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增強筆力”不僅是對宣傳思想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全體黨員干部都應具備的“硬本領”之一。對于年輕干部而言,練就一支過硬的“筆桿子”,既能讓各類文字工作變得游刃有余,更是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顯著作用。
錘煉“筆力”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力戒“不敢寫”的畏難心理。有些黨員干部因為擔心寫不好、寫出錯,遇到寫作任務便能推就推,生怕缺點外露,丟了面子。事實上,作為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干部,對于公文寫作通常是“白紙一張”,經驗不足、認知有限,因而文筆稚嫩、內容單薄,這都在情理之中。從零開始,也正是構建基礎的最佳時機,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應當倍加珍惜練筆的機會,只有不斷試錯、不斷修改、不斷完善,才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門道”。克服了“不敢寫”的心理障礙,才能夠為未來的能寫、想寫、善寫創造出條件,才能夠在錘煉“筆力”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筆桿子講起來簡單,拿起來卻并不容易。想把手中稿子寫準、寫實、寫到位,著實需要下一番苦功。有些干部對寫作抱有“輕視”的態度,認為文章寫得再好也不過是流于賣弄的“花拳繡腿”。執筆者本人尚不能認可和尊重寫作這件事,又怎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事實上,文章水平的高低,彰顯了一個人的思維、邏輯、表達、格局、視角等多方面的能力。黨員干部,應當把每次撰寫文稿的任務當做一次自我對話和自我糾正與自我提升的機會,認真將所撰寫文章的相關業務工作摸清吃透,力求文章既能夠接地氣,又能夠看全局,在不斷地修改與打磨中練就扎實的文字功底。
筆桿如劍多磨礪,稿紙作山勤登攀。黨員干部練好筆桿子,不僅是為了提高文字水平和文化素質,改善機關文風學風和作風,更是為了夯實關乎治國理政基礎的必修內功。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勇于嘗試、勤加練習、握緊“筆桿”、錘煉“筆力”,才能寫出真正“走心”的好文章,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更好落地生根。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握緊“筆桿”錘煉“筆力”
來源: 時間:2018-10-17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增強筆力”不僅是對宣傳思想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全體黨員干部都應具備的“硬本領”之一。對于年輕干部而言,練就一支過硬的“筆桿子”,既能讓各類文字工作變得游刃有余,更是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顯著作用。
錘煉“筆力”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力戒“不敢寫”的畏難心理。有些黨員干部因為擔心寫不好、寫出錯,遇到寫作任務便能推就推,生怕缺點外露,丟了面子。事實上,作為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干部,對于公文寫作通常是“白紙一張”,經驗不足、認知有限,因而文筆稚嫩、內容單薄,這都在情理之中。從零開始,也正是構建基礎的最佳時機,作為初出茅廬的新人,應當倍加珍惜練筆的機會,只有不斷試錯、不斷修改、不斷完善,才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門道”。克服了“不敢寫”的心理障礙,才能夠為未來的能寫、想寫、善寫創造出條件,才能夠在錘煉“筆力”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筆桿子講起來簡單,拿起來卻并不容易。想把手中稿子寫準、寫實、寫到位,著實需要下一番苦功。有些干部對寫作抱有“輕視”的態度,認為文章寫得再好也不過是流于賣弄的“花拳繡腿”。執筆者本人尚不能認可和尊重寫作這件事,又怎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事實上,文章水平的高低,彰顯了一個人的思維、邏輯、表達、格局、視角等多方面的能力。黨員干部,應當把每次撰寫文稿的任務當做一次自我對話和自我糾正與自我提升的機會,認真將所撰寫文章的相關業務工作摸清吃透,力求文章既能夠接地氣,又能夠看全局,在不斷地修改與打磨中練就扎實的文字功底。
筆桿如劍多磨礪,稿紙作山勤登攀。黨員干部練好筆桿子,不僅是為了提高文字水平和文化素質,改善機關文風學風和作風,更是為了夯實關乎治國理政基礎的必修內功。作為黨員干部,只有勇于嘗試、勤加練習、握緊“筆桿”、錘煉“筆力”,才能寫出真正“走心”的好文章,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更好落地生根。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