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輻射安全管理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輻射安全管理
名稱 【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知識知多少?(八)
發布機構 輻射安全管理處 索引號 0218077J/2022-00312
主題分類 輻射安全管理 文號
發布日期 主題詞
效力狀態

【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知識知多少?(八)

發布日期:2022-04-20 22:04 信息來源:輻射安全管理處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1、我國輻射環境狀況如何?

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多年來我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環境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本地漲落范圍內,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核設施與輻射設施周圍環境電離輻射水平總體無明顯變化。

▼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按照能量大小,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擁有足夠高能量、會直接或間接使物質的原子發生電離,這種輻射成為電離輻射;而能量較低的輻射稱為電磁輻射。

▼生活環境中無處不在的電離輻射

生活環境中電離輻射無處不在,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UNSCEAR)報告指出,人體受到的輻射大約有80%來自天然環境,近20%來自醫療照射等人工活動。人體受到少量輻射一般不會有不適癥狀,也不會傷害身體。

2、公眾電離輻射劑量限制是多少?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公眾受到的最高平均年有效劑量不超過1mSv, 特殊情況下,如果5個連續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不超過1mSv, 則某一單一年份的有效劑量可提高到5mSv;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15mSv,皮膚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50mSv。

3、輻照過的食品安全嗎?

對食品進行輻照是利用電離輻射在食品中產生的輻射化學與輻射微生物學效應,達到抑制發芽、延遲或促進成熟、殺蟲、滅菌和防腐等目的。輻照加工劑量受到嚴格控制,被輻照過的食品中不會有射線殘留,也不會產生新的放射性物質。

4、醫院里的射線裝置對周圍的人和環境有危害嗎?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進行放射診療的醫療衛生機構,應依法取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許可,具備專業技術人員,符合要求的場所、設施和設備,規章制度和防護措施等,保障醫生、公眾和環境安全。在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并采取必要措施的情況下,不會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5、個人如何做好輻射防護?

放射性對人體的照射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外照射對個人所造成的劑量取決于照射的時間、與輻射源的距離和屏蔽的程度。外照射的防護措施有:減少在輻射源附近的時間,增大自身和輻射源之間的距離,添置屏蔽物。內照射是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食入、皮膚、傷口等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形成持續的照射。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只有通過人體的生理排泄和放射性物質自然衰變逐步減少。因此,內照射的防護關鍵在于防止和減少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摘自:《國家安全知識百問》《國家核安全知識百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輻射安全管理

1、我國輻射環境狀況如何?

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多年來我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環境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本地漲落范圍內,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核設施與輻射設施周圍環境電離輻射水平總體無明顯變化。

▼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

按照能量大小,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擁有足夠高能量、會直接或間接使物質的原子發生電離,這種輻射成為電離輻射;而能量較低的輻射稱為電磁輻射。

▼生活環境中無處不在的電離輻射

生活環境中電離輻射無處不在,按其來源可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UNSCEAR)報告指出,人體受到的輻射大約有80%來自天然環境,近20%來自醫療照射等人工活動。人體受到少量輻射一般不會有不適癥狀,也不會傷害身體。

2、公眾電離輻射劑量限制是多少?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公眾受到的最高平均年有效劑量不超過1mSv, 特殊情況下,如果5個連續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不超過1mSv, 則某一單一年份的有效劑量可提高到5mSv;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15mSv,皮膚的年當量劑量不超過50mSv。

3、輻照過的食品安全嗎?

對食品進行輻照是利用電離輻射在食品中產生的輻射化學與輻射微生物學效應,達到抑制發芽、延遲或促進成熟、殺蟲、滅菌和防腐等目的。輻照加工劑量受到嚴格控制,被輻照過的食品中不會有射線殘留,也不會產生新的放射性物質。

4、醫院里的射線裝置對周圍的人和環境有危害嗎?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進行放射診療的醫療衛生機構,應依法取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的許可,具備專業技術人員,符合要求的場所、設施和設備,規章制度和防護措施等,保障醫生、公眾和環境安全。在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并采取必要措施的情況下,不會對周圍的人和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5、個人如何做好輻射防護?

放射性對人體的照射分為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外照射對個人所造成的劑量取決于照射的時間、與輻射源的距離和屏蔽的程度。外照射的防護措施有:減少在輻射源附近的時間,增大自身和輻射源之間的距離,添置屏蔽物。內照射是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食入、皮膚、傷口等途徑進入人體,對人體形成持續的照射。放射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只有通過人體的生理排泄和放射性物質自然衰變逐步減少。因此,內照射的防護關鍵在于防止和減少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

 摘自:《國家安全知識百問》《國家核安全知識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