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宿林深濯水匠,清平疊翠滿邢襄。
5月26日,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邢周報》40名小記者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走進市污水處理廠,實地參觀污水處理運行設施,了解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這是市污水處理廠自2016年掛牌成立“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以來開展的第12次環境科普教育活動。
由于廠區面積較大,池高水深,電氣設備繁多,小記者們又都是八九歲的娃娃,活潑愛動,缺乏安全防范意識。為此,我廠認真制定參觀計劃,設置參觀路線,組織精干力量全程引導陪伴,并向來訪的小記者及家長強調安全注意事項,確保參觀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污水是從哪里來的,又到哪里去了”“為什么要處理污水呢”活動伊始,小記者們把一連串疑問拋給了環保宣講員孫宏虹,借助鳥瞰圖展板,孫宏虹一一為小記者進行了解答。得知我廠日均處理城市污水10萬噸,優質的再生水可回用于工業生產及園林綠化,不僅為企業降低了大筆生產成本,也為水生態保護做出重要貢獻之后,小記者們齊聲贊嘆。
?
向小記者介紹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小記者們首先來到曝氣沉砂池參觀。來自市區的生活污水經過地下管道,最終匯集到這里。剛走近曝氣沉砂池,一股腥臭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許多小記者及家長捂住了口鼻。工作人員從沉砂池進水口提取了水樣,大家看到這瓶渾黑、惡臭的污水后,有的小記者滿臉疑惑的問:“這么臟,這么臭的水真的能變干凈嗎?”。宣講員孫宏虹說:“這是污水從市區吳莊泵站加壓提升進入污水處理廠后的第一座處理設施,要經過細格柵處理,去除其中較大的垃圾。污水中有兩類污染物質,一種是塊頭較大的無機物,比如石塊、砂子,一種是身形嬌小的有機物,比如磷、氮。它們就像是一群同流合污,臭味相投的狐朋狗黨,互相勾結、粘附在一起,破壞了生態環境,污染了綠水青山。為了使渾臭的污水變成清澈的中水,污水處理廠的叔叔們化身為武功蓋世的江湖大俠,揮刀仗劍,懲惡除奸,斬斷它們的勾連,然后逐個消滅,使它們再也不能危害生態環境,破壞美麗家園。”
隨后,小記者們跟隨宣講員來到了生物反應池。“這里就像是一個‘微生物王國’,大量的‘菌寶寶’、‘蟲寶寶’在里面自由快樂地成長,污水中的磷、氮等有機污染物就是它們的食品,為了攝取足夠的營養,它們要狼吞虎咽,一刻不停地吃光所有污染物,從而使水質得到進一步凈化。”宣講員孫宏虹生動形象的講解贏得了小記者及家長的陣陣掌聲。
?
小記者參觀生物反應池
?
站在高高的池邊,好奇的小記者繼續發問,“生物反應池中的生物能看得見嗎?”“處理后的水是什么樣子的”“池子里好像有些污泥,怎么處理呢”
為了更加直觀地展示污水處理的效果,孫宏虹帶領小記者來到了二次沉淀池,澄清的水體正由池中心向外潺潺流淌。見證了渾黑污水變成明凈清泉的過程,小記者們顯得異常興奮,“又黑又臭的污水經過處理后,居然變得這么清澈,真是太神奇了!”,大家對這種潷濁滌清,變廢為寶的奇妙‘魔法’贊嘆不已。
?
向小記者展示二次沉淀池出水
?
活動結束前,孫宏虹向小記者們發出了號召,“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家園。希望大家以浪費水為恥,以節約水為榮,爭做環保小英雄。”小記者們紛紛表示,今后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珍惜水資源,愛護水環境,減少浪費,節約用水。陪同參觀的家長們也連連感慨:“原來污水變成清水要經過如此復雜的工序,清潔的水來之不易,今天真是不虛此行,深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