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663號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土壤生態環境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3-00197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2023-04-13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孫世友委員:
您提出的“科技創新助推農村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協同處置”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組織項目謀劃
近年來,我廳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類項目謀劃力度,多渠道統籌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0-2022年,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共10.3億元,全部用于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聯合省國開行、省農發行先后印發《關于運用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關于運用農業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發揮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
優勢,設立專項貸款用于支持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項目建設。
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污水治理
立足我省農村實際,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改廁工作有效銜接,已完成水沖廁改造地區加快推進污水治理,鼓勵在城鎮近郊的村莊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鄉村產業振興的平原村莊,采取管網集中歸集、終端無害化處置等集中治理模式;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戶用化糞池等分散治理模式,統籌推進村莊污水分散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探索符合我省特點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三、加強科技創新,優選污水治理工藝
面對現行有效的多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全省各地認真研究、反復論證,科學選擇經濟適用、高效低耗、運維便捷的處理技術。在生物處理技術方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示范工程,創新采用“泥膜共生氨氧化生物處理技術”工藝等各類生物處理技術,實現生活污水源頭就地處理、達標排放。在生態處理技術方面,創新探索戶內“灰水收集系統”試點工程,配建戶內“小型人工濕地”,在生物+生態處理技術方面,采用復合型工藝一體化設備進行污水處理,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入坑塘,通過在坑塘內增設曝氣裝置、栽種水生植物等方式,進一步凈化水質,同時美化水域環境。
四、強化指導檢查,提高監測信息化水平
我廳會同相關單位積極開展技術下基層幫扶,組織各市開展“民生工程現場督導月”、“大走訪”和“回頭看”等活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推廣適合我省不同區位、不同經濟條件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指導市縣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應用生態環境監管信息系統動態掌握全省污水治理模式及設施運行情況,強化數據聯動更新,實現數據共建共享,提升環境管理效能。
下一步,我廳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我省特點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不斷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663號提案的答復
來源:土壤生態環境處 時間:2023-04-13
孫世友委員:
您提出的“科技創新助推農村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協同處置”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組織項目謀劃
近年來,我廳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類項目謀劃力度,多渠道統籌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20-2022年,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共10.3億元,全部用于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聯合省國開行、省農發行先后印發《關于運用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關于運用農業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發揮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
優勢,設立專項貸款用于支持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項目建設。
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污水治理
立足我省農村實際,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條件,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改廁工作有效銜接,已完成水沖廁改造地區加快推進污水治理,鼓勵在城鎮近郊的村莊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鄉村產業振興的平原村莊,采取管網集中歸集、終端無害化處置等集中治理模式;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戶用化糞池等分散治理模式,統籌推進村莊污水分散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探索符合我省特點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三、加強科技創新,優選污水治理工藝
面對現行有效的多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全省各地認真研究、反復論證,科學選擇經濟適用、高效低耗、運維便捷的處理技術。在生物處理技術方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示范工程,創新采用“泥膜共生氨氧化生物處理技術”工藝等各類生物處理技術,實現生活污水源頭就地處理、達標排放。在生態處理技術方面,創新探索戶內“灰水收集系統”試點工程,配建戶內“小型人工濕地”,在生物+生態處理技術方面,采用復合型工藝一體化設備進行污水處理,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排入坑塘,通過在坑塘內增設曝氣裝置、栽種水生植物等方式,進一步凈化水質,同時美化水域環境。
四、強化指導檢查,提高監測信息化水平
我廳會同相關單位積極開展技術下基層幫扶,組織各市開展“民生工程現場督導月”、“大走訪”和“回頭看”等活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推廣適合我省不同區位、不同經濟條件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指導市縣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應用生態環境監管信息系統動態掌握全省污水治理模式及設施運行情況,強化數據聯動更新,實現數據共建共享,提升環境管理效能。
下一步,我廳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有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積極探索適合我省特點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不斷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