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山水林邊的樓房里。樓房外,樹連著樹,樹連著院外的林。水接著水,三里河水匯入灤河里。林中的鶯兒在黎明時,飛到窗外的樹上鳴叫,清脆、婉轉、響亮,聽得見它的叫聲,卻看不到它的蹤影。小區里沒了雞叫之聲,卻多了鳥鳴之音。喜鵲也在枝頭報喜,那些三三兩兩的麻雀在窗臺上嘰嘰喳喳。鴿子,不在咕嚕,一早就飛上了藍天,飛去遠處覓食。
芳菲四月,人間最美。春到燕山,雁過灤河。三里河兩岸的花,次第開放。
黃色的連翹花,一下子就點亮了你的眼睛。粉紅色的榆葉梅開得正盛,一朵朵,一簇簇,緊湊地長滿枝頭。讓人感受到榆葉梅旺盛的生命力。遠看去,就是一片紅霞落水邊。雪白的梨花剛剛綻放,嫩白色的花瓣在晨風中震顫,讓人心生愛戀。幾樹西府海棠,向陽的枝頭已經開放,紅色花朵嬌艷欲滴,就像是豆蔻少女芳華初現。
魚在水中吞云朵,鶯隱林中喚嬌朋。柳隨春風弄輕影,桃映池水紅半邊。美景隨手可得,我還是要選擇人間最美的風景拍給你,讓你去欣賞,讓你去感悟。芳菲四月,擇人間最美的風景與君共享,讓美永駐你心中。朝陽落日,晨鐘暮鼓,天命耄耋,與君共享人世繁華,與君品人間最美的風景。
婉轉清脆的鳥鳴,驅走夏夜的寂寥。三里河畔,灤河兩岸綠色已應接不暇。白色粉色的薔薇,霎時就興奮了雙眼,用壯觀的花山形容,并不過分,沿河兩岸一路鋪排過去。薔薇葉戴露珠晶瑩剔透,薔薇花香撲鼻隨風彌漫。暴丁香的花在樹頂上綻放,遙望去,如綠葉上飄著幾朵白云。河源頭的芍藥花,在小滿時節已盛開了,用萬紫千紅,形容花色之繁多非常恰當?;ㄩ_花謝花萬朵,萬朵花開花芬芳。
川流不斷的花間游人,隔著竹籬把花拍。天擇,物擇,人擇,在芍藥花開之時遇到一人。源頭河兩岸菖蒲花開,蒲草與蘆葦在風中搖曳,蘆葦叢旁有婦人擇葉,馬蘭花前有女子摘條,若非今年閏二月,此日也該聞粽子飄香了。
三里河曾是污水亂流的臭水溝,經過多年的治理,引清流灤河水至三里河。三里河水清了,在三里河兩岸,建成了帶狀公園,是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若說三里河的變化是小,那么,黃臺山和灤河的巨變則是天翻地覆的。黃臺山的變化是從2003年4月26日開始的,山下挖湖架橋,灤河兩岸修建防洪堤。在原河灘地中堆島,河槽中筑壩蓄水成湖,此工程2006年建設完成。從此生活在灤河兩岸不再受灤河行洪的影響,不但涵養水源,而且對地下水有了很好地補充,也解決了北方重工業城市遷安市缺水的難題。
水的問題解決了,2009年開啟遷安市開始建設黃臺山公園。首先對山上的學校,農場以及山南的小李莊子進行了異地搬遷。然后平整場地,還原山上生態。并在山南池南岸修建軒轅黃帝廣場,建造軒轅黃帝像。在黃臺山頂修建軒轅閣。同時,在隔河對岸的五里山建設石佛寺,兩岸隔河遙相輝映。
2011年5月軒轅閣主體落成,山上、山下園林綠化基本完成。2015年12月25日軒轅黃帝黃帝像落成,2016年3月軒轅閣整體文化布置完成,同年清明時節舉行了盛大的典禮。
至此,耗資巨大的灤河防洪工程及黃臺湖、黃臺山公園等大型工程宣告結束。經歷了千年不變的黃臺山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用變遷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如今的黃臺山、黃臺湖成了遷安市人民養生健身的好去處,京津冀周邊的游客經常光顧此地。
在春意盎然的時節,我踏入這塊富含詩意的土地——山葉口·全國文明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它沉穩地矗立在村口,上面鐫刻著幾個紅色大字:“山葉口·全國文明村”。這便是我在這個世外桃源的初識。
山葉口的山是青翠的,山葉口的石頭是奇特的。山葉口是中國地質公園,以海相地貌聞名。山葉口的樹有好多古木,那些古木都被用圍欄保護了起來。山葉口的路,山前的路是平整的水泥路,上山的路則是被歲月磨礪得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它蜿蜒曲折,通向未知的遠方。我漫步在這條古樸的道路上,感受著每一塊石頭所散發出的歷史與文化氣息。路兩旁,古樹參天,郁郁蔥蔥,仿佛是守護村莊的綠色衛士。
穿過這條青石板路,我來到了村子的中心。那里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井邊,或洗衣,或挑水,或聊天。我坐在井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感受著這個村莊的寧靜與和諧。
村子里的小巷縱橫交錯,宛如迷宮。我在這些狹窄的小巷穿梭,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來到了一個充滿詩意和畫意的世界。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村莊的歷史和故事。
在這里,我遇到了熱情好客的村民們。他們用最純樸的微笑迎接我,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與他們一起分享著這個村莊的美景和美食,一起講述著這個村莊的傳說和故事。
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我看到了文明的種子已經深深植入每個村民的心中。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文明的含義和價值。在這個和諧的村莊里,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
山葉口·全國文明村,一個充滿詩意和畫意的土地。在這里,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感受到了歷史與文化的積淀。這個村莊不僅是一個美麗的畫卷,更是一首動人的詩篇。
我所描摹遷安市的這三處美景,不過是美麗遷安,幸福家園的三處縮影,一支拙筆怎么也不能描繪出美麗遷安建設成果的美好畫卷。勤勞勇敢的七十八萬遷安人民,共建美麗遷安、共享美麗遷安的建設成果。
(作者:楊鳳坡 推薦地區:唐山)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
美麗遷安,幸福家園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12-06
家在山水林邊的樓房里。樓房外,樹連著樹,樹連著院外的林。水接著水,三里河水匯入灤河里。林中的鶯兒在黎明時,飛到窗外的樹上鳴叫,清脆、婉轉、響亮,聽得見它的叫聲,卻看不到它的蹤影。小區里沒了雞叫之聲,卻多了鳥鳴之音。喜鵲也在枝頭報喜,那些三三兩兩的麻雀在窗臺上嘰嘰喳喳。鴿子,不在咕嚕,一早就飛上了藍天,飛去遠處覓食。
芳菲四月,人間最美。春到燕山,雁過灤河。三里河兩岸的花,次第開放。
黃色的連翹花,一下子就點亮了你的眼睛。粉紅色的榆葉梅開得正盛,一朵朵,一簇簇,緊湊地長滿枝頭。讓人感受到榆葉梅旺盛的生命力。遠看去,就是一片紅霞落水邊。雪白的梨花剛剛綻放,嫩白色的花瓣在晨風中震顫,讓人心生愛戀。幾樹西府海棠,向陽的枝頭已經開放,紅色花朵嬌艷欲滴,就像是豆蔻少女芳華初現。
魚在水中吞云朵,鶯隱林中喚嬌朋。柳隨春風弄輕影,桃映池水紅半邊。美景隨手可得,我還是要選擇人間最美的風景拍給你,讓你去欣賞,讓你去感悟。芳菲四月,擇人間最美的風景與君共享,讓美永駐你心中。朝陽落日,晨鐘暮鼓,天命耄耋,與君共享人世繁華,與君品人間最美的風景。
婉轉清脆的鳥鳴,驅走夏夜的寂寥。三里河畔,灤河兩岸綠色已應接不暇。白色粉色的薔薇,霎時就興奮了雙眼,用壯觀的花山形容,并不過分,沿河兩岸一路鋪排過去。薔薇葉戴露珠晶瑩剔透,薔薇花香撲鼻隨風彌漫。暴丁香的花在樹頂上綻放,遙望去,如綠葉上飄著幾朵白云。河源頭的芍藥花,在小滿時節已盛開了,用萬紫千紅,形容花色之繁多非常恰當?;ㄩ_花謝花萬朵,萬朵花開花芬芳。
川流不斷的花間游人,隔著竹籬把花拍。天擇,物擇,人擇,在芍藥花開之時遇到一人。源頭河兩岸菖蒲花開,蒲草與蘆葦在風中搖曳,蘆葦叢旁有婦人擇葉,馬蘭花前有女子摘條,若非今年閏二月,此日也該聞粽子飄香了。
三里河曾是污水亂流的臭水溝,經過多年的治理,引清流灤河水至三里河。三里河水清了,在三里河兩岸,建成了帶狀公園,是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若說三里河的變化是小,那么,黃臺山和灤河的巨變則是天翻地覆的。黃臺山的變化是從2003年4月26日開始的,山下挖湖架橋,灤河兩岸修建防洪堤。在原河灘地中堆島,河槽中筑壩蓄水成湖,此工程2006年建設完成。從此生活在灤河兩岸不再受灤河行洪的影響,不但涵養水源,而且對地下水有了很好地補充,也解決了北方重工業城市遷安市缺水的難題。
水的問題解決了,2009年開啟遷安市開始建設黃臺山公園。首先對山上的學校,農場以及山南的小李莊子進行了異地搬遷。然后平整場地,還原山上生態。并在山南池南岸修建軒轅黃帝廣場,建造軒轅黃帝像。在黃臺山頂修建軒轅閣。同時,在隔河對岸的五里山建設石佛寺,兩岸隔河遙相輝映。
2011年5月軒轅閣主體落成,山上、山下園林綠化基本完成。2015年12月25日軒轅黃帝黃帝像落成,2016年3月軒轅閣整體文化布置完成,同年清明時節舉行了盛大的典禮。
至此,耗資巨大的灤河防洪工程及黃臺湖、黃臺山公園等大型工程宣告結束。經歷了千年不變的黃臺山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用變遷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如今的黃臺山、黃臺湖成了遷安市人民養生健身的好去處,京津冀周邊的游客經常光顧此地。
在春意盎然的時節,我踏入這塊富含詩意的土地——山葉口·全國文明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它沉穩地矗立在村口,上面鐫刻著幾個紅色大字:“山葉口·全國文明村”。這便是我在這個世外桃源的初識。
山葉口的山是青翠的,山葉口的石頭是奇特的。山葉口是中國地質公園,以海相地貌聞名。山葉口的樹有好多古木,那些古木都被用圍欄保護了起來。山葉口的路,山前的路是平整的水泥路,上山的路則是被歲月磨礪得光滑如玉的青石板路。它蜿蜒曲折,通向未知的遠方。我漫步在這條古樸的道路上,感受著每一塊石頭所散發出的歷史與文化氣息。路兩旁,古樹參天,郁郁蔥蔥,仿佛是守護村莊的綠色衛士。
穿過這條青石板路,我來到了村子的中心。那里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井邊,或洗衣,或挑水,或聊天。我坐在井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感受著這個村莊的寧靜與和諧。
村子里的小巷縱橫交錯,宛如迷宮。我在這些狹窄的小巷穿梭,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來到了一個充滿詩意和畫意的世界。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村莊的歷史和故事。
在這里,我遇到了熱情好客的村民們。他們用最純樸的微笑迎接我,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與他們一起分享著這個村莊的美景和美食,一起講述著這個村莊的傳說和故事。
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我看到了文明的種子已經深深植入每個村民的心中。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文明的含義和價值。在這個和諧的村莊里,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
山葉口·全國文明村,一個充滿詩意和畫意的土地。在這里,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感受到了歷史與文化的積淀。這個村莊不僅是一個美麗的畫卷,更是一首動人的詩篇。
我所描摹遷安市的這三處美景,不過是美麗遷安,幸福家園的三處縮影,一支拙筆怎么也不能描繪出美麗遷安建設成果的美好畫卷。勤勞勇敢的七十八萬遷安人民,共建美麗遷安、共享美麗遷安的建設成果。
(作者:楊鳳坡 推薦地區:唐山)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