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內,匯于遵化市水平口,流入天津市于橋水庫。其主河道長69.5公里,支流眾多,以扇狀分布于遵化市北部,由北向南流經城區及眾多村莊,流域面積560.28平方公里,平均徑流243.9毫米、水資源量1.3億立方米。
近年來,唐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改善引灤入津水質,保障天津人民用水安全,組織遵化市集中開展了“拆、清、治、管”專項行動,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顯著改善。2020年,沙河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9.58毫克/升,氨氮0.39毫克/升,總磷0.07毫克/升;主要指標較2016年下降一半,年均值由地表水Ⅲ類標準提升至地表水Ⅱ類標準,沙河水質得到根本性改善。
【鐵腕拆亂——百里河道換新顏】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該市連續三年開展攻堅:2016年,開展打擊混料加工廠行動,拆除沿河混料加工廠404個;2017年,開展清理網箱養魚行動,清理沙河下游網箱11535個;2018年,開展鐵選廠綜合治理行動,739家鐵選廠拆除653家,86家整改提標。同時,每年投資0.7億元,實施城鄉環境保潔市場化運作,為河道保潔打下堅實基礎。
一串串數字,一個個戰果,兌現了“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莊嚴承諾,開啟了新時代河湖治理保護的新征程。
拆養網箱
選礦治理
【全面清淤——問渠那得清如許】
2016年以來,完成30公里沙河、小河分支、魏進河、北嶺河清淤疏浚防護工程,各支流水系得以連通,提高了防洪能力,增加了調蓄量。依托上關水庫適時開展生態補水,實現了河中常年有水目標。
自此,美麗河湖開始遍及遵化城鄉,記憶中的清澈小溪、小河逐漸回歸遵化大地。
沙河生態補水
【深入治污——水清岸美風光好】
2017年、2019年,河北省與天津市簽訂兩期《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2017年,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遵化市搶抓機遇,啟動了總投資15.5億元的沙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主要建設了75公里截污治污管網、54公里巡河路、1座橋梁、2座橡膠壩、90萬平米生態建設工程及82萬平米景觀提升工程。
2020年國慶佳節,12.24萬平米的水平口濕地建成投用。濕地內的蘆葦、香蒲、菖蒲、水蔥、千屈菜等挺水植物,在凈化水質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一處極佳的休閑觀光“打卡地”。
國禎污水處理廠
沙河水平口濕地
【科學管護——人水和諧惠民生】
守一方碧水,建美麗河湖。為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該市依托“河長云”APP開展常態化巡河,全面落實河長制,及時查改涉水問題,實現管護機制完善化;對國禎污水處理廠、水平口等重要節點,實施第三方市場化運營,政府監管、群眾監督,實現管護主體專業化;憑借物聯網技術,提升水質水量監測體系建設,實現管護手段物聯化;定期聘請第三方開展評估檢測,組織公眾評議,實現管護評估科學化。
隨著不斷地深入治理,越來越多的鳥類回歸沙河,越來越多的魚兒暢游河道,沙河已成為唐山遵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優良的水環境,成為2020年遵化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中的重要加分項。
水鳥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2021年,唐山市河湖建設迎來更加強力的推進,在引灤入津協議機制的推動下,遵化市城西工業園、龍山工業園雨污分流改造、馬蘭峪污水處理廠等眾多水污染治理項目加快實施,為引灤入津水質保障奠定了更加堅實基礎。
山水為境,鄉愁為意。如今的沙河,水清岸綠、鳥聚人往,形成了一條山川秀美、生態宜居、文化深厚、景觀多姿的生態廊道,兩岸百姓與河畔萬千生靈一起享有這生態之河、幸福之水,共同繪制更加美麗和諧的幸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