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四川茂縣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為了搶救更多傷員,當地醫生王運江在失去5名至親的狀態下,連續在醫療一線奮戰55小時;阿壩州特警隊員高猛,有8位在村里的親人失聯,依然留在救援現場,協助其他戰友工作。“我是本地人,熟悉這里的情況”“這里不僅僅有我的外婆、大娘,村里人也同樣是我的親人,保障救援就是對親人最好的祈禱”……在極為煎熬的時刻,他們的堅守令人感佩。
選擇一種職業,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上周五晚上,北京下起滂沱大雨,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迎著暴雨執行降旗任務。有人將視頻發到網上,配文“首都雨很大,他們步很齊”,引得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內心的激動與敬意。從金水橋到國旗桿下,正步96步、國旗升起2分07秒、一年365天,不管風霜雨雪,無論嚴寒酷暑,那一抹國旗紅,是踐行強軍興軍偉大征程的永恒動力;用實際行動捍衛國旗尊嚴,是他們對這份職業內涵的最生動詮釋。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王運江、高猛和國旗護衛隊員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于職守、踏實盡責的普通人。比如交警,晴天當“焦警”,頂著酷熱提醒來往交通安全;雨天作“澆警”,挽起褲管將司機拋錨的車輛推到無積水路段,正如采訪記者所說,“不變的是那抹熒光綠帶來的溫情”。比如公交車司機,浙江寧波盈坑村131位村民曾聯名寫感謝信,感謝司機張振垚總是“多等一會,方便乘客趕上車”“有村民上下車不便,熱心地扶上一把”。把看似枯燥、乏味的分內之事,調和出充滿人情味的精彩,他們積極、樂觀的職業態度無疑值得點贊。
由于職業性質、崗位分工不同,很多時候,有些崗位背后的艱辛,并不為外人所知。在紀念緝毒警察賈巴伍各的追悼會現場視頻中,為了不向毒販暴露身份,戰友們必須隱藏自己,因此畫面上的警察都被打了馬賽克。這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早已是業內的共識。從警察、醫生,到消防官兵、電力搶修人員,環顧我們的周圍,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人民群眾有需要,總能看到他們緊張、忙碌的身影。也正是因為他們“時刻準備著”的默默值守,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時,社會的運轉能多一點處置有度和臨危不亂。
敬業才有事業。既有專業精神,又有敬業意識,對工作對象百分百負責,這樣的人,工作哪怕再普通,都能干得風生水起。對村里老病號、重病患者病情了如指掌,堪稱一本活的健康檔案;從不在外留宿,就怕村民夜里生病找不到他……一提到江蘇高郵少游村的村醫楊寶森,當地沒有一個人不豎大拇指的。他去世后,村民們凌晨4點就早早聚集于村口,為這位人民的好醫生送上最后一程。幾十年如一日的真心待人,百姓以沉甸甸的真情回饋。正應了那句老話,當你心中裝著別人的時候,別人的心里也正想著你。
紀錄片《新軍墾戰歌》里提到,新疆2019公里的邊境線上,生活著一群被稱為“永不挪動的生命界碑”的兵團人。“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我們種地就是站崗,我們放牧就是巡邏。”詩意的背后,是兵團職工為護衛邊疆安全穩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正如網友所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最可愛的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和身后,那些溫暖世界的人們,也值得我們用敬意與感恩去溫暖對方。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7日 05 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人民日報:發現身邊最可愛的人
來源: 時間:2017-06-30
6月24日,四川茂縣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為了搶救更多傷員,當地醫生王運江在失去5名至親的狀態下,連續在醫療一線奮戰55小時;阿壩州特警隊員高猛,有8位在村里的親人失聯,依然留在救援現場,協助其他戰友工作。“我是本地人,熟悉這里的情況”“這里不僅僅有我的外婆、大娘,村里人也同樣是我的親人,保障救援就是對親人最好的祈禱”……在極為煎熬的時刻,他們的堅守令人感佩。
選擇一種職業,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上周五晚上,北京下起滂沱大雨,天安門國旗護衛隊迎著暴雨執行降旗任務。有人將視頻發到網上,配文“首都雨很大,他們步很齊”,引得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內心的激動與敬意。從金水橋到國旗桿下,正步96步、國旗升起2分07秒、一年365天,不管風霜雨雪,無論嚴寒酷暑,那一抹國旗紅,是踐行強軍興軍偉大征程的永恒動力;用實際行動捍衛國旗尊嚴,是他們對這份職業內涵的最生動詮釋。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像王運江、高猛和國旗護衛隊員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忠于職守、踏實盡責的普通人。比如交警,晴天當“焦警”,頂著酷熱提醒來往交通安全;雨天作“澆警”,挽起褲管將司機拋錨的車輛推到無積水路段,正如采訪記者所說,“不變的是那抹熒光綠帶來的溫情”。比如公交車司機,浙江寧波盈坑村131位村民曾聯名寫感謝信,感謝司機張振垚總是“多等一會,方便乘客趕上車”“有村民上下車不便,熱心地扶上一把”。把看似枯燥、乏味的分內之事,調和出充滿人情味的精彩,他們積極、樂觀的職業態度無疑值得點贊。
由于職業性質、崗位分工不同,很多時候,有些崗位背后的艱辛,并不為外人所知。在紀念緝毒警察賈巴伍各的追悼會現場視頻中,為了不向毒販暴露身份,戰友們必須隱藏自己,因此畫面上的警察都被打了馬賽克。這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其實早已是業內的共識。從警察、醫生,到消防官兵、電力搶修人員,環顧我們的周圍,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人民群眾有需要,總能看到他們緊張、忙碌的身影。也正是因為他們“時刻準備著”的默默值守,在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時,社會的運轉能多一點處置有度和臨危不亂。
敬業才有事業。既有專業精神,又有敬業意識,對工作對象百分百負責,這樣的人,工作哪怕再普通,都能干得風生水起。對村里老病號、重病患者病情了如指掌,堪稱一本活的健康檔案;從不在外留宿,就怕村民夜里生病找不到他……一提到江蘇高郵少游村的村醫楊寶森,當地沒有一個人不豎大拇指的。他去世后,村民們凌晨4點就早早聚集于村口,為這位人民的好醫生送上最后一程。幾十年如一日的真心待人,百姓以沉甸甸的真情回饋。正應了那句老話,當你心中裝著別人的時候,別人的心里也正想著你。
紀錄片《新軍墾戰歌》里提到,新疆2019公里的邊境線上,生活著一群被稱為“永不挪動的生命界碑”的兵團人。“面對蜿蜒的界河,背靠偉大的祖國,我們種地就是站崗,我們放牧就是巡邏。”詩意的背后,是兵團職工為護衛邊疆安全穩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正如網友所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最可愛的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和身后,那些溫暖世界的人們,也值得我們用敬意與感恩去溫暖對方。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7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