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通知公告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通知公告
名稱 關于對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調整情況的公示
發布機構 自然生態保護處(生物多樣性保護辦公室) 索引號 0218077J/2016-01649
主題分類 通知公告 文號
發布日期 主題詞
效力狀態

關于對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調整情況的公示

發布日期:2016-01-29 17:12 信息來源:自然生態保護處(生物多樣性保護辦公室)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河北小五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請范圍及功能區調整方案已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現征求公眾對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邊界調整方案的意見、建議。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采用來信、來電或來訪的方式,發表意見、建議或反映問題。我廳對來信來訪者的姓名和反映情況保密。 

一、公示媒介: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互聯網公眾網站(www.bao228.com 

二、公示日期:公示時間為10個天(包含節假日),2016130日—28 

三、受理電話、信箱和來訪地址 

電話:0311-8790863787800706

傳真:0311-87908637 

通訊(來訪)地址:石家莊市橋西區裕華西路106號,河北省環境保護廳自然生態保護處(來信請注明自然保護區公示) 

郵政編碼:050051 

電子郵件:hbzrbhq@126.com 

 

附件: 

1.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方案; 

2.調整前后的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附件1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方案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燕山—太行山山系區,太行山山脈北端,行政區域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東與北京市門頭溝區相連,南與河北省淶水縣接壤。保護區幾乎包括了華北境內所有的天然林類型,具有森林組成種類多、群落結構發育好、層間植物極為豐富、植被垂直帶譜明顯等特征,是以森林生態系統為首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植被是華北地區植被類型的典型代表。保護區多樣的植被類型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以褐馬雞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質的棲息環境,野生動物類群豐富。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整的目標,是確定保護區管理范圍,科學合理地完善保護區功能區劃,落實保護區今后的工程規劃布局,保護好區內的自然資源,提高保護區的管護效率,使典型的華北區域森林生態系統以及褐馬雞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得到切實保護,發揮區域生態安全的屏障作用,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經濟發展的矛盾得到緩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調整方案

小五臺山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調整包括區外部分調入、保護區邊界核實確界和功能區調整3個方面:

1.調入部分

經過近30年的保護管理,保護區及周邊區域資源得到良好保護,特別是保護區小五臺山片區東南部及外圍區域塘音寺、老人溝、張母梁溝的資源得到恢復。

塘音寺、老人溝、張母梁溝在保護區成立前屬于國有林場管理區域,后在劃建保護區時將部分區域納入保護區管理范圍,并參照核心區管理。2002年,在保護區管理局辦理林權證時,該區域因與當地村民存在林權爭議,未辦理林權證,故該區域被劃入保護區范圍(1105110612021203林班的全部和1204120512061207林班的部分)的林地面積未計算在保護區面積內;而未被劃入保護區范圍的區域(1204120512061207林班的部分和1208林班的全部)實際是保護區管理。

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后,經過多年協商,取得了這一區域的林權證。本次調整擬將小五臺山片區東南部外圍區域,保護區管理局已取得林權證的地區(1459.2hm2)調入保護區范圍,對原劃入保護區范圍但未計算面積的區域(3407.8hm2)計入保護區總面積。

擬調入區域面積共4867.0hm2,是以針闊混交林為主,林型主要為青楊、青華北落葉松、冷杉和白樺等,同時也是褐馬雞、豹等珍稀野生動物適宜的棲息地。該區域的調入,使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更加完整,也擴大了保護區內褐馬雞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面積,進而促進該區域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種群發展。

2.邊界修正

保護區在建設初期,由于早期管理、技術的限制,保護區邊界圖沒有完全按照保護區權屬范圍落實到現地,造成保護區邊界圖示區域與權屬邊界不符,部分實際擁有權屬的區域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外,而另一部分保護區沒有權屬的區域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內,導致目前保護區在保護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利局面。

保護區實際擁有權屬而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外的區域包括小五臺、永寧寨、東靈山、賀家溝、里丈溝、關東溝、九廠、楊家坪8個片區共74

保護區沒有權屬而被劃入保護區范圍內的區域涉及除史家溝、唐家場2個片區外的其他10個片區共95

本次調整過程中,擬按照林權制度改革后保護區林權證所示林班界,即保護區實際擁有權屬的邊界,通過現地核實對保護區原邊界進行修正,由于多劃入區域面積未計入原保護區面積,漏化區域面積也未從原保護區面積中減除,因此邊界修正部分不對保護區面積產生影響。

3.功能區優化

調整后,小五臺山保護區面積為26700.0hm2,由12個片區組成。

保護區功能區劃除通過區外調入為核心區(4151.2hm2)和區外調入為緩沖區(715.8hm2)外,還利用2種方式對小五臺山保護區各功能區進行優化:(1)核心區調整為緩沖區(130.8hm2)與實驗區(355.2hm2);(2)緩沖區調整為核心區(730.4hm2)與實驗區(801.7hm2

功能區優化后,核心區面積為9458.0hm2,占保護區面積的35.42%,較調整前增加了4395.7hm2,所占比例提升了12.23%;緩沖區面積為3428.9hm2,占12.84%,較調整前減少了685.6hm2,所占比例下降了6.00%;實驗區面積為13813.1hm2,占51.74%,較調整前增加了1156.9hm2,所占比例下降了6.23%

(二)調整后的四至邊界文字描述

由于小五臺山保護區范圍調整主要在小五臺山片區進行,對于整個保護區的12塊片區來說,保護區地理坐標范圍并未因調整而發生較大變化,但由于保護區邊界修正,保護區調整前后地理坐標范圍還是有細微差異,調整前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4°47~115°30′;北緯39°50~40°07′;調整后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4°478~115°2856″,北緯39°5041~40°630″。

調整后,保護區四至邊界及功能區界限描述如下:

1.保護區四至邊界

1)永寧寨:西部邊界從黑溝溝谷直向南至山脊,折東沿小家洼南面,順溝上海拔1360m山包,向東沿山脊至崖頭寺1480m山包,直下綿羊峪向南到桃花洞溝向西沿水神廟溝槽直上至水神廟溝尖,向南沿水神廟南梁直下,再向東上桃花洞溝南部山脊,沿山脊至東花嶺后背直下石板溝,向北拐至法云寺溝南山脊折上山脊至1530m山包,折下山脊至松枝口峪,折西沿路至松枝口,除松枝口照坡、柏樹照坡、永寧寨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處向西直至黑溝溝口。

2)小五臺山:從狐子洼山脊向北至油松林,沿橫道向西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鐵林寺溝口,向西沿油松林至上寺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塔頭水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南水溝西,沿西金河口東坡水渠向南沿進山路進金河溝至金河寺,直上塔院溝西山脊至1950m山包,折西北山脊下至鄭家溝,向西沿鄭家溝谷順著字梁上碗沿帽,折北至陽挑哨溝沿路向西,除章家窯照坡、樺榆坡照坡、白石口照坡、臥羊臺照坡、任家莊照坡、山門莊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肉牛溝,沿松枝口照坡向上至肉牛溝梁頂,折東沿山脊至西水湖鞍,折東沿橫道至后溝直下石片溝,沿小臥場山脊直上中臺梁,折西沿中臺梁至馬羔子河(外家梁),折東沿湖上溝谷至東溝寺照坡折南直上東溝寺照坡頂,沿半截溝東梁至半截溝尖崖頭,沿山脊至沿條地梁頂至南臺梁折東沿陽坡路至拐頭嶺,沿韭菜粱至西山谷平,在謝家湖東嶺折北至小東溝門,折西沿龍振溝北山脊至橋力皮尖,沿山脊折北至塘音寺溝口,沿山脊直上三道尖老牛槽沿,折西北沿落葉松邊(南北槽、橫道)至牛草溝底背坡橫道,沿珍家溝槽流水線(沙嘴尖)直上牛草溝北山脊,折西北沿山脊至牛草溝頂,折東北沿郭家溝東山脊至郭家溝溝口流水線,沿倒灰窩溝東山脊至白虎叉頂,折東南沿白虎叉脊折至彭家溝溝口,沿山脊折至彭家溝嶺1830m山包,折下至虎子掌溝,折上至虎子掌嶺1710m山包,折西北沿虎子掌嶺至2000m山包,折下至上李子園河槽,折東沿上李子園河槽至碾溝口,折北沿碾溝河槽至五岔嶺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白虎叉頂,折西北沿山脊至石虎溝陰坡西山脊頂,折西北沿石虎溝陰坡西山脊至石虎溝溝口,折北沿上虎盆溝溝槽至馬蓮灘進山小道,折盤道溝溝槽,折北沿盤道溝西梁至二東洼南面山梁折西至小龍泉溝槽折北至磨地南梁折西至探眼溝東梁折南至1850m山包,折南至1940m山包,折西北沿山脊至1640m山包,折西北沿大灣梁至吳家莊村石沙梁,折南至西寺溝北山脊,沿山脊折西南至蔚涿縣界,折西北至狐子洼山脊。

3)南坪臺(九廠):西部從亂石眼折南至平臺南分水線折東至石板溝正溝槽流水線(九廠通房溝小道),折北至平臺北分水線(石板溝陽坡山梁分水線),折西至亂石眼。

4)賀家溝:從三岔口折東南沿賀家溝南山脊至1930 m山包,折東北至1870 m處,折北沿山脊至2010m山包,折西南沿山脊至1360m山包,折南沿山脊至三岔口。

5)史家溝:從史家溝溝口折北沿山脊折向史家溝陽坡大梁脊,折西南沿史家溝溝掌梁脊,折東南沿史家溝陰坡大梁脊,折東北沿山脊至史家溝溝口。

6)靈山:從火石窯洼北梁到冰溝南溝梁頭橫道折西至西槽西坡山梁分水線,折西南至山谷坪鞍口,沿橫道至林山溝廟前河槽,折南沿山神廟(牛羊道)至林山溝南坡山脊,沿山脊折東至2320 m山包,折南至2180 m山包,折東南沿大西溝南梁分水線,至任家莊西梁分水線,至任家莊南山嘴,折東北沿山脊至鞍口,折東北沿林路(橫道)至海拔1550m山包與橫道交匯處,折西南沿長蟲嶺北山脊至1770 m山包,折西與靈山主峰以東山脊交匯,折北沿栗家南溝東山脊至溝底,折西南沿大南溝至正溝溝口,折東北沿喬家背陰坡山梁,至火燒溝陽坡山梁,折西北沿山脊至火石窯洼北梁到冰溝南溝梁頭橫道。

7)唐家場:從李家溝溝口沿李家溝西梁脊折南至西唐家場溝掌山梁,折東沿山脊至分水嶺分水線,折北沿東唐家場東坡山梁折向東唐家場溝,折東南沿酸醋柳溝陰坡山脊,折北沿山脊至兌九溝,折西沿兌九溝道坡根至李家溝溝口。

8)里丈溝:從大水泉溝口折西南沿河槽至海拔1290m,折東南沿山脊至1490m山包,折東南至吳家溝河槽,折東北沿吳家溝河槽與黃莊正溝交匯,折南沿黃莊正溝至黃莊小東溝南梁,折東沿黃莊小東溝南梁至東梁,折北沿山脊至班古寺梁頭,折向大石堰溝北梁,至大水泉溝口。

9)東靈山:從二節梁分水線折西沿五和尚洼北梁小道折西南沿南北貫通的中橫道,至羅圈北梁通張家坊與楊家坪管理區交界處石崖北梁道口為起點向南方向194°方位角,折東南沿中橫道至井溝背南梁,折西南沿山脊至下橫道,折東南沿水泉洼南山梁至北京市交界處山脊,折東北沿山脊至東靈山,折東沿山脊小道至管護站,從管護站北折西北沿樺林邊緣防火道至大南溝河槽,折西北沿山脊至東水泉東山脊,折西沿山脊至東水泉溝口,折西至岳家溝東梁,折北沿岳家溝東梁至岳家溝溝口,折西南沿山梁至1840m山包,折向二節梁脊。

10)楊家坪:從沙溝口小路折西北沿郝家溝陽坡山梁至郝家溝掌山梁,折西南沿郝家溝掌山梁至小碾溝掌山梁,折東南沿小碾溝陰坡山梁至大橋西北溝下游流水線,沿山脊折向大東溝陰坡梁脊分水線,折東沿山脊至老婆嶺東梁脊分水線,折東北沿山脊至瓦窯溝掌山梁,折西北沿瓦窯溝陽坡山脊至大西溝溝掌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大東梁脊分水線,折西北沿大東梁脊分水線至沙溝口小路。

11)關東溝:從關東溝溝口折南至關東溝陰坡山脊,折東沿山脊至關東溝溝掌山頭,折東北沿關東溝溝掌山脊至與關東溝陽坡山脊交匯處,折西北沿關東溝陽坡山脊至關東溝溝口。

12)東安寺:從東安寺北坡底嘴折東南沿北坡坡根至海拔850 m處,折西沿南坡坡根至南坡底嘴,折東南沿東安寺溝南梁脊(長城嶺)至1570m山包,折北沿山脊至與東安寺北梁脊交匯處,折西沿東安寺北梁脊至東安寺北坡底嘴。

2.核心區

從山澗口溝小柳林溝槽折西沿接骨亭南梁至赤崖堡溝東梁,折南沿赤崖堡溝東山脊至蔣家溝南梁,折西沿蔣家溝南梁至赤崖堡溝,從赤崖堡溝折西沿火石溝陽坡山脊至距寺溝東梁200m處,折南沿北臺北梁以東200m處到北臺與東臺大梁,折南沿金河溝上北臺巡護路以東200m處到金河溝,折西沿金河溝陰坡坡跟以南200m處到西山溝西山脊,折西南沿西山溝西山脊至西臺東山脊,折西至三盤梁,沿三盤梁折南至石片溝,折東至大石窯南梁,折南沿大石窯南梁直上中臺梁,折南沿湖豁子里梁至湖上溝,折向湖豁子南梁海拔1990 m處折西南至南臺大梁海拔1650 m,折南至南臺道溝,折東至馬脖子下梁,折南沿駱駝鞍子外梁至南臺大梁,折東、折東北沿南臺大梁至拐頭嶺,折東沿距保護區邊界300m處到1208林班55小班南邊界,折東北至33小班西邊界,沿33小班西邊界折西北至16小班南邊界,沿16小班南邊界折西北至4小班西邊界,折西北至張母梁溝溝槽,折西順著1207林班192021小班北邊界折西到14小班東邊界,折南沿1415小班東邊界至15小班南邊界,折西北沿1215小班南邊界到12小班西邊界,折西南至老人溝溝槽,折北至1206林班12小班東邊界,折西沿1206林班612小班北邊界至1205林班,折西北至2320 m山包,順溝槽折北到1203林班13小班南邊界,折東北到1201林班70小班南邊界,折北沿山脊到石湖溝口,折東沿1201林班62小班南邊界,折北沿61小班東邊界到49小班東邊界,折東北沿48小班東邊界到25小班南邊界,折西到27小班東邊界,沿13小班西邊界折北到1101林班,折西北穿過789小班,折東北到牛草溝底,折西北到牛草溝頂,折北到山澗口溝小柳林溝掌山脊。

3.緩沖區

從金河溝南坡西梁,折南至西臺東山脊,折南沿正洼槽至石片溝,折西沿小臥場山脊直上中臺梁,折西沿中臺梁至馬羔子河(外家梁),折東沿湖上溝谷至東溝寺照坡折南直上東溝寺照坡頂,沿半截溝東梁至半截溝尖崖頭,沿山脊至沿條地梁頂至南臺梁折東沿陽坡路至拐頭嶺,沿韭菜粱至西山谷平,在謝家湖東嶺折北至小東溝門,折西沿龍振溝北山脊至橋力皮尖,沿山脊折北至塘音寺溝口,沿山脊直上三道尖老牛槽沿,折西北沿落葉松邊(南北槽、橫道)至牛草溝底背坡橫道,沿珍家溝槽流水線(沙嘴尖)直上牛草溝北山脊,折西北沿山脊至牛草溝頂,折東北沿郭家溝東山脊至郭家溝溝口流水線,折東北至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從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折西北至海拔1850m處折西至倒灰窩溝,折西南至水石塘嶺,為從山澗口溝東紅崖北溝槽折西至山澗口溝,折南至接骨亭溝口,折西沿接骨亭北梁至赤崖堡溝東梁,折南沿赤崖堡溝東山脊至閆家溝南梁,折西沿閆家溝南梁至赤崖堡溝,折西沿赤崖堡溝大西溝北梁至鐵林寺溝東梁,折西南沿巡護道到北臺北梁,折南沿北臺北梁到北臺與東臺大梁,折南沿金河溝上北臺巡護路東側到金河溝,折西沿金河溝陰坡坡跟到金河溝南坡西梁。

4.實驗區

1)小五臺山片區實驗區界線:從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沿倒灰窩溝東山脊至白虎叉頂,折東南沿白虎叉脊折至彭家溝溝口,沿山脊折至彭家溝嶺1830m山包,折下至虎子掌溝,折上至虎子掌嶺1710m山包,折西北沿虎子掌嶺至2000m山包,折下至上李子園河槽,折東沿上李子園河槽至碾溝口,折北沿碾溝河槽至五岔嶺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白虎叉頂,折西北沿山脊至石虎溝陰坡西山脊頂,折西北沿石虎溝陰坡西山脊至石虎溝溝口,折北沿上虎盆溝溝槽至馬蓮灘進山小道,折盤道溝溝槽,折北沿盤道溝西梁至二東洼南面山梁折西至小龍泉溝槽折北至磨地南梁折西至探眼溝東梁折南至1850m山包,折南至1940m山包,折西北沿山脊至1640m山包,折西北沿大灣梁至吳家莊村石沙梁,折南至西寺溝北山脊,沿山脊折西南至蔚涿縣界,折西北至狐子洼山脊,從狐子洼山脊向北至油松林,沿橫道向西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鐵林寺溝口,向西沿油松林至上寺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塔頭水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南水溝西,沿西金河口東坡水渠向南沿進山路進金河溝至金河寺,直上塔院溝西山脊至1950m山包,折西北山脊下至鄭家溝,向西沿鄭家溝谷順著字梁上碗沿帽,折北至陽挑哨溝沿路向西,除章家窯照坡、樺榆坡照坡、白石口照坡、臥羊臺照坡、任家莊照坡、山門莊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肉牛溝,沿松枝口照坡向上至肉牛溝梁頂,折東沿山脊至西水湖鞍,折東沿橫道至后溝直下石片溝,至緩沖區界。

2)永寧寨、南坪臺(九廠)、賀家溝、史家溝、靈山、唐家場、里丈溝、東靈山、楊家坪、關東溝、東安寺片區均為實驗區,實驗區邊界與相應片區界限相同。


附件2

 

調整前后的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通知公告

河北小五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請范圍及功能區調整方案已經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現征求公眾對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邊界調整方案的意見、建議。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采用來信、來電或來訪的方式,發表意見、建議或反映問題。我廳對來信來訪者的姓名和反映情況保密。 

一、公示媒介: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互聯網公眾網站(www.bao228.com 

二、公示日期:公示時間為10個天(包含節假日),2016130日—28 

三、受理電話、信箱和來訪地址 

電話:0311-8790863787800706

傳真:0311-87908637 

通訊(來訪)地址:石家莊市橋西區裕華西路106號,河北省環境保護廳自然生態保護處(來信請注明自然保護區公示) 

郵政編碼:050051 

電子郵件:hbzrbhq@126.com 

 

附件: 

1.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方案; 

2.調整前后的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附件1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方案

   

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燕山—太行山山系區,太行山山脈北端,行政區域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東與北京市門頭溝區相連,南與河北省淶水縣接壤。保護區幾乎包括了華北境內所有的天然林類型,具有森林組成種類多、群落結構發育好、層間植物極為豐富、植被垂直帶譜明顯等特征,是以森林生態系統為首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區內植被是華北地區植被類型的典型代表。保護區多樣的植被類型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以褐馬雞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提供了優質的棲息環境,野生動物類群豐富。

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調整的目標,是確定保護區管理范圍,科學合理地完善保護區功能區劃,落實保護區今后的工程規劃布局,保護好區內的自然資源,提高保護區的管護效率,使典型的華北區域森林生態系統以及褐馬雞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得到切實保護,發揮區域生態安全的屏障作用,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經濟發展的矛盾得到緩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一)調整方案

小五臺山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調整包括區外部分調入、保護區邊界核實確界和功能區調整3個方面:

1.調入部分

經過近30年的保護管理,保護區及周邊區域資源得到良好保護,特別是保護區小五臺山片區東南部及外圍區域塘音寺、老人溝、張母梁溝的資源得到恢復。

塘音寺、老人溝、張母梁溝在保護區成立前屬于國有林場管理區域,后在劃建保護區時將部分區域納入保護區管理范圍,并參照核心區管理。2002年,在保護區管理局辦理林權證時,該區域因與當地村民存在林權爭議,未辦理林權證,故該區域被劃入保護區范圍(1105110612021203林班的全部和1204120512061207林班的部分)的林地面積未計算在保護區面積內;而未被劃入保護區范圍的區域(1204120512061207林班的部分和1208林班的全部)實際是保護區管理。

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后,經過多年協商,取得了這一區域的林權證。本次調整擬將小五臺山片區東南部外圍區域,保護區管理局已取得林權證的地區(1459.2hm2)調入保護區范圍,對原劃入保護區范圍但未計算面積的區域(3407.8hm2)計入保護區總面積。

擬調入區域面積共4867.0hm2,是以針闊混交林為主,林型主要為青楊、青華北落葉松、冷杉和白樺等,同時也是褐馬雞、豹等珍稀野生動物適宜的棲息地。該區域的調入,使保護區的生態系統更加完整,也擴大了保護區內褐馬雞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面積,進而促進該區域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種群發展。

2.邊界修正

保護區在建設初期,由于早期管理、技術的限制,保護區邊界圖沒有完全按照保護區權屬范圍落實到現地,造成保護區邊界圖示區域與權屬邊界不符,部分實際擁有權屬的區域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外,而另一部分保護區沒有權屬的區域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內,導致目前保護區在保護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利局面。

保護區實際擁有權屬而被劃在保護區范圍外的區域包括小五臺、永寧寨、東靈山、賀家溝、里丈溝、關東溝、九廠、楊家坪8個片區共74

保護區沒有權屬而被劃入保護區范圍內的區域涉及除史家溝、唐家場2個片區外的其他10個片區共95

本次調整過程中,擬按照林權制度改革后保護區林權證所示林班界,即保護區實際擁有權屬的邊界,通過現地核實對保護區原邊界進行修正,由于多劃入區域面積未計入原保護區面積,漏化區域面積也未從原保護區面積中減除,因此邊界修正部分不對保護區面積產生影響。

3.功能區優化

調整后,小五臺山保護區面積為26700.0hm2,由12個片區組成。

保護區功能區劃除通過區外調入為核心區(4151.2hm2)和區外調入為緩沖區(715.8hm2)外,還利用2種方式對小五臺山保護區各功能區進行優化:(1)核心區調整為緩沖區(130.8hm2)與實驗區(355.2hm2);(2)緩沖區調整為核心區(730.4hm2)與實驗區(801.7hm2

功能區優化后,核心區面積為9458.0hm2,占保護區面積的35.42%,較調整前增加了4395.7hm2,所占比例提升了12.23%;緩沖區面積為3428.9hm2,占12.84%,較調整前減少了685.6hm2,所占比例下降了6.00%;實驗區面積為13813.1hm2,占51.74%,較調整前增加了1156.9hm2,所占比例下降了6.23%

(二)調整后的四至邊界文字描述

由于小五臺山保護區范圍調整主要在小五臺山片區進行,對于整個保護區的12塊片區來說,保護區地理坐標范圍并未因調整而發生較大變化,但由于保護區邊界修正,保護區調整前后地理坐標范圍還是有細微差異,調整前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4°47~115°30′;北緯39°50~40°07′;調整后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4°478~115°2856″,北緯39°5041~40°630″。

調整后,保護區四至邊界及功能區界限描述如下:

1.保護區四至邊界

1)永寧寨:西部邊界從黑溝溝谷直向南至山脊,折東沿小家洼南面,順溝上海拔1360m山包,向東沿山脊至崖頭寺1480m山包,直下綿羊峪向南到桃花洞溝向西沿水神廟溝槽直上至水神廟溝尖,向南沿水神廟南梁直下,再向東上桃花洞溝南部山脊,沿山脊至東花嶺后背直下石板溝,向北拐至法云寺溝南山脊折上山脊至1530m山包,折下山脊至松枝口峪,折西沿路至松枝口,除松枝口照坡、柏樹照坡、永寧寨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處向西直至黑溝溝口。

2)小五臺山:從狐子洼山脊向北至油松林,沿橫道向西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鐵林寺溝口,向西沿油松林至上寺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塔頭水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南水溝西,沿西金河口東坡水渠向南沿進山路進金河溝至金河寺,直上塔院溝西山脊至1950m山包,折西北山脊下至鄭家溝,向西沿鄭家溝谷順著字梁上碗沿帽,折北至陽挑哨溝沿路向西,除章家窯照坡、樺榆坡照坡、白石口照坡、臥羊臺照坡、任家莊照坡、山門莊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肉牛溝,沿松枝口照坡向上至肉牛溝梁頂,折東沿山脊至西水湖鞍,折東沿橫道至后溝直下石片溝,沿小臥場山脊直上中臺梁,折西沿中臺梁至馬羔子河(外家梁),折東沿湖上溝谷至東溝寺照坡折南直上東溝寺照坡頂,沿半截溝東梁至半截溝尖崖頭,沿山脊至沿條地梁頂至南臺梁折東沿陽坡路至拐頭嶺,沿韭菜粱至西山谷平,在謝家湖東嶺折北至小東溝門,折西沿龍振溝北山脊至橋力皮尖,沿山脊折北至塘音寺溝口,沿山脊直上三道尖老牛槽沿,折西北沿落葉松邊(南北槽、橫道)至牛草溝底背坡橫道,沿珍家溝槽流水線(沙嘴尖)直上牛草溝北山脊,折西北沿山脊至牛草溝頂,折東北沿郭家溝東山脊至郭家溝溝口流水線,沿倒灰窩溝東山脊至白虎叉頂,折東南沿白虎叉脊折至彭家溝溝口,沿山脊折至彭家溝嶺1830m山包,折下至虎子掌溝,折上至虎子掌嶺1710m山包,折西北沿虎子掌嶺至2000m山包,折下至上李子園河槽,折東沿上李子園河槽至碾溝口,折北沿碾溝河槽至五岔嶺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白虎叉頂,折西北沿山脊至石虎溝陰坡西山脊頂,折西北沿石虎溝陰坡西山脊至石虎溝溝口,折北沿上虎盆溝溝槽至馬蓮灘進山小道,折盤道溝溝槽,折北沿盤道溝西梁至二東洼南面山梁折西至小龍泉溝槽折北至磨地南梁折西至探眼溝東梁折南至1850m山包,折南至1940m山包,折西北沿山脊至1640m山包,折西北沿大灣梁至吳家莊村石沙梁,折南至西寺溝北山脊,沿山脊折西南至蔚涿縣界,折西北至狐子洼山脊。

3)南坪臺(九廠):西部從亂石眼折南至平臺南分水線折東至石板溝正溝槽流水線(九廠通房溝小道),折北至平臺北分水線(石板溝陽坡山梁分水線),折西至亂石眼。

4)賀家溝:從三岔口折東南沿賀家溝南山脊至1930 m山包,折東北至1870 m處,折北沿山脊至2010m山包,折西南沿山脊至1360m山包,折南沿山脊至三岔口。

5)史家溝:從史家溝溝口折北沿山脊折向史家溝陽坡大梁脊,折西南沿史家溝溝掌梁脊,折東南沿史家溝陰坡大梁脊,折東北沿山脊至史家溝溝口。

6)靈山:從火石窯洼北梁到冰溝南溝梁頭橫道折西至西槽西坡山梁分水線,折西南至山谷坪鞍口,沿橫道至林山溝廟前河槽,折南沿山神廟(牛羊道)至林山溝南坡山脊,沿山脊折東至2320 m山包,折南至2180 m山包,折東南沿大西溝南梁分水線,至任家莊西梁分水線,至任家莊南山嘴,折東北沿山脊至鞍口,折東北沿林路(橫道)至海拔1550m山包與橫道交匯處,折西南沿長蟲嶺北山脊至1770 m山包,折西與靈山主峰以東山脊交匯,折北沿栗家南溝東山脊至溝底,折西南沿大南溝至正溝溝口,折東北沿喬家背陰坡山梁,至火燒溝陽坡山梁,折西北沿山脊至火石窯洼北梁到冰溝南溝梁頭橫道。

7)唐家場:從李家溝溝口沿李家溝西梁脊折南至西唐家場溝掌山梁,折東沿山脊至分水嶺分水線,折北沿東唐家場東坡山梁折向東唐家場溝,折東南沿酸醋柳溝陰坡山脊,折北沿山脊至兌九溝,折西沿兌九溝道坡根至李家溝溝口。

8)里丈溝:從大水泉溝口折西南沿河槽至海拔1290m,折東南沿山脊至1490m山包,折東南至吳家溝河槽,折東北沿吳家溝河槽與黃莊正溝交匯,折南沿黃莊正溝至黃莊小東溝南梁,折東沿黃莊小東溝南梁至東梁,折北沿山脊至班古寺梁頭,折向大石堰溝北梁,至大水泉溝口。

9)東靈山:從二節梁分水線折西沿五和尚洼北梁小道折西南沿南北貫通的中橫道,至羅圈北梁通張家坊與楊家坪管理區交界處石崖北梁道口為起點向南方向194°方位角,折東南沿中橫道至井溝背南梁,折西南沿山脊至下橫道,折東南沿水泉洼南山梁至北京市交界處山脊,折東北沿山脊至東靈山,折東沿山脊小道至管護站,從管護站北折西北沿樺林邊緣防火道至大南溝河槽,折西北沿山脊至東水泉東山脊,折西沿山脊至東水泉溝口,折西至岳家溝東梁,折北沿岳家溝東梁至岳家溝溝口,折西南沿山梁至1840m山包,折向二節梁脊。

10)楊家坪:從沙溝口小路折西北沿郝家溝陽坡山梁至郝家溝掌山梁,折西南沿郝家溝掌山梁至小碾溝掌山梁,折東南沿小碾溝陰坡山梁至大橋西北溝下游流水線,沿山脊折向大東溝陰坡梁脊分水線,折東沿山脊至老婆嶺東梁脊分水線,折東北沿山脊至瓦窯溝掌山梁,折西北沿瓦窯溝陽坡山脊至大西溝溝掌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大東梁脊分水線,折西北沿大東梁脊分水線至沙溝口小路。

11)關東溝:從關東溝溝口折南至關東溝陰坡山脊,折東沿山脊至關東溝溝掌山頭,折東北沿關東溝溝掌山脊至與關東溝陽坡山脊交匯處,折西北沿關東溝陽坡山脊至關東溝溝口。

12)東安寺:從東安寺北坡底嘴折東南沿北坡坡根至海拔850 m處,折西沿南坡坡根至南坡底嘴,折東南沿東安寺溝南梁脊(長城嶺)至1570m山包,折北沿山脊至與東安寺北梁脊交匯處,折西沿東安寺北梁脊至東安寺北坡底嘴。

2.核心區

從山澗口溝小柳林溝槽折西沿接骨亭南梁至赤崖堡溝東梁,折南沿赤崖堡溝東山脊至蔣家溝南梁,折西沿蔣家溝南梁至赤崖堡溝,從赤崖堡溝折西沿火石溝陽坡山脊至距寺溝東梁200m處,折南沿北臺北梁以東200m處到北臺與東臺大梁,折南沿金河溝上北臺巡護路以東200m處到金河溝,折西沿金河溝陰坡坡跟以南200m處到西山溝西山脊,折西南沿西山溝西山脊至西臺東山脊,折西至三盤梁,沿三盤梁折南至石片溝,折東至大石窯南梁,折南沿大石窯南梁直上中臺梁,折南沿湖豁子里梁至湖上溝,折向湖豁子南梁海拔1990 m處折西南至南臺大梁海拔1650 m,折南至南臺道溝,折東至馬脖子下梁,折南沿駱駝鞍子外梁至南臺大梁,折東、折東北沿南臺大梁至拐頭嶺,折東沿距保護區邊界300m處到1208林班55小班南邊界,折東北至33小班西邊界,沿33小班西邊界折西北至16小班南邊界,沿16小班南邊界折西北至4小班西邊界,折西北至張母梁溝溝槽,折西順著1207林班192021小班北邊界折西到14小班東邊界,折南沿1415小班東邊界至15小班南邊界,折西北沿1215小班南邊界到12小班西邊界,折西南至老人溝溝槽,折北至1206林班12小班東邊界,折西沿1206林班612小班北邊界至1205林班,折西北至2320 m山包,順溝槽折北到1203林班13小班南邊界,折東北到1201林班70小班南邊界,折北沿山脊到石湖溝口,折東沿1201林班62小班南邊界,折北沿61小班東邊界到49小班東邊界,折東北沿48小班東邊界到25小班南邊界,折西到27小班東邊界,沿13小班西邊界折北到1101林班,折西北穿過789小班,折東北到牛草溝底,折西北到牛草溝頂,折北到山澗口溝小柳林溝掌山脊。

3.緩沖區

從金河溝南坡西梁,折南至西臺東山脊,折南沿正洼槽至石片溝,折西沿小臥場山脊直上中臺梁,折西沿中臺梁至馬羔子河(外家梁),折東沿湖上溝谷至東溝寺照坡折南直上東溝寺照坡頂,沿半截溝東梁至半截溝尖崖頭,沿山脊至沿條地梁頂至南臺梁折東沿陽坡路至拐頭嶺,沿韭菜粱至西山谷平,在謝家湖東嶺折北至小東溝門,折西沿龍振溝北山脊至橋力皮尖,沿山脊折北至塘音寺溝口,沿山脊直上三道尖老牛槽沿,折西北沿落葉松邊(南北槽、橫道)至牛草溝底背坡橫道,沿珍家溝槽流水線(沙嘴尖)直上牛草溝北山脊,折西北沿山脊至牛草溝頂,折東北沿郭家溝東山脊至郭家溝溝口流水線,折東北至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從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折西北至海拔1850m處折西至倒灰窩溝,折西南至水石塘嶺,為從山澗口溝東紅崖北溝槽折西至山澗口溝,折南至接骨亭溝口,折西沿接骨亭北梁至赤崖堡溝東梁,折南沿赤崖堡溝東山脊至閆家溝南梁,折西沿閆家溝南梁至赤崖堡溝,折西沿赤崖堡溝大西溝北梁至鐵林寺溝東梁,折西南沿巡護道到北臺北梁,折南沿北臺北梁到北臺與東臺大梁,折南沿金河溝上北臺巡護路東側到金河溝,折西沿金河溝陰坡坡跟到金河溝南坡西梁。

4.實驗區

1)小五臺山片區實驗區界線:從倒灰窩東坡海拔1620 m處,沿倒灰窩溝東山脊至白虎叉頂,折東南沿白虎叉脊折至彭家溝溝口,沿山脊折至彭家溝嶺1830m山包,折下至虎子掌溝,折上至虎子掌嶺1710m山包,折西北沿虎子掌嶺至2000m山包,折下至上李子園河槽,折東沿上李子園河槽至碾溝口,折北沿碾溝河槽至五岔嶺山脊,折西南沿山脊至白虎叉頂,折西北沿山脊至石虎溝陰坡西山脊頂,折西北沿石虎溝陰坡西山脊至石虎溝溝口,折北沿上虎盆溝溝槽至馬蓮灘進山小道,折盤道溝溝槽,折北沿盤道溝西梁至二東洼南面山梁折西至小龍泉溝槽折北至磨地南梁折西至探眼溝東梁折南至1850m山包,折南至1940m山包,折西北沿山脊至1640m山包,折西北沿大灣梁至吳家莊村石沙梁,折南至西寺溝北山脊,沿山脊折西南至蔚涿縣界,折西北至狐子洼山脊,從狐子洼山脊向北至油松林,沿橫道向西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鐵林寺溝口,向西沿油松林至上寺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塔頭水溝口,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南水溝西,沿西金河口東坡水渠向南沿進山路進金河溝至金河寺,直上塔院溝西山脊至1950m山包,折西北山脊下至鄭家溝,向西沿鄭家溝谷順著字梁上碗沿帽,折北至陽挑哨溝沿路向西,除章家窯照坡、樺榆坡照坡、白石口照坡、臥羊臺照坡、任家莊照坡、山門莊照坡外,沿耕地與林地交界至肉牛溝,沿松枝口照坡向上至肉牛溝梁頂,折東沿山脊至西水湖鞍,折東沿橫道至后溝直下石片溝,至緩沖區界。

2)永寧寨、南坪臺(九廠)、賀家溝、史家溝、靈山、唐家場、里丈溝、東靈山、楊家坪、關東溝、東安寺片區均為實驗區,實驗區邊界與相應片區界限相同。


附件2

 

調整前后的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