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水域寬廣,碧波蕩漾,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有“京津冀最美濕地”“東亞藍寶石”等美譽。
衡水湖風光旖旎,鳥類繁盛。湖水茫茫如錦緞一般亮麗,郁郁蔥蔥的蘆葦和蒲草更是把岸邊、島嶼點綴得生機勃勃,堪稱是大自然巧奪天工之作。水草豐盛、魚蝦成群的理想環境為多種多樣的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地,不僅是大批候鳥南北遷徙時的停歇地,也是眾多珍稀鳥類的繁殖地或越冬地。
衡水湖水質極優,魚翔淺底,可見湖水之清澈,當輕舟駛至,水草飄搖而去,真有柔指劃過足心的愜意。順著湖面望去,湖水似乎在有節律的蠕動,但等你定晴細看,卻是一家子水鳥在湖中捕食,部分水鳥在空中翱翔,好一幅山水畫卷印在水面上,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
不論白天還是清晨,踏入衡水湖,就傳來鳥的鳴叫聲,放眼望去,見幾只密密麻麻的水鳥停留在蘆葦上,嘰嘰喳喳的幾聲,飛到了湖邊的柳枝上。一只只水鳥在眼前飛來走去,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時而舞動,時而跳躍,時而高歌一曲,讓人心情感到無比的舒暢。那一群又一群水鳥,靜觀它的身姿,黑白點綴,紅黃交加,讓人浮想聯翩。水鳥歡叫的聲音更真切,更清越,更喧囂,像溪水嘩嘩的流淌一樣的悅耳,那天籟之音是那樣的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那樣富有生命的質感,那樣散發著持久不衰的張力,真是渾然天成的音樂。我想臨近仔細觀看那些快活的水鳥,又怕驚擾它們,無奈只有在遠一些的地方屏聲靜氣地觀看那些藏身在蘆葦叢中的水鳥。
朦朦朧朧的晨光中,我們站在湖岸上,感覺從未有過的安靜和神秘。清晨的衡水湖,原來如此之靜美。微風在耳邊輕輕吹拂,粼粼波光在湖面上閃爍,婆娑多姿的蘆葦叢中,清晨薄霧中上千只水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壯觀。好一曲大自然和諧的奏鳴曲。衡水湖的水鳥從外形上看,它們除了體型不同外,其羽毛顏色也明顯不同。大多數水鳥主要呈白、黑、黃、藍等顏色,頭頂和枕部兩側,有四根細長羽毛,狀若辮子,全身羽毛灰白黑相間,如著條紋裝。晚上成群棲息于蘆葦叢或高大的樹上。
茫茫水域中,偶爾會驚喜地看到幾只潔白的大天鵝。就因為它們雪白的羽毛,即使摻雜在群鳥中間,也能一眼便識別出來。可能自己知道自己身份高貴,所以它們總是高昂著頭顱,旁若無人地游弋在眾鳥之間。直線飛翔是天鵝的本能,游累了,一躍身,同湖水分離,翱翔空中,那種脫俗的瀟灑,怎么看怎么美麗。
鷺鷥體羽潔白,姿態優雅,纖瘦修長,體態輕盈,枕部有兩根十多厘米長白羽,如一對細辮,迎風飄揚,美麗動人。
背上赤紅,尾巴短粗,飛起來呱呱作響的鳥肯定是傳說中的赤麻鴨了,它們數量最多,喜歡成群成片地游,不時發出呱呱地叫聲。
豆雁從來不單飛,它們結伴在水面上游動,身后拖出端端地“人”字形水痕來。游夠了,半懸空中,半浮在水中,噗嗤噗嗤煽動翅膀,惹得其他水鳥也不安分,紛紛模仿它的樣子活動起來,然后齊刷刷撲棱著飛起來。
曙光漸漸散去,蘆葦叢橘紅色的枝干露出它本來的顏色,與先前的黑形成鮮明的對比。淡淡地霧氣從蘆葦叢中慢慢騰起,白鷺、斑嘴鴨、紅嘴鷗、斑頭雁……穿梭在白霧之間,偶或有幾只撲棱撲棱飛起來,飛得不算高,重又落了下去。那種景色,似乎在哪一次的夢中見過
心中忽而涌出幾句詩詞:江水長流地,山云薄暮時。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林。衡水湖顯然成了飛鳥的天堂。
夕陽西斜,觀看夠了水鳥的足跡,賞足了衡水湖的風光,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遙望衡水湖,一下子仿佛成了快樂的海洋,水鳥叫聲響砌云霄。這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自然生態的美景,一幅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然畫卷,透過這幅畫卷,我們看到了衡水人的淳樸善良,以及對大自然的呵護,看到了人鳥和諧相處,人鳥同樂的情景。為此,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動。
(作者:郝 鵬 推薦地區:衡水)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
春日衡水湖觀鳥行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12-06
衡水湖水域寬廣,碧波蕩漾,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有“京津冀最美濕地”“東亞藍寶石”等美譽。
衡水湖風光旖旎,鳥類繁盛。湖水茫茫如錦緞一般亮麗,郁郁蔥蔥的蘆葦和蒲草更是把岸邊、島嶼點綴得生機勃勃,堪稱是大自然巧奪天工之作。水草豐盛、魚蝦成群的理想環境為多種多樣的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地,不僅是大批候鳥南北遷徙時的停歇地,也是眾多珍稀鳥類的繁殖地或越冬地。
衡水湖水質極優,魚翔淺底,可見湖水之清澈,當輕舟駛至,水草飄搖而去,真有柔指劃過足心的愜意。順著湖面望去,湖水似乎在有節律的蠕動,但等你定晴細看,卻是一家子水鳥在湖中捕食,部分水鳥在空中翱翔,好一幅山水畫卷印在水面上,讓人情不自禁地陶醉。
不論白天還是清晨,踏入衡水湖,就傳來鳥的鳴叫聲,放眼望去,見幾只密密麻麻的水鳥停留在蘆葦上,嘰嘰喳喳的幾聲,飛到了湖邊的柳枝上。一只只水鳥在眼前飛來走去,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時而舞動,時而跳躍,時而高歌一曲,讓人心情感到無比的舒暢。那一群又一群水鳥,靜觀它的身姿,黑白點綴,紅黃交加,讓人浮想聯翩。水鳥歡叫的聲音更真切,更清越,更喧囂,像溪水嘩嘩的流淌一樣的悅耳,那天籟之音是那樣的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那樣富有生命的質感,那樣散發著持久不衰的張力,真是渾然天成的音樂。我想臨近仔細觀看那些快活的水鳥,又怕驚擾它們,無奈只有在遠一些的地方屏聲靜氣地觀看那些藏身在蘆葦叢中的水鳥。
朦朦朧朧的晨光中,我們站在湖岸上,感覺從未有過的安靜和神秘。清晨的衡水湖,原來如此之靜美。微風在耳邊輕輕吹拂,粼粼波光在湖面上閃爍,婆娑多姿的蘆葦叢中,清晨薄霧中上千只水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壯觀。好一曲大自然和諧的奏鳴曲。衡水湖的水鳥從外形上看,它們除了體型不同外,其羽毛顏色也明顯不同。大多數水鳥主要呈白、黑、黃、藍等顏色,頭頂和枕部兩側,有四根細長羽毛,狀若辮子,全身羽毛灰白黑相間,如著條紋裝。晚上成群棲息于蘆葦叢或高大的樹上。
茫茫水域中,偶爾會驚喜地看到幾只潔白的大天鵝。就因為它們雪白的羽毛,即使摻雜在群鳥中間,也能一眼便識別出來。可能自己知道自己身份高貴,所以它們總是高昂著頭顱,旁若無人地游弋在眾鳥之間。直線飛翔是天鵝的本能,游累了,一躍身,同湖水分離,翱翔空中,那種脫俗的瀟灑,怎么看怎么美麗。
鷺鷥體羽潔白,姿態優雅,纖瘦修長,體態輕盈,枕部有兩根十多厘米長白羽,如一對細辮,迎風飄揚,美麗動人。
背上赤紅,尾巴短粗,飛起來呱呱作響的鳥肯定是傳說中的赤麻鴨了,它們數量最多,喜歡成群成片地游,不時發出呱呱地叫聲。
豆雁從來不單飛,它們結伴在水面上游動,身后拖出端端地“人”字形水痕來。游夠了,半懸空中,半浮在水中,噗嗤噗嗤煽動翅膀,惹得其他水鳥也不安分,紛紛模仿它的樣子活動起來,然后齊刷刷撲棱著飛起來。
曙光漸漸散去,蘆葦叢橘紅色的枝干露出它本來的顏色,與先前的黑形成鮮明的對比。淡淡地霧氣從蘆葦叢中慢慢騰起,白鷺、斑嘴鴨、紅嘴鷗、斑頭雁……穿梭在白霧之間,偶或有幾只撲棱撲棱飛起來,飛得不算高,重又落了下去。那種景色,似乎在哪一次的夢中見過
心中忽而涌出幾句詩詞:江水長流地,山云薄暮時。寒花隱亂草,宿鳥擇深林。衡水湖顯然成了飛鳥的天堂。
夕陽西斜,觀看夠了水鳥的足跡,賞足了衡水湖的風光,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遙望衡水湖,一下子仿佛成了快樂的海洋,水鳥叫聲響砌云霄。這時,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自然生態的美景,一幅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然畫卷,透過這幅畫卷,我們看到了衡水人的淳樸善良,以及對大自然的呵護,看到了人鳥和諧相處,人鳥同樂的情景。為此,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和感動。
(作者:郝 鵬 推薦地區:衡水)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