坐等風險來臨。
重事大辦。重大的事情,領導、群眾、社會廣泛關注,要利用平臺充分辦好,為后續工作創造良好的政策窗口期。
雜事快辦。機關日常辦件多,時間要求緊,必須抓住碎片化時間,提高辦事效率。
新事活辦。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要靈活處理,適當解決。
2.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主要涉及工作的內、外部協調。
將工作協調給外單位,關鍵是處理好找誰協調、什么時候協調、用什么方法協調,要找對關鍵人物,抓住源頭,提高效率。要主動出擊,防止被動。通過協調推動工作,使彼此能夠理解,相互包容尊重。
外單位協調給我們的工作,要分類施策。對簡單任務,主動承擔,不講條件,為未來找別人協調打下良好基礎;對復雜任務,劃分責任,各負其責,分別承擔;對困難任務,及時報告請示,尋求智慧,共同研究解決辦法。
協調要注意方式方法,態度要誠懇,言語要溫和。拒絕別人不能簡單說不,要有理有據,以理服人。
3.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就是把握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妥善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學習與思考的關系。學習要與思考相聯系,與工作相結合,與實踐相統一,與群眾的期盼相呼應,做到學以致用,敢闖敢試,創造性推動工作。
二是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要注重將個人成長成才與他人成長成才結合起來,更要影響帶動身邊的同志一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凝聚力的戰斗集體。
三是事業與家庭的關系。既要干好事業,更要經營好家庭。要牢固樹立規矩意識、紀律意識,守住底線,不碰紅線,管住身邊人與事,為事業的發展提供后勤保障和綿綿動力。
(據《中國組織人事報》2017年6月28日第8版,原標題《提高統籌協調內外平衡能力》,全文有刪節。)
總監制/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賀綠原 制作/唐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