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人員招聘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人員招聘
名稱 關于廳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和三級崗位擬聘任人選公示
發布機構 人事與離退休干部處(黨組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索引號 0218077J/2024-00397
主題分類 人員招聘 文號
發布日期 主題詞
效力狀態

關于廳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和三級崗位擬聘任人選公示

發布日期:2024-07-05 17:57 信息來源:人事與離退休干部處(黨組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河北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管理辦法(試行》和廳黨組《專業技術二級、三級崗位聘任辦法》,經2024年7月5日廳黨組會議研究,唐曉青等同志擬聘任二級、三級專業技術崗位,現將聘任人選情況公示如下:

(一)擬聘任專業技術二級崗位人選

唐曉青,女,1966年9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環境監測規劃、點位設置、水和土壤監測管理等工作,曾榮立三等功2次,獲嘉獎10次,榮獲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先進個人,暑期保障監測表現突出個人。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 22 項,撰寫學術論文近40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出版論著8 部,組織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流域同步監測、白洋淀監測大會戰、北戴河旅游旺季保障監測、企業周邊土壤調查試點監測等重大專項監測。參與《河北省環境監測管理辦法》、《河北省“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北省環境監測“十四五”規劃》和《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辦法(試行)》等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李亞卿,女,1965年5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石家莊監測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水、氣、土壤等方面研究。2014年完成《石家莊空氣PM2.5、PM10源解析研究》(第三完成人)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解析出污染源對空氣PM10、PM2.5分擔率,市政府根據研究結果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精準治污,2014年全市重污染天數同比降低 14%、污染指數同比改善27%,環境效益明顯。2022年主持“石家莊市空氣臭氧源解析及污染防控研究”(第一完成人),解析出環境臭氧分擔率并明確污染成因,建立了石家莊市“十四五”臭氧/PM2.5協同防控體系,環境效益十分明顯。“石家莊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及污染防治對策研究”(第五),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專著4部,2部為副主編,1部第二編寫人,1部合著并作為特邀專家點評關鍵章節。論文20余篇,7篇中文核心。

高練同,男,1965年11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固體廢物、規劃、生態等方面研究。主持各類課題、項目四十多項,發表論文十余篇,論著1部。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兩項,獲得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各類表彰 13 項。主研的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課題成果對全省水環境污染防治意義重大;主研的河北省生態功能區劃成果為全省制定“三線一單”奠定基礎。參加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限額填補了我省空白。組織開展了全省固體廢物管理規劃、法規、規范等課題研究和探索,實施了規范化評估考核,形成了全省固體廢物管理機制。突破性地利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建設了省固體廢物管理平臺,其中一般固廢的管理技術和方法成為全國首創,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表揚和中國環境報的報道。

(二)擬聘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人選

馮海波,男,1969年4月出生,省監測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榮獲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主要從事環境科研、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等環境科學與工程方面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7篇分別被SCI和 EI檢索。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2015年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在環境科研方面。主持完成多項國家和省級重點環境科研項目,為大氣、水等環境領域污染防治做出積極貢獻。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組織帶領監測團隊,高質量完成河北省大氣、水、土、海洋等多領域環境監測工作,為穩定鞏固“退后十”成果、保持白洋淀Ⅲ類水、旅游旺季北戴河生態環境保障等河北省生態環境重點任務提供了堅實的監測保障。

黨瑞華,女,1965年12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三十多年來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研究,包括水、大氣、土壤、近岸海域等,涉及環境質量、污染源、環境統計、環境監測管理等領域。2005-2006年主持完成的課題《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 應用研究》,榮獲 2007年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參與編制的“十五”“十一五”河北省環境質量報告書分別獲得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部環境質量報告書三等獎;2012年榮獲生態環境部授予的“全國環境統計工作先進個人”。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了《淺析環境監測在污染減排中的地位與作用》、《高爐出鐵場煙塵污染治理的有效技術》等論文,作為副主編出版專著《“十一五”河北省環境質量變化趨勢研究》。

萬寶春,男,1970年4月出生,省環科院規劃所技術首席,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及評估和環境政策研究,在規劃政策、功能區劃、排污許可、飲用水源保護等形成科研方向。組織編制的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參與的“十四五”規劃經省政府批準實施,中(終)期評估報告上報國家和省政府,環境政策研究報告獲省領導批示。組織編制飲用水源保護等專項規劃,經省級部門印發實施。發表近70篇論文(核心期刊11篇),參與11部圖書編著。取得正高職稱后,2021年完成國家大氣專項任務中《典型區域大氣排污許可管理體系設計與試點研究》課題;2022年《河北省分行業經濟產出和生態環境代價分析》,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4年《河北省清潔生產管理體系與審核能力現代化建設研究與實踐》,獲中華環保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張繼華,男,1968年8月出生,省輻射環境安全技術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全國輻射環境監測智庫專家,曾任省輻射環境管理站副站長,主要從事輻射監測技術和質量管理研究及業務工作。組織完成輻射環境監測能力評估工作,2013年6月獲得輻射環境監測能力達標單位稱號;組織完成日本福島核電事故、青龍鈾礦污染評估等多項應急監測工作,為環境影響后評估及污染糾紛處理提供技術依據;作為授權簽字人,承擔了輻射監測報告審核簽發。撰寫的論文《關于強化放射源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工作的探討》,被第三屆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學術會論文集收錄,并作大會發言,提出的廢舊放射源免費收貯、在線監控等措施被輻射管理實踐采納;參與編寫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實用手冊第四冊輻射、噪聲監測方法》和《環境監測管理》,由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環境監測管理》納入全國環境監測培訓系列教材;參與編寫的河北省環境質量報告書多次榮獲全國優秀環境質量報告書一、二等獎。

谷嵩,男,1969年4月出生,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服務中心副書記,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環境質量分析評價、污染物排放權等技術工作。2022年擔任全省環保績效創A建材行業組長,承擔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等行業企業績效創A技術幫扶。自取得高級職稱以來,參加《我國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與陸源壓力及其變化趨勢研究》等4個專著編寫;在期刊和學術論文集先后發表《石家莊大氣中優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篩選》等 14篇論文;取得軟件著作權一項。主持和承擔的課題主要有《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 應用研究》《藻類監測在地表水環境質量預警中的研究》《石家莊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 污染特征研究》。其中,《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應用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此項成果對加強環境保護的分類指導、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實施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綜合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存美,女,1965年9月出生,張家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曾任張家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及監控方面研究。主持編寫了國家863 計劃項目課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風險源識別與監控技術》項目的《張家口市應用示范報告》;主持編寫了中國-瑞典飲用水源地環境管理合作項目《中國飲用水源地環境事故預警和應急機制研究》子項之一《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報告》。作為第一作者編寫的《基于GIS 技術的突發環境事故應急系統》論文和《放射源監管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集成》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作為第一副主編編寫的《地方環境信息化發展探索與實踐》一書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作為主要參加人的科研課題獲張家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一次。被授予全國環境信息化工作優秀個人、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干”稱號。

畢新霞,女,1968年07月出生,邢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首席技術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歷任邢臺市環境監測站水質監測室主任、大氣與水質自動站室主任,邢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室主任、分析一室主任等職務。2015年3月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干”;2018年6月被邢臺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八批邢臺市優秀市管專家”。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監測及治理等相關技術研究。2013 年獨著發表于“中國科技投資”的論文《淺談對邢臺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幾點建議》、《邢臺市礦井水應用淺析》;參與完成的2013年“河北省科技成果”《邢臺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應用研究》,目前仍然在邢臺市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為進一步擴大干部群眾在二級、三級崗位聘任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現對唐曉青等同志進行聘前公示,歡迎提出意見和建議。

公示時間:2024年7月8日至7月12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311-87908532(白天)

0311-87908300(夜間)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人事與離退休干部處

2024年7月5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人員招聘

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河北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二級崗位管理辦法(試行》和廳黨組《專業技術二級、三級崗位聘任辦法》,經2024年7月5日廳黨組會議研究,唐曉青等同志擬聘任二級、三級專業技術崗位,現將聘任人選情況公示如下:

(一)擬聘任專業技術二級崗位人選

唐曉青,女,1966年9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環境監測規劃、點位設置、水和土壤監測管理等工作,曾榮立三等功2次,獲嘉獎10次,榮獲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先進個人,暑期保障監測表現突出個人。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 22 項,撰寫學術論文近40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出版論著8 部,組織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流域同步監測、白洋淀監測大會戰、北戴河旅游旺季保障監測、企業周邊土壤調查試點監測等重大專項監測。參與《河北省環境監測管理辦法》、《河北省“凈土行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河北省環境監測“十四五”規劃》和《白洋淀水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辦法(試行)》等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李亞卿,女,1965年5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石家莊監測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水、氣、土壤等方面研究。2014年完成《石家莊空氣PM2.5、PM10源解析研究》(第三完成人)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解析出污染源對空氣PM10、PM2.5分擔率,市政府根據研究結果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精準治污,2014年全市重污染天數同比降低 14%、污染指數同比改善27%,環境效益明顯。2022年主持“石家莊市空氣臭氧源解析及污染防控研究”(第一完成人),解析出環境臭氧分擔率并明確污染成因,建立了石家莊市“十四五”臭氧/PM2.5協同防控體系,環境效益十分明顯。“石家莊市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及污染防治對策研究”(第五),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專著4部,2部為副主編,1部第二編寫人,1部合著并作為特邀專家點評關鍵章節。論文20余篇,7篇中文核心。

高練同,男,1965年11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曾任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固體廢物、規劃、生態等方面研究。主持各類課題、項目四十多項,發表論文十余篇,論著1部。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兩項,獲得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各類表彰 13 項。主研的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課題成果對全省水環境污染防治意義重大;主研的河北省生態功能區劃成果為全省制定“三線一單”奠定基礎。參加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限額填補了我省空白。組織開展了全省固體廢物管理規劃、法規、規范等課題研究和探索,實施了規范化評估考核,形成了全省固體廢物管理機制。突破性地利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建設了省固體廢物管理平臺,其中一般固廢的管理技術和方法成為全國首創,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表揚和中國環境報的報道。

(二)擬聘任專業技術三級崗位人選

馮海波,男,1969年4月出生,省監測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榮獲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主要從事環境科研、環境監測、環境規劃等環境科學與工程方面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7篇分別被SCI和 EI檢索。獲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2015年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在環境科研方面。主持完成多項國家和省級重點環境科研項目,為大氣、水等環境領域污染防治做出積極貢獻。在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組織帶領監測團隊,高質量完成河北省大氣、水、土、海洋等多領域環境監測工作,為穩定鞏固“退后十”成果、保持白洋淀Ⅲ類水、旅游旺季北戴河生態環境保障等河北省生態環境重點任務提供了堅實的監測保障。

黨瑞華,女,1965年12月出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三十多年來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方面研究,包括水、大氣、土壤、近岸海域等,涉及環境質量、污染源、環境統計、環境監測管理等領域。2005-2006年主持完成的課題《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 應用研究》,榮獲 2007年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參與編制的“十五”“十一五”河北省環境質量報告書分別獲得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部環境質量報告書三等獎;2012年榮獲生態環境部授予的“全國環境統計工作先進個人”。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了《淺析環境監測在污染減排中的地位與作用》、《高爐出鐵場煙塵污染治理的有效技術》等論文,作為副主編出版專著《“十一五”河北省環境質量變化趨勢研究》。

萬寶春,男,1970年4月出生,省環科院規劃所技術首席,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科學研究、環境規劃及評估和環境政策研究,在規劃政策、功能區劃、排污許可、飲用水源保護等形成科研方向。組織編制的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參與的“十四五”規劃經省政府批準實施,中(終)期評估報告上報國家和省政府,環境政策研究報告獲省領導批示。組織編制飲用水源保護等專項規劃,經省級部門印發實施。發表近70篇論文(核心期刊11篇),參與11部圖書編著。取得正高職稱后,2021年完成國家大氣專項任務中《典型區域大氣排污許可管理體系設計與試點研究》課題;2022年《河北省分行業經濟產出和生態環境代價分析》,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24年《河北省清潔生產管理體系與審核能力現代化建設研究與實踐》,獲中華環保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張繼華,男,1968年8月出生,省輻射環境安全技術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全國輻射環境監測智庫專家,曾任省輻射環境管理站副站長,主要從事輻射監測技術和質量管理研究及業務工作。組織完成輻射環境監測能力評估工作,2013年6月獲得輻射環境監測能力達標單位稱號;組織完成日本福島核電事故、青龍鈾礦污染評估等多項應急監測工作,為環境影響后評估及污染糾紛處理提供技術依據;作為授權簽字人,承擔了輻射監測報告審核簽發。撰寫的論文《關于強化放射源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工作的探討》,被第三屆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學術會論文集收錄,并作大會發言,提出的廢舊放射源免費收貯、在線監控等措施被輻射管理實踐采納;參與編寫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實用手冊第四冊輻射、噪聲監測方法》和《環境監測管理》,由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環境監測管理》納入全國環境監測培訓系列教材;參與編寫的河北省環境質量報告書多次榮獲全國優秀環境質量報告書一、二等獎。

谷嵩,男,1969年4月出生,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服務中心副書記,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環境質量分析評價、污染物排放權等技術工作。2022年擔任全省環保績效創A建材行業組長,承擔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等行業企業績效創A技術幫扶。自取得高級職稱以來,參加《我國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與陸源壓力及其變化趨勢研究》等4個專著編寫;在期刊和學術論文集先后發表《石家莊大氣中優先控制揮發性有機物篩選》等 14篇論文;取得軟件著作權一項。主持和承擔的課題主要有《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 應用研究》《藻類監測在地表水環境質量預警中的研究》《石家莊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 污染特征研究》。其中,《河北省環境污染損失與綠色GDP應用研究》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此項成果對加強環境保護的分類指導、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實施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綜合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存美,女,1965年9月出生,張家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曾任張家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及監控方面研究。主持編寫了國家863 計劃項目課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風險源識別與監控技術》項目的《張家口市應用示范報告》;主持編寫了中國-瑞典飲用水源地環境管理合作項目《中國飲用水源地環境事故預警和應急機制研究》子項之一《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報告》。作為第一作者編寫的《基于GIS 技術的突發環境事故應急系統》論文和《放射源監管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集成》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作為第一副主編編寫的《地方環境信息化發展探索與實踐》一書在科學出版社出版。作為主要參加人的科研課題獲張家口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一次。被授予全國環境信息化工作優秀個人、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干”稱號。

畢新霞,女,1968年07月出生,邢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首席技術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歷任邢臺市環境監測站水質監測室主任、大氣與水質自動站室主任,邢臺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室主任、分析一室主任等職務。2015年3月被環境保護部授予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國家環境監測“技術骨干”;2018年6月被邢臺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八批邢臺市優秀市管專家”。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監測及治理等相關技術研究。2013 年獨著發表于“中國科技投資”的論文《淺談對邢臺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幾點建議》、《邢臺市礦井水應用淺析》;參與完成的2013年“河北省科技成果”《邢臺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應用研究》,目前仍然在邢臺市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社會效益。

為進一步擴大干部群眾在二級、三級崗位聘任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現對唐曉青等同志進行聘前公示,歡迎提出意見和建議。

公示時間:2024年7月8日至7月12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311-87908532(白天)

0311-87908300(夜間)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人事與離退休干部處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