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全面加強我省主要河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收悉。我廳對提案進行了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正如提案中所提到的,我省人口數量大、密度高,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與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突出,工業用水問題治理困難、農業用水問題矛盾顯著、第三產業水問題逐漸顯現、生活水環境污染問題等仍然存在。提案客觀分析了我省目前水生態環境的問題現狀和產生原因,由此提出的多渠道借水節水、生態修復治水凈水、生態工程護水保水、多措并舉處理水問題等四點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我廳會同多個省級部門針對水環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大力實施生態補水,統籌外調水與本地水,統籌生產、生活與生態用水,優化補水時間與流量,2018年至2022年底,我省累計完成河道生態補水197.17億立方米,其中引江60.64億立方米、引黃27.96億立方米、水庫108.57億立方米,累計向白洋淀生態補水36.14億立方米;二是持續推進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逐步向“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生態修復方向傾斜,2022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開展人工濕地建設項目31項,涉及總投資15.16億,生態緩沖帶建設18處,涉及總投資10.5億,有效推動河湖生態保護修復;三是不斷加強生態治理,堅持治污與增綠并舉,修復與保護并重,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特別是在雄安新區,持續推進退耕還淀,累計造林45.4萬畝,“千年秀林”美景綻放,從白洋淀水生生物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淀區物種種群數量不斷擴大,白洋淀魚類已恢復至4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19種;四是全面強化污染源排放管控,印發《河北省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組織指導各市全面開展排污口排查溯源和分類整治,推進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持續推進工業園區污水集中治理設施建設完善,全省累計建成132個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達到191.8萬噸。
下一步,我廳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的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轉變,著力構建污染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保護有機結合的治理體系,通過多渠道治水凈水護水保水,實現全省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