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召開“2022年上半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廊坊市生態環境局“寓執法于服務”,實行“三罰三不罰”生態環境執法,即對一般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無故意不罰”和“造假必罰、故意必罰、屢犯必罰”,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正常施工前提下督促企業整改到位,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五步執法模式”。廊坊市在生態環境執法創新實施了準確鎖源、展開執法行動、督辦整改查處、公開曝光污染問題、反饋相關情況的“五步執法模式”,在精準鎖源的基礎上,安排現場檢查,較好避免了環境執法的盲目性,建立了“日常不擾、無據不查、一查到底、輕微不罰、屢犯嚴查”的監管模式。
實行正面清單制度。廊坊市每月組織對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進行調整,目前正面清單企業共計894家,對于納入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不開展日常現場執法檢查;對于其他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通過無人機、在線監控、分表計電、遠程執法等“非現場”執法方式開展監督執法,減少對正面清單企業打擾,切實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廊坊市還深入開展進企業、進基層,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的“兩進三送”服務活動。同時,自今年2月份以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清·大幫扶”活動,組織業務技術骨干,對全市8596家污染源動態庫企業逐一開展幫扶,制定幫扶措施,對幫扶活動中發現的能立行立改問題現場指導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簽訂整改承諾書,對涉及其他部門的,幫助企業協調解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廊坊市生態環境局“寓執法于服務” 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廊坊 時間:2022-08-02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召開“2022年上半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廊坊市生態環境局“寓執法于服務”,實行“三罰三不罰”生態環境執法,即對一般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無故意不罰”和“造假必罰、故意必罰、屢犯必罰”,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正常施工前提下督促企業整改到位,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五步執法模式”。廊坊市在生態環境執法創新實施了準確鎖源、展開執法行動、督辦整改查處、公開曝光污染問題、反饋相關情況的“五步執法模式”,在精準鎖源的基礎上,安排現場檢查,較好避免了環境執法的盲目性,建立了“日常不擾、無據不查、一查到底、輕微不罰、屢犯嚴查”的監管模式。
實行正面清單制度。廊坊市每月組織對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進行調整,目前正面清單企業共計894家,對于納入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不開展日常現場執法檢查;對于其他納入正面清單的企業,通過無人機、在線監控、分表計電、遠程執法等“非現場”執法方式開展監督執法,減少對正面清單企業打擾,切實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廊坊市還深入開展進企業、進基層,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的“兩進三送”服務活動。同時,自今年2月份以來,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清·大幫扶”活動,組織業務技術骨干,對全市8596家污染源動態庫企業逐一開展幫扶,制定幫扶措施,對幫扶活動中發現的能立行立改問題現場指導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簽訂整改承諾書,對涉及其他部門的,幫助企業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