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為國家環境監測網一級站,是河北省環境監測網絡的技術中心、數據中心、信息中心、質控中心和培訓中心,在國家監測網絡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為全省環境監測系統的龍頭,目前主要工作職責是:構建全省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系統、承擔省級環境統計技術工作及全省環境統計匯總整理分析工作、實施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和調查評價、承擔定州市和辛集市生態環境質量日常監測、負責全省環境監測系統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對地方站污染源監測進行技術指導,為污染源調查管理提供技術支持、開展環境監測科研、社會服務性監測工作等。
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掛牌河北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信息中心)成立于1977年,是廳屬公益1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承擔著為環境管理、執法、科研和社會公眾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的職能。截至目前,我中心編制110個,實有人員139人,其中:在編人員78人,勞務派遣人員61人;在編的78人中,專業技術人員64人,占比82%,其中正高級工程師9人,高級工程師25人。全省設有11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單位性質全部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在編468人,主要負責所在地環境質量的考核監測任務。
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原子熒光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主要儀器設備463臺(套);目前我中心經過國家認監委認定的監測能力包括水、氣、聲、土、生態等13個大類,347項,應急監測車5輛,便攜式色譜儀、噪聲統計分析儀、煙道氣測試儀等便攜式監測設備以及防護裝備。
全省建有53個國控站、11個質控站,143個省級站,3個區域站,基本覆蓋全省11個設區城市,168個縣市區。除了開展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PM10、臭氧和一氧化碳六項常規監測項目外,還開展了酸沉降、沙塵暴、降塵、溫室氣體、顆粒物化學組分等的監測。通過"河北省空氣質量自動發布系統"對外實時發布數據,使公眾可以直觀、方便的查詢到全省各城市的空氣環境質量小時數據和日報數據。
我省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手工監測點位共計216個。2017年按照國家要求,由各市中心承擔監測任務,對跨界斷面實行聯合監測,并于3月開始采取采測分離、試點現場質控檢查等多種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可靠。全省布設近岸海域監測點位共21個,主要為海水水質、沉積物質量以及生物質量監測。建成了擁有排水量為300噸的"中國環監01號"專業海洋監測船及小型監測艇各一艘,是全國第一個具有自有海上監測能力的省份,監測范圍延伸到深海,將承擔渤海及北黃海國控點位的監測任務。 2013年開始與環保部衛星中心、中科院遙感所等技術部門合作,逐步開展顆粒物遙感監測、近岸海域遙感監測等工作?,F已完成"河北省環境保護立體監測監管系統"建設,建成了衛星接收站,同時擁有兩架固定翼無人機和一架多旋翼無人機。具備了實時衛星影像數據接收、數據處理及報告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