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唐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第二階段目標的終期考核年。唐山市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平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對境內水體實施分類管理,加大對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力度,統籌飲用水、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河流湖庫水體治理,持續深化水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唐山市制定了《2020年唐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確定了2020年工作目標,即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水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一是持續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開展鄉鎮及“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完成飲用水水源調查評估和保護區劃定。全面排查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各類污染源和各類非法建設項目,深度整治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嚴防反彈。建立健全水源地監測監控體系。加快建設應急備用水源,防控水源地環境風險。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的全過程管理。定期監(檢)測、評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狀況。
二是開展城鎮污水和黑臭水體深度治理。深入實施城鎮污水處理的提質增效,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扎實推進各縣(市、區)內的集鎮和重點區域雨污分流工程建設,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盡快實現全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繼續開展黑臭水體點源、面源排查整治,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切斷農村生活污染、種植業等污染源頭;加強內源污染治理,清理河道垃圾,科學實施底泥清淤;推進城市水生態系統修復,提升城市水體自凈能力。
三是強化工業污水限期達標整治。推進廢水直排外環境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開展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推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取締非法入河排污口。加大超標排放整治力度,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依法查處,對企業超標現象普遍、超標企業集中地區政府采取掛牌督辦、公開約談、區域限批等措施。對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由所在地政府依法責令限期關閉。強化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加快完善工業園區配套污水管網,推進“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實現園區內工業企業廢水統一收集,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推進重點流域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推進工業園區“一園一檔”、“一企一冊”環保管理制度建設,逐步規范完善園區水環境管理臺賬。
四是打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動,推進長效管理機制。開展農村積存生活垃圾專項清理整治,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建立農村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支持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對城鎮周邊村莊,優先選擇接入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系統集中處理;距城鎮較遠、居住分散的村莊,加快農村生活供排水、污水收集、旱廁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具備條件的村莊建成集中或分散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嚴格控制高毒高風險農藥使用,積極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堅持種植和養殖相結合,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合理布局水產養殖空間,開展重點河流湖庫及近岸海域破壞生態環境的養殖方式綜合整治。
五是加強河流湖庫流域綜合治理。組織開展國省考斷面達標整治行動,強化境內灤河流域環境治理;采取入河排污口整治、河道垃圾清理、人工濕地建設等措施,推進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強化陡河、還鄉河控制單元環境治理。強化湖庫水質保護。實施湖庫型水源上游生態修復工程,落實重點湖庫水華預警機制。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禁止侵占濕地等水源涵養生態空間。改善河湖庫生態功能。完善河湖生態水量保障機制,對具備調水條件的河流,按照“誰受益、誰付款”的原則,視水質情況科學進行生態補水,增強水體流動性,加大河流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建設力度,逐步消除主要河流斷流河段,增加河湖庫塘蓄水,恢復河流湖庫生態功能。
六是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治理。優先實施節水行動,統籌推進工業和生活節水。引足用好外調水,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優化配置本地地表水。統籌防洪安全與雨洪利用,推進“以河代庫”行動,通過水庫增苦、河道攔苦、抗塘攔苦、河系連通和優化調度,增加雨洪調蓄能力。嚴格管控地下水開采,嚴格取水許可審批,持續推進機井關停行動,確保應關盡關。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與強度雙控行動,推進農業、工業和城鎮節約集約用水,積極推廣中水回收利用,持續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七是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總氮排放總量控制,涉氮重點行業全部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并實施城市區域內行業總量控制。新建、改建、擴建涉及總氮排放的建設項目,實施總氮排放總量指標減量替代。全面整治入海污染源,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全部清理非法排污口,禁止在二類環境功能區新設入海排污口。強化陸海污染聯防聯控,加強入海河流治理與監管。以灤河口等為重點區域加快實施河口整治修復。推動重點海灣污染整治。加大對海水養殖等造成的海上污染的治理,提升船舶和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和岸線開發管控。統籌岸線、海域、土地利用與管理,加強岸線節約利用和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工作,初步實現海洋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