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和河道生態環境面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我市建設了沙河治理工程(西關大橋至東關大橋段)主要建設內容為生態河流、自然駁岸、健身綠道、景觀林帶、橡膠壩,著力構筑了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綠色產業于一體的生態廊道。
河暢水清--引進先進處理技術,運用生態化手段,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
岸綠景美--在河道兩岸栽種觀賞性強、多色譜的景觀植物、花果植物,裝扮、點綴形成精致的景觀小品。以文入景,以景寓情,拉近人與河流的關系,賦予河流鄉愁情感。
夢里水鄉--根據實際和沿線景觀特色,結合鄉村旅游,打造“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夢里水鄉。
河水清澈,水面寧靜,防洪堤岸綠草如茵,綠樹、亭榭倒影水中,美不勝收。
以“阜平水郡,動沙河”為主要特色,沙河以水利工程為載體、以水環境治理為支撐、以周邊景點建設為抓手,通過統籌水生態文明建設資金,投入近3億元,先后啟動了多期縣城防洪工程及和沙河兩岸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將往日洪水泛濫的沿河兩岸,打造成濱水風光帶。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水河流光溢彩,宛若光的海洋,燈的世界。沙河注重水景觀建設,將河流治理與人居環境融洽結合,以水河為景觀軸線,打造多功能的復合型濱水廊道,并對沿河路燈輔以照明工程。把一汪汪水引到人們心里,留住人們關于水的鄉愁記憶。沙河水河流水質已經達到了國家二、三類標準,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狀況良好。
清晨或傍晚在河兩岸鍛煉、散步,聽聽鳥鳴,聞聞花草,看看水河碧波蕩漾,也就成為不少市民休閑的新選擇。
春如詩,夏如畫,秋如夢,冬如醇。得益于河長制,沙河的綜合治理及提質改造由構想落到了實處,一步步化為實景。如今的阜平縣城,呈現出一派“青山為屏、河湖為脈、城水相依、人水和諧”的美麗畫面。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生態、安全”的生態環境。
一是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落實工作責任。嚴格落實 “湖長制”制度,工作到位、責任到人,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地理空間位置、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等公示牌信息,嚴格執行湖長信息公示制度,及時更新相關公示信息。
二是嚴厲打擊侵占水域、棄渣違建等行為。開展無違建創建,實現河道管理范圍內零違建,基本建成河道健康保障體系和管理機制,對河道內進行清淤輪疏工作,實現河道水域不萎縮、功能不衰減、生態不退化。
三是強力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阜平縣在2018、2019、2020年間進行了全面的污水設施配套情況、排污納管情況清查,并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管網延伸和修復、園區和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等措施,堅決將治水進行到底,做好“污水零直區”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