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一灣清水入畫來

發布日期:2024-12-06 15:33 信息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人們常說,有河的地方就有歷史。那是必然的,河流孕育著生命。水是土地上的萬物之母,自古以來,人們逐水而居,沿河興茂。

處于京冀的省際交匯處——灤平,素有北京北大門之稱。據說縣名還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灤河無患,民得平安,遂得名灤平。灤河和潮河分別穿越縣城的東西兩面,縣城剛好是兩條河的分水嶺。

五月的灤平,生機勃勃,花開正當時,夏有約,花不誤。暖暖的陽光,普照著潮河流域,也沐浴在參加生態采風活動的每一位作家的心上。在這翠樹欲滴、百花爭艷的迷人季節里,承德市作家協會和攝影家協會會員相聚灤平開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生態采風活動,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互動交流,分享所見所聞,此乃一大幸事。

這里是自然與文化交融的宜居天堂。這里有6800多年的人類文明,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山戎文化,有皇家積淀深厚的御道文化。在這里有雄偉壯麗的金山嶺長城,盤踞著古人的智慧和勇氣;有嘆為觀止的白草洼國家森林公園,清澈的湖泊和奇特的山峰相映成趣,精美絕倫;這里的方言甜美純正,這里是普通話標準語音采集地。最主要的是,這里空氣清新怡人,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每一處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和悠遠的故事。

潮河,發源于豐寧閃電河,一路蜿蜒,潤澤兩岸的生靈。它曾穿過山澗,流過鬧市,跨過田野,托舉著藍天白云,裹挾著朝霞落日,披星戴月,奔向遠方。

河流是城市的指紋,順著河流,打開城市如畫美景。

大美濕地

地球上,藍色是水,綠色是陸地。藍色與綠色相遇形成了濕地。它們之于地球有著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濕地是水與大地的擁抱,生命在交互中爆發。

潮河是灤平縣的主要河流之一。潮河自豐寧滿族自治縣前溝門村入灤平縣境,流經虎什哈鎮、付家店鄉、馬營子鄉和巴克什營鎮4個鄉鎮,由古北口入密云水庫,是首都的重要水源之一,年平均供水量約2.2億立方米。境內河流長64.1公里,流域面積1417.9平方公里,有7條一級支流。

每一條河,都是大地生命的血氧供給,潮河也不例外。多年來,潮河成了京津兩地的生命之河。一方碧水,情牽兩地,承德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擔負著“生態涵養、水源支撐”的重大政治使命。

我們一行人來到潮河國家濕地公園。遠離城市喧囂,享受濕地風光的清新與寧靜,感受最原始、最純凈的自然。在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灤平潮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承德市西南部,在北京市密云水庫上游,總面積554.53公頃。該濕地公園是京津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地,是我國燕山北部和冀北山地深山區野生動物重要的分布區之一,特別是每年春秋有大量遷飛候鳥途經此地短暫停歇,也有大量夏候鳥或冬候鳥在此地棲息、繁殖和越冬。

沿著木橋棧道走到河邊,橋下的水面上成片地鋪滿了睡蓮,馬蹄形的葉子與花盞都漂浮于水面,裊裊婷婷錯落有致,葉片底下的水里,一群群的魚兒不停地游動著,看看這,看看那,悠哉,樂哉。

站在岸邊,看著潮河水緩緩地流著,嘩嘩的水聲引來一群群水鳥駐足游玩。這里河暢水清、水草豐盈,野鴨、家鴨結伴浮水,嬉戲覓食,撥畫出圈圈漣漪。遠處的鴛鴦成雙入對,互相陪伴著,欣賞著,讓游客盡情地拍攝著,它們根本就不怕人,時而舒展舒展羽毛,時而抖抖身上的水珠。河岸邊的蘆葦隨風傾斜晃動,一叢叢,一片片,連綿起伏,茂密蔥綠。清澈的河流蜿蜒地盤踞在一座座青山腳下,也延伸向大地的遠方,好一幅碧水抱千翠,綠野仙蹤圖。

城市的喧囂沉溺在濕地的靜謐中,就連遠道而來的潮河也壓低了嗓音,靜靜地流淌。就讓潮河靜靜地流吧,自然,放松,一路向前,一路滋養著沿岸的土地。

蒼鷺歸來

“哇!好大的鳥!”一只大鳥飛過頭頂。尖叫聲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抬頭望向了天空,好像在童話王國里見過。瞬間緩過神來,趕緊掏出手機追趕,一定要把這龐然大物收進自己的屏幕。

遠處山巒連綿,無限曠遠,似一層層水墨畫,越遠越淡,在薄霧中朦朧了大鳥的龐大身軀。

“這是蒼鷺。”一位當地老農走來向我們介紹道。他叫王印閣,是承德市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北店子村人,目前任潮河北店子村的巡河員。蒼鷺是一種大型水禽,身高近一米,背部呈灰色,頭頂有兩條黑色羽毛。黑白灰三色羽毛讓它看起來像是穿著一襲輕紗的鶴發道人。這一圖景是灤平縣潮河流域生態保護候鳥成效的縮影。近年來,當地積極封山育林,恢復濕地,保護鷺鳥棲息空間。隨著當地生態環境的日益向好和當地村民們的悉心呵護,這里已經成為許多珍稀鳥類生存和繁衍的基地。

逐水而居,擇河而棲。不光人類如此選擇,動植物亦如此。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這里結構完整的生態系統,水色景觀獨特的環境,天然的綠色濕地,造就了這里生物物種多樣性和珍稀動植物多居的生態走向。

王印閣說,這里經過持續地治污、清淤、綠化等工作,河水清了,魚多了,環境美了,經常有黑鸛、蒼鷺、綠頭鴨等珍禽出現,還看見大批尊貴的天外來客白鷺在此駐足。剛剛飛過頭頂的蒼鷺就棲息在對面的懸崖之上,足足有二十幾只,常年在那里筑巢棲息、繁衍后代。順著王印閣手指的方向,同行的參觀人員目光聚集到了觀鳥臺對面的懸崖峭壁之上。

王印閣說出了蒼鷺棲息該村的奧秘,把巢穴搭建在峭壁山崖上,人類不容易攀登上去,安全最主要。其次茂密的樹林提供了棲居的環境,肥沃的灘涂為它們送上小魚小蝦和昆蟲等豐美的食物,所以這可能就是蒼鷺選擇家園的條件因素。在濕地公園展廳里,展示著蒼鷺棲息地的照片。幾株高大的松柏樹赫然在目,樹頂上有十幾個鳥窩,一只只蒼鷺或佇立昂首,或自由地在高枝上游走,任微風梳理它們美麗的羽毛,別有一番仙姿神態,看著便覺得高貴,仙氣飄飄,甚是令人羨慕。

在灤平還發現了黑嘴鷗,是全世界不足一萬只的珍稀水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世界瀕危物種。成鳥戴“黑帽”,墨綠色的嘴巴,渾身玉羽銀翎,在陽光下,如同盛開的黑蕊白朵花兒一般漂亮。它對環境的要求甚高,能來潮河流域,說明潮河流域已經達到了黑嘴鷗的生存條件。

2022年3月23日,灤平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在灤平潮河西紅旗大河北段,一次拍到7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號稱“鳥中大熊貓”,并在濕地公園筑巢育雛鳥。這是全域生態環境向好的充分體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來此停留、覓食、棲息和繁衍。

濕地是大氣空調機。它可以影響小氣候,一方面使濕地地區的氣溫變幅小,有利于改善惡劣氣候;另一方面濕地積水面積大,可增加大氣濕度,調解降水。濕地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許多濕地的特征植物,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隨著生態環境日益優良,蒼鷺、野鴨、灰鶴、鴛鴦等野生動物紛紛回歸,河內魚類數量品種明顯增多,實現了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人類和鳥類的溝通,一定蘊含著許多看不見的密碼。躲避人類是所有野生動物的本能和祖先記憶,人類是生態系統的核心物種。但和諧共生,需要人類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讓出一些空間。

如今的潮河變得安靜起來,實現了華麗轉身,蛻變成一條景觀河、生態河。這里河暢水清,岸凈景美,河岸兩側棧道、護欄、觀景臺等設施一應俱全。每年夏季,一片綠意盎然,荷花盛開,野禽戲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更加動人。

河水哼唱著遠古的歌謠,與卵石輕盈起舞,推開層層沉淀的往事,感動著河畔那一叢叢蘆葦。就在這河水的低吟淺唱中,誰能想到這座城市的河流發生過脫胎換骨的質變

筑巢引鳳

當你踏入潮河濕地公園,聆聽著清脆的鳥鳴,感受著徐徐清風,欣賞著魚翔淺底,藍天白云,清風明月,小橋流水,樹木、草灘交相輝映,頓感世間萬物皆有生命,此刻,它們正與潮河流域的人們和諧相處,同融共生。

濕地,溫潤如玉。它是水體過濾器,能夠吸附水體中的重金屬和有害成分,并過濾、分解、凈化污染物。人類排放的農業面源污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可以經過濕地的自凈功能,被分解為無害的物質。它是大自然的蓄水池和儲藏間,作為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被形象地稱作“地球之腎”“生物超市”和“物種基因庫”,還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是動植物的天堂,鳥類理想的落腳地。

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保人開啟了潮河流域保衛戰。

王印閣是潮河濕地生態保護人,通過了解得知,從前人們缺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灤平縣域內的潮河存在著水土流失、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2016年,灤平縣與北京聯合開展潮河流域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項目,重點在付家店滿族鄉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先后實施了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

經過多年的努力,該治理項目不僅改善了京北地區生態環境,減少了潮河流域洪澇、旱災等自然災害,還讓付家店滿族鄉擁有了山清水秀、田疇沃野的如畫風景。水土環境得到了改善,為候鳥提供了棲息地和充足的食物,筑巢引鳳引來了大批蒼鷺、天鵝等珍稀鳥類來此棲息。

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來之不易,生態治理人各負其責,嚴防死守,安排沿河各村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結合防汛工作一起落實,確保全河域有人巡護、有人管理、有人負責。他們牢固扛起“水源涵養、生態支撐”的政治責任,精準施策、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推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全方位改善提升,入京水質持續保持在Ⅱ類并穩定向好。

暢想未來

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沒有濕地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只有盡最大努力保護好濕地生態系統,人類才能安全地在地球家園里繁衍生息。

濕地,滋養著地球上的萬千生靈,是生命的搖籃,是鳥類的樂園,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也是我們人類淡水和食物的重要來源。如果濕地受到傷害,無數的生命將失去生存的家園。我們的認識和行動不僅關乎濕地,更關乎我們自己,保護和修復濕地,不僅是守護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更是守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人與濕地,生命交織。濕地不僅為人類提供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減緩氣候變化,同時還提供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呼吁全社會愛護濕地、參與濕地保護修復,從1997年起,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把每年的2月2日設立為世界濕地日,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潮河流域在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水資源利用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在吸塵防沙、美化環境、增加空氣濕潤度和補充氧氣方面也起到了難能可貴的效果。為記錄潮河流域沿河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展示潮河流域生態保護成果,對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起到更好的宣傳和教育作用,承德市生態環境局與承德市文聯聯合開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生態采風活動,走進潮河流域沿河點位,了解各地推動潮河流域生態保護重大國家戰略、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和沿河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兩山”實踐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講述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故事。通過廣泛地接觸和深入地觀察,尋找創作靈感,思古探今,思緒萬千。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桿,書寫生態文明的優美文章,傳遞生態文學的獨特魅力,共同構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樣貌。

珍愛濕地,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走進濕地、認識濕地、保護濕地,擴大濕地,讓濕地的水更清、草更綠。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愛護腎臟一樣愛護濕地生態。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問“京”哪得清如許,潮河傾盡一片心。潮河濕地建設生態長廊,筑起綠色屏障,將持續為京都涵水源,阻沙源,打造美麗生態后花園。

(作者:李冬俠 推薦地區: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


二等獎

人們常說,有河的地方就有歷史。那是必然的,河流孕育著生命。水是土地上的萬物之母,自古以來,人們逐水而居,沿河興茂。

處于京冀的省際交匯處——灤平,素有北京北大門之稱。據說縣名還是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灤河無患,民得平安,遂得名灤平。灤河和潮河分別穿越縣城的東西兩面,縣城剛好是兩條河的分水嶺。

五月的灤平,生機勃勃,花開正當時,夏有約,花不誤。暖暖的陽光,普照著潮河流域,也沐浴在參加生態采風活動的每一位作家的心上。在這翠樹欲滴、百花爭艷的迷人季節里,承德市作家協會和攝影家協會會員相聚灤平開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生態采風活動,親近自然,感受自然,互動交流,分享所見所聞,此乃一大幸事。

這里是自然與文化交融的宜居天堂。這里有6800多年的人類文明,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山戎文化,有皇家積淀深厚的御道文化。在這里有雄偉壯麗的金山嶺長城,盤踞著古人的智慧和勇氣;有嘆為觀止的白草洼國家森林公園,清澈的湖泊和奇特的山峰相映成趣,精美絕倫;這里的方言甜美純正,這里是普通話標準語音采集地。最主要的是,這里空氣清新怡人,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每一處都有其獨特的風景和悠遠的故事。

潮河,發源于豐寧閃電河,一路蜿蜒,潤澤兩岸的生靈。它曾穿過山澗,流過鬧市,跨過田野,托舉著藍天白云,裹挾著朝霞落日,披星戴月,奔向遠方。

河流是城市的指紋,順著河流,打開城市如畫美景。

大美濕地

地球上,藍色是水,綠色是陸地。藍色與綠色相遇形成了濕地。它們之于地球有著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濕地是水與大地的擁抱,生命在交互中爆發。

潮河是灤平縣的主要河流之一。潮河自豐寧滿族自治縣前溝門村入灤平縣境,流經虎什哈鎮、付家店鄉、馬營子鄉和巴克什營鎮4個鄉鎮,由古北口入密云水庫,是首都的重要水源之一,年平均供水量約2.2億立方米。境內河流長64.1公里,流域面積1417.9平方公里,有7條一級支流。

每一條河,都是大地生命的血氧供給,潮河也不例外。多年來,潮河成了京津兩地的生命之河。一方碧水,情牽兩地,承德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擔負著“生態涵養、水源支撐”的重大政治使命。

我們一行人來到潮河國家濕地公園。遠離城市喧囂,享受濕地風光的清新與寧靜,感受最原始、最純凈的自然。在這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灤平潮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承德市西南部,在北京市密云水庫上游,總面積554.53公頃。該濕地公園是京津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地,是我國燕山北部和冀北山地深山區野生動物重要的分布區之一,特別是每年春秋有大量遷飛候鳥途經此地短暫停歇,也有大量夏候鳥或冬候鳥在此地棲息、繁殖和越冬。

沿著木橋棧道走到河邊,橋下的水面上成片地鋪滿了睡蓮,馬蹄形的葉子與花盞都漂浮于水面,裊裊婷婷錯落有致,葉片底下的水里,一群群的魚兒不停地游動著,看看這,看看那,悠哉,樂哉。

站在岸邊,看著潮河水緩緩地流著,嘩嘩的水聲引來一群群水鳥駐足游玩。這里河暢水清、水草豐盈,野鴨、家鴨結伴浮水,嬉戲覓食,撥畫出圈圈漣漪。遠處的鴛鴦成雙入對,互相陪伴著,欣賞著,讓游客盡情地拍攝著,它們根本就不怕人,時而舒展舒展羽毛,時而抖抖身上的水珠。河岸邊的蘆葦隨風傾斜晃動,一叢叢,一片片,連綿起伏,茂密蔥綠。清澈的河流蜿蜒地盤踞在一座座青山腳下,也延伸向大地的遠方,好一幅碧水抱千翠,綠野仙蹤圖。

城市的喧囂沉溺在濕地的靜謐中,就連遠道而來的潮河也壓低了嗓音,靜靜地流淌。就讓潮河靜靜地流吧,自然,放松,一路向前,一路滋養著沿岸的土地。

蒼鷺歸來

“哇!好大的鳥!”一只大鳥飛過頭頂。尖叫聲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抬頭望向了天空,好像在童話王國里見過。瞬間緩過神來,趕緊掏出手機追趕,一定要把這龐然大物收進自己的屏幕。

遠處山巒連綿,無限曠遠,似一層層水墨畫,越遠越淡,在薄霧中朦朧了大鳥的龐大身軀。

“這是蒼鷺。”一位當地老農走來向我們介紹道。他叫王印閣,是承德市灤平縣付家店滿族鄉北店子村人,目前任潮河北店子村的巡河員。蒼鷺是一種大型水禽,身高近一米,背部呈灰色,頭頂有兩條黑色羽毛。黑白灰三色羽毛讓它看起來像是穿著一襲輕紗的鶴發道人。這一圖景是灤平縣潮河流域生態保護候鳥成效的縮影。近年來,當地積極封山育林,恢復濕地,保護鷺鳥棲息空間。隨著當地生態環境的日益向好和當地村民們的悉心呵護,這里已經成為許多珍稀鳥類生存和繁衍的基地。

逐水而居,擇河而棲。不光人類如此選擇,動植物亦如此。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了這里結構完整的生態系統,水色景觀獨特的環境,天然的綠色濕地,造就了這里生物物種多樣性和珍稀動植物多居的生態走向。

王印閣說,這里經過持續地治污、清淤、綠化等工作,河水清了,魚多了,環境美了,經常有黑鸛、蒼鷺、綠頭鴨等珍禽出現,還看見大批尊貴的天外來客白鷺在此駐足。剛剛飛過頭頂的蒼鷺就棲息在對面的懸崖之上,足足有二十幾只,常年在那里筑巢棲息、繁衍后代。順著王印閣手指的方向,同行的參觀人員目光聚集到了觀鳥臺對面的懸崖峭壁之上。

王印閣說出了蒼鷺棲息該村的奧秘,把巢穴搭建在峭壁山崖上,人類不容易攀登上去,安全最主要。其次茂密的樹林提供了棲居的環境,肥沃的灘涂為它們送上小魚小蝦和昆蟲等豐美的食物,所以這可能就是蒼鷺選擇家園的條件因素。在濕地公園展廳里,展示著蒼鷺棲息地的照片。幾株高大的松柏樹赫然在目,樹頂上有十幾個鳥窩,一只只蒼鷺或佇立昂首,或自由地在高枝上游走,任微風梳理它們美麗的羽毛,別有一番仙姿神態,看著便覺得高貴,仙氣飄飄,甚是令人羨慕。

在灤平還發現了黑嘴鷗,是全世界不足一萬只的珍稀水鳥,國家二級保護鳥類,世界瀕危物種。成鳥戴“黑帽”,墨綠色的嘴巴,渾身玉羽銀翎,在陽光下,如同盛開的黑蕊白朵花兒一般漂亮。它對環境的要求甚高,能來潮河流域,說明潮河流域已經達到了黑嘴鷗的生存條件。

2022年3月23日,灤平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在灤平潮河西紅旗大河北段,一次拍到7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號稱“鳥中大熊貓”,并在濕地公園筑巢育雛鳥。這是全域生態環境向好的充分體現,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了大量珍稀鳥類來此停留、覓食、棲息和繁衍。

濕地是大氣空調機。它可以影響小氣候,一方面使濕地地區的氣溫變幅小,有利于改善惡劣氣候;另一方面濕地積水面積大,可增加大氣濕度,調解降水。濕地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許多濕地的特征植物,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隨著生態環境日益優良,蒼鷺、野鴨、灰鶴、鴛鴦等野生動物紛紛回歸,河內魚類數量品種明顯增多,實現了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人類和鳥類的溝通,一定蘊含著許多看不見的密碼。躲避人類是所有野生動物的本能和祖先記憶,人類是生態系統的核心物種。但和諧共生,需要人類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讓出一些空間。

如今的潮河變得安靜起來,實現了華麗轉身,蛻變成一條景觀河、生態河。這里河暢水清,岸凈景美,河岸兩側棧道、護欄、觀景臺等設施一應俱全。每年夏季,一片綠意盎然,荷花盛開,野禽戲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更加動人。

河水哼唱著遠古的歌謠,與卵石輕盈起舞,推開層層沉淀的往事,感動著河畔那一叢叢蘆葦。就在這河水的低吟淺唱中,誰能想到這座城市的河流發生過脫胎換骨的質變

筑巢引鳳

當你踏入潮河濕地公園,聆聽著清脆的鳥鳴,感受著徐徐清風,欣賞著魚翔淺底,藍天白云,清風明月,小橋流水,樹木、草灘交相輝映,頓感世間萬物皆有生命,此刻,它們正與潮河流域的人們和諧相處,同融共生。

濕地,溫潤如玉。它是水體過濾器,能夠吸附水體中的重金屬和有害成分,并過濾、分解、凈化污染物。人類排放的農業面源污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可以經過濕地的自凈功能,被分解為無害的物質。它是大自然的蓄水池和儲藏間,作為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被形象地稱作“地球之腎”“生物超市”和“物種基因庫”,還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是動植物的天堂,鳥類理想的落腳地。

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保人開啟了潮河流域保衛戰。

王印閣是潮河濕地生態保護人,通過了解得知,從前人們缺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灤平縣域內的潮河存在著水土流失、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2016年,灤平縣與北京聯合開展潮河流域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項目,重點在付家店滿族鄉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先后實施了生態修復、水環境綜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

經過多年的努力,該治理項目不僅改善了京北地區生態環境,減少了潮河流域洪澇、旱災等自然災害,還讓付家店滿族鄉擁有了山清水秀、田疇沃野的如畫風景。水土環境得到了改善,為候鳥提供了棲息地和充足的食物,筑巢引鳳引來了大批蒼鷺、天鵝等珍稀鳥類來此棲息。

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來之不易,生態治理人各負其責,嚴防死守,安排沿河各村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結合防汛工作一起落實,確保全河域有人巡護、有人管理、有人負責。他們牢固扛起“水源涵養、生態支撐”的政治責任,精準施策、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推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全方位改善提升,入京水質持續保持在Ⅱ類并穩定向好。

暢想未來

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沒有濕地就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只有盡最大努力保護好濕地生態系統,人類才能安全地在地球家園里繁衍生息。

濕地,滋養著地球上的萬千生靈,是生命的搖籃,是鳥類的樂園,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也是我們人類淡水和食物的重要來源。如果濕地受到傷害,無數的生命將失去生存的家園。我們的認識和行動不僅關乎濕地,更關乎我們自己,保護和修復濕地,不僅是守護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更是守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人與濕地,生命交織。濕地不僅為人類提供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減緩氣候變化,同時還提供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呼吁全社會愛護濕地、參與濕地保護修復,從1997年起,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把每年的2月2日設立為世界濕地日,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潮河流域在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水資源利用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在吸塵防沙、美化環境、增加空氣濕潤度和補充氧氣方面也起到了難能可貴的效果。為記錄潮河流域沿河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展示潮河流域生態保護成果,對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起到更好的宣傳和教育作用,承德市生態環境局與承德市文聯聯合開展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生態采風活動,走進潮河流域沿河點位,了解各地推動潮河流域生態保護重大國家戰略、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和沿河地區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兩山”實踐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講述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故事。通過廣泛地接觸和深入地觀察,尋找創作靈感,思古探今,思緒萬千。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桿,書寫生態文明的優美文章,傳遞生態文學的獨特魅力,共同構筑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生動樣貌。

珍愛濕地,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走進濕地、認識濕地、保護濕地,擴大濕地,讓濕地的水更清、草更綠。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要像愛護腎臟一樣愛護濕地生態。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問“京”哪得清如許,潮河傾盡一片心。潮河濕地建設生態長廊,筑起綠色屏障,將持續為京都涵水源,阻沙源,打造美麗生態后花園。

(作者:李冬俠 推薦地區: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