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1474號建議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4-00347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會議第1474號建議的答復
田京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減污降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等單位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以綠色技術創新為根本動力,積極支持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設立省級創新專項。設立“資源與環境”“碳達峰碳中和”等創新專項,組織實施重點領域(行業)碳排放核算體系建設、鋼
二、推動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著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在能源、鋼鐵、建材等領域建設河北省碳捕集碳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低碳水泥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鋼鐵工業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氫冶金低碳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北省低碳高效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積極推動創新平臺提檔升級,有力促進了相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三、構建政策支撐體系。2023年2月,省科技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從創新鏈條、創新要素等方面,系統提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任務,著力在重點行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應用示范場景,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為深化能源結構調整,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技術基礎。2023年2月,省生態環境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四、建設綠色制造體系。2023年,培育創建省級無廢園區3家、無廢企業24家、綠色工廠169家;培育創建國家綠色工廠79家,數量為我省歷年之最。積極開展能效水效對標達標行動,7家企業、1個園區獲評國家水效“領跑者”稱號,數量位居全國第二;3家企業4個產品工序獲評國家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入選數量排名全國第三。河北省4個項目入選《2023中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
五、加強CCUS技術實施推廣。鼓勵支持企業積極申報CCUS試點項目,對石家莊、邢臺、滄州、張家口市的CCUS項目進行現場調研,圍繞CCUS關鍵領域確定兩批共13個試點示范項目,在業內發揮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編制并發布《河北省碳捕集項目減排量核算方法學》。推進CCUS技術研究應用,開展鋼鐵、水泥、石灰等行業潛力捕集場景基礎信息調查,實地調研省內試點項目,圍繞技術攻關、項目建設、產業融合、政策支持等方面,評估試點項目碳捕集效果及可復制性,為碳中和做好CCUS技術儲備。推動省科學院、河鋼集團等一些有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牽頭成立河北省雙碳聯盟、CCUS產業技術聯盟等,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奠定了一定基礎。
下一步,我省將準確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總體要求,緊跟國家最新政策,結合河北實際,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積極支持減污降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
一、加快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遴選發布一批先進適用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全面實施新一輪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升級。培育打造綠色制造標桿,年內創建100家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深入培育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年內完成100家重點企業節能診斷服務。強力推進工業節水增效,支持企業爭創國家能效和水效“領跑者”。提升我省再生資源企業規范化、高值化利用水平,年內力爭新增進入國家規范條件企業10家。
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保障作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強化重點行業減污降碳技術領域科技創新,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需求為引領的創新體系,組織推進一批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項目,同時在科技政策落實、京津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綜合施策,支撐全省經濟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三、推動河北省CCUS產業發展。大力推廣有代表性的CCUS試點項目,調研國內技術成熟度、普適性和集成性高的項目,重點分析實際運營效果、技術路線,篩選符合河北特點的項目和可應用技術,為我省CCUS綠色低碳技術產業示范試點建設提供參考。充分發揮CCUS等產業技術聯盟作用,基于河北省產業結構與碳排放特點,調研各區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消納與供應能力,科學評估技術與經濟可行性,推動試點項目落實落地。
四、強化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冶煉渣、鐵尾礦、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為重點,推進國家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等國家試點示范建設。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推廣對接,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
五、加強再生資源高效利用。布局建設一批廢舊物資綜合性回收分揀中心,繼續推進河間國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和唐山瑞兆激光再制造試點企業建設。分領域、分區域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帶動能力強的再生資源利用骨干企業。
六、推進新型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動廢棄光伏組件、風機葉片、新能源電池等新興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支持風電、光伏項目集中地區健全退役設備回收利用體系,完善風力發電機組、光伏組件再制造產業鏈條,打造退役新能源設備循環利用產業集聚區。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5月11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1474號建議的答復
來源: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時間:2024-05-29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會議第1474號建議的答復
田京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支持減污降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等單位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穩妥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施,以綠色技術創新為根本動力,積極支持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深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重點行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一、設立省級創新專項。設立“資源與環境”“碳達峰碳中和”等創新專項,組織實施重點領域(行業)碳排放核算體系建設、鋼
二、推動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著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在能源、鋼鐵、建材等領域建設河北省碳捕集碳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低碳水泥智能制造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鋼鐵工業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氫冶金低碳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北省低碳高效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積極推動創新平臺提檔升級,有力促進了相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三、構建政策支撐體系。2023年2月,省科技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從創新鏈條、創新要素等方面,系統提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任務,著力在重點行業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應用示范場景,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為深化能源結構調整,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技術基礎。2023年2月,省生態環境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四、建設綠色制造體系。2023年,培育創建省級無廢園區3家、無廢企業24家、綠色工廠169家;培育創建國家綠色工廠79家,數量為我省歷年之最。積極開展能效水效對標達標行動,7家企業、1個園區獲評國家水效“領跑者”稱號,數量位居全國第二;3家企業4個產品工序獲評國家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入選數量排名全國第三。河北省4個項目入選《2023中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
五、加強CCUS技術實施推廣。鼓勵支持企業積極申報CCUS試點項目,對石家莊、邢臺、滄州、張家口市的CCUS項目進行現場調研,圍繞CCUS關鍵領域確定兩批共13個試點示范項目,在業內發揮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編制并發布《河北省碳捕集項目減排量核算方法學》。推進CCUS技術研究應用,開展鋼鐵、水泥、石灰等行業潛力捕集場景基礎信息調查,實地調研省內試點項目,圍繞技術攻關、項目建設、產業融合、政策支持等方面,評估試點項目碳捕集效果及可復制性,為碳中和做好CCUS技術儲備。推動省科學院、河鋼集團等一些有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牽頭成立河北省雙碳聯盟、CCUS產業技術聯盟等,為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奠定了一定基礎。
下一步,我省將準確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總體要求,緊跟國家最新政策,結合河北實際,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積極支持減污降碳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
一、加快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遴選發布一批先進適用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全面實施新一輪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升級。培育打造綠色制造標桿,年內創建100家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深入培育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年內完成100家重點企業節能診斷服務。強力推進工業節水增效,支持企業爭創國家能效和水效“領跑者”。提升我省再生資源企業規范化、高值化利用水平,年內力爭新增進入國家規范條件企業10家。
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保障作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強化重點行業減污降碳技術領域科技創新,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需求為引領的創新體系,組織推進一批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項目,同時在科技政策落實、京津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綜合施策,支撐全省經濟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三、推動河北省CCUS產業發展。大力推廣有代表性的CCUS試點項目,調研國內技術成熟度、普適性和集成性高的項目,重點分析實際運營效果、技術路線,篩選符合河北特點的項目和可應用技術,為我省CCUS綠色低碳技術產業示范試點建設提供參考。充分發揮CCUS等產業技術聯盟作用,基于河北省產業結構與碳排放特點,調研各區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消納與供應能力,科學評估技術與經濟可行性,推動試點項目落實落地。
四、強化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冶煉渣、鐵尾礦、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為重點,推進國家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等國家試點示范建設。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推廣對接,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
五、加強再生資源高效利用。布局建設一批廢舊物資綜合性回收分揀中心,繼續推進河間國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和唐山瑞兆激光再制造試點企業建設。分領域、分區域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帶動能力強的再生資源利用骨干企業。
六、推進新型廢棄物循環利用。推動廢棄光伏組件、風機葉片、新能源電池等新興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支持風電、光伏項目集中地區健全退役設備回收利用體系,完善風力發電機組、光伏組件再制造產業鏈條,打造退役新能源設備循環利用產業集聚區。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