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只是想通過一個人講述一條河的故事。——題記
那個時候,他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和同齡的其他孩子沒什么兩樣。
村子在長城腳下,不遠(yuǎn)處就是一條河,人們叫它潮河。潮河的水如果不趕上發(fā)洪水還是很清的,可以看見里面游來游去的魚兒,有鯉魚、鯽魚等。他是自小在潮河里泡大的,少不了常去河里抓魚,那時候的人不大釣魚,用一個竹簸箕朝河里只那么一撮,端出來便是滿滿的活蹦亂跳,用柳條串成串晾干,過過油,甭提多好吃了。吃不了的就找根竿子掛在公路邊上,過往的司機一招手,魚遞進去,錢遞出來,家里的零花就有著落了。
當(dāng)然,這大多是大人們操心的事兒。像他這么大的孩子除了幫忙抓抓魚,更多的是在河里尋找自己的樂子。
開春的時候,夜里躺在炕上會聽見“咔嚓”“咔嚓”的響聲,潮河水化冰了。過不了多久,開裂的冰塊開始緩緩移動,兩岸草青樹綠,護佑著一河清水向遠(yuǎn)方流去。
河面上來了許多鳥,各種各樣,不知從哪飛來的,叫不上名字。他只知道一種叫“野鴨子”的,雜灰色,草窠里做窩,成群結(jié)隊地鳧在水面上。其他小伙伴們都喜歡去草叢里攆鴨子,鴨子很少攆上,窩里的鳥蛋卻遭了殃。可他不喜歡,他常常一個人坐在岸邊高處呆看著這潮河上的精靈,一坐就忘記了時間。久而久之他可以分辨出雌雄來,公鴨綠腦袋,母鴨灰腦袋。還有一種長腿的“河溜子”,不善飛善跑,一般人根本攆不上。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一只“河溜子”歪倒在草窩里,走近一看原來是腿折了。他把它帶回家,用布條把腿纏上,拿來棒子面餑餑碾碎了塞進它的嘴里,可它根本不吃。他又去河里撈來小魚喂也不吃,沒過兩天這只“河溜子”就咽氣了。他非常傷心,決定把它葬在潮河邊上,他覺得它應(yīng)該屬于那里……
農(nóng)村的夏天炎熱而漫長。孩子們喜歡背著爹媽整日地泡在河水里,嬉鬧的聲音即使到了微冷的秋天還蕩漾在兩岸晃動的楊樹梢上,驚走穿行于繁枝密葉間的鳥兒,把美妙的禽音丟給這群赤裸奔跑的孩子們。他和小伙伴們站在岸邊的高處,甩掉衣服,繃直身體,緊閉雙眼,“撲通、撲通”扎進水中,然后從河底搬起一塊石頭站起來高高舉過頭頂,像舉起一面面勝利的旗幟。草叢中有的是螞蚱,一只,兩只,串在草梗上,活蹦亂跳的。這是雞的美食,雞吃得好,蛋就多,賣的錢就多……
1976年夏天,潮河發(fā)了一場大水,渾濁的水浪將岸邊掏空,一棵棵十來米高的楊樹順?biāo)撸珔s保全了不遠(yuǎn)處的村子。洪水過后的入秋時節(jié),村里男女老少一齊出動,補栽了楊樹,沒過兩三年楊樹又連成片了。隨著楊樹一天天長粗長高,他和他的伙伴們也一天天長大了。不過,這些年來他有一個習(xí)慣一直沒變,就是一有空就喜歡坐在潮河邊的高處,長久地凝視著流淌不停的河水。他喜歡這樣,說不出為什么。
二十幾歲的他和其他伙伴們一樣娶了媳婦成了家。村子人口多了,房子蓋得也離河邊越來越近。當(dāng)時沿河上下的村子都鼓動種水稻,人們開稻池,挖水渠引潮河水灌溉,種出的稻米晶瑩剔透,很有筋道。提起潮河川的大米遠(yuǎn)近聞名,人人都豎大拇指。從此以后,人們告別了上頓棒子面、下頓棒子粥的日子。不過他慢慢發(fā)現(xiàn)這些年老天爺似乎不咋下大雨了,再加上稻池灌溉,潮河的水在漸漸變淺變細(xì)。想當(dāng)年即使到了冬天潮河的水也是不會完全封凍的,他和伙伴們滑冰都要揀靠近河邊的地方,河中間是萬萬不敢去的。哪怕遇到寒冷的年份河的表面完全結(jié)冰了,你趴在冰上還可以聽到下面汩汩的流水聲……潮河,是一條四季流淌永不停止的母親河,滋養(yǎng)了上下游四里八鄉(xiāng)的土地和人口,見證著滄桑的歲月變遷。可如今……他有時手里端著白米飯,感覺沒有原來那么香了。
90年代末期的時候,潮河邊上陸續(xù)建起了一些工廠。建工廠需要大量的沙子,許多人便去潮河里篩沙子,據(jù)說很掙錢,比種莊稼強多了。特別是到了枯水期,河床上就會出現(xiàn)了許多挖沙的人,甚至有大型的采砂機器在作業(yè)。人們像一個個執(zhí)著而辛苦的淘金者,努力地淘著自己的生活。他沒有加入挖沙的人群,他不想這樣做,只是依舊有空的時候去河邊轉(zhuǎn)轉(zhuǎn),然后坐在岸邊的高地上凝望著這條已經(jīng)有點變了模樣的河流。河里的魚是越來越少了,野鴨子也越來越少了,岸邊的楊樹還在,長得很高大,只是變得稀疏了,河里窄細(xì)的水流似乎告訴人們再也不必?fù)?dān)心有什么大洪水了。村里每當(dāng)有老人過世,人們就伐一兩棵大楊樹做棺材,村里的干部們也都默許,讓這種做法漸漸成了一種風(fēng)氣。
有一天,他在河邊干活,一群光屁股的孩子歡叫著從身邊跑過,撲騰騰跳進了河里。看著這群無憂無慮的孩子們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也是這么無憂無慮,也是這么……突然,遠(yuǎn)處傳來哭救的聲音,他緊步跑過去,衣服也來不及脫就跳進了水里。可是已經(jīng)晚了,一個孩子游進了挖沙的暗坑里……他把孩子抱到岸上時已經(jīng)沒氣了……孩子的父親領(lǐng)著幾個人到河邊砍下一棵楊樹做成棺材,埋葬了這個十幾歲的孩子,然后繼續(xù)挖著他們的沙子。
這之后他很少去河邊溜達(dá)了,實在坐不住就到村后的山上,遠(yuǎn)遠(yuǎn)地張望著這條千瘡百孔的河流,本就不太愛說話的他變得越發(fā)沉默寡言了。
2000年后的一段時期都流行賣地,村里的不少土地也被賣給了企業(yè),蓋了工廠。地越來越少了,他便去了一個廠子打工。廠子離村子不太遠(yuǎn),生產(chǎn)什么東西說不準(zhǔn),聽說要出口的,有人說人家外國人不產(chǎn)這個,污染大。他第一天進到廠里就聞到一種怪怪的味道,讓人不舒服。工人倒不少,有百十來號人,都戴著口罩干活。廠里不時有人辭職,也不斷有新工人進來。他在這個工廠干了大概三四個月的光景,實在是受不了那種味道,最后還是辭職回家了。
回家待了一陣子后,他打算到潮河邊走走,已經(jīng)有一陣子沒去了。雖然心里有些準(zhǔn)備,但眼前的樣子還是讓他感到很意外。水越來越少,有的地方已經(jīng)裸露出了石頭,像啃噬后剩下的動物森森的骨架。大大小小的沙坑遍布河灘,有的旱灘被村民開墾成了莊稼地,這一塊那一塊地圈起來,岸邊傾倒著一堆堆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許多各色的塑料袋泡在水里。那些楊樹還在,只是更加稀疏,無言地凝視著這條傷痕累累的河流……他沿著河邊向前走,發(fā)現(xiàn)有一根水泥管子從邊壩里伸向河道,管口流著渾濁惡臭的臟水。他繼續(xù)往前走,發(fā)現(xiàn)走不上一里遠(yuǎn)竟然就有十多根這樣流著臭水的管子,其中有一根就是他打工的那家工廠的……他沒法再看下去,心情極其沉重地離開了。
他終于真真正正地大病了一場,一個多月才緩過勁來。此后他變得愛看電視,而且專揀央視新聞和本縣的節(jié)目看。從新聞報道中他漸漸感到國家對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重視了。終于有一天,村里挖沙的人不再挖沙了,河道里出現(xiàn)了幾臺推土機,轟隆隆地響了好幾天后,沙坑全部被填平了,岸邊的垃圾也被陸續(xù)清走,所有的排污管子都不見了,一些工廠也接二連三地搬走了。河道上修了幾道透水壩,這樣水面寬敞了許多,也漸漸清澈,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面亮晶晶的大鏡子。看著這些變化,他甭提有多高興了,每天都要去潮河邊上走一走,瞧一瞧。
潮河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景色越來越美。兩岸進行了綠化,栽植了許多楊柳和果樹,修建了廊橋,種下了荷花。景致美了,來的人也就多了。有的人家辦起了農(nóng)家院,主打菜就是潮河里的魚,這樣收入增加了,日子也就越來越好了。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啊!最近又聽說要建什么國家濕地公園,看來以后的日子還真是很值得期待呢。
他最近心情很好,每天都去潮河邊走走,感覺是越來越有看頭了。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水面上有幾個浮動的小黑點,走近一看,是幾只野鴨子,他數(shù)了一下,有四只,兩只公鴨兩只母鴨。四只野鴨子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來游去,好不自在。他有些激動,像遇到了久違的朋友一樣快步走了過去。野鴨子很警惕,看見有人走來,撲棱著翅膀打著旋飛走了。他看著漸漸消失的野鴨子有些懊悔自己的魯莾,不過他相信,這些精靈肯定還會飛回來的。不久,縣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人來了,他們說這野鴨子叫綠頭鴨,受國家保護呢。他觸動很大,決定自己要為這些野鴨子、為這條河做點什么。
終于,他成了一名巡河員,一個看護潮河的人。春天到來的時候,冰面化裂,他要檢查和記錄具體情況,立警示牌并提醒過往的行人。候鳥飛來時,他要觀察和記錄鳥的種類和數(shù)量,甚至進行投喂并阻止人們驚擾群鳥的生活。夏天到來的時候,他要時時關(guān)注天氣預(yù)報,及時發(fā)現(xiàn)和上報雨水對堤壩的影響。特別是暑假期間,學(xué)生常來河里洗澡,他也要操心。秋天他要趁著水量的減少檢查并修理一些人工景觀設(shè)施并為入冬做好準(zhǔn)備。冬天到了,水面還沒有凍嚴(yán)實有些人就走上凍面,他要及時去制止這種危險行為。他已經(jīng)六十出頭,每天挎?zhèn)€水壺早出晚歸,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其實這里面的好多工作是他自己加進去的。他覺得自己的“官”不大,但做的事情不簡單,意義也不簡單。
近幾年由于政府重視,投入增加,包括像他這樣許許多多的巡河員的付出,潮河的面貌煥然一新。河水清澈,水質(zhì)優(yōu)良,水量全年穩(wěn)定,徹底告別了斷流的現(xiàn)象。水里魚類品種豐富,有鯉、草、鰱、鯽、鯰等多個品種。回歸的鳥類也很多,有蒼鷺、野鴨、灰鶴、鴛鴦等。有時候幾百只野鴨子在潮河上空回旋飛翔,場面蔚為壯觀。潮河正以其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特別是大量野生鳥類的回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游玩觀賞。
他心心念念的那個水清、物饒、景美的潮河又回來了。
(作者:周海潮 推薦地區(qū):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
看河人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12-06
其實我只是想通過一個人講述一條河的故事。——題記
那個時候,他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和同齡的其他孩子沒什么兩樣。
村子在長城腳下,不遠(yuǎn)處就是一條河,人們叫它潮河。潮河的水如果不趕上發(fā)洪水還是很清的,可以看見里面游來游去的魚兒,有鯉魚、鯽魚等。他是自小在潮河里泡大的,少不了常去河里抓魚,那時候的人不大釣魚,用一個竹簸箕朝河里只那么一撮,端出來便是滿滿的活蹦亂跳,用柳條串成串晾干,過過油,甭提多好吃了。吃不了的就找根竿子掛在公路邊上,過往的司機一招手,魚遞進去,錢遞出來,家里的零花就有著落了。
當(dāng)然,這大多是大人們操心的事兒。像他這么大的孩子除了幫忙抓抓魚,更多的是在河里尋找自己的樂子。
開春的時候,夜里躺在炕上會聽見“咔嚓”“咔嚓”的響聲,潮河水化冰了。過不了多久,開裂的冰塊開始緩緩移動,兩岸草青樹綠,護佑著一河清水向遠(yuǎn)方流去。
河面上來了許多鳥,各種各樣,不知從哪飛來的,叫不上名字。他只知道一種叫“野鴨子”的,雜灰色,草窠里做窩,成群結(jié)隊地鳧在水面上。其他小伙伴們都喜歡去草叢里攆鴨子,鴨子很少攆上,窩里的鳥蛋卻遭了殃。可他不喜歡,他常常一個人坐在岸邊高處呆看著這潮河上的精靈,一坐就忘記了時間。久而久之他可以分辨出雌雄來,公鴨綠腦袋,母鴨灰腦袋。還有一種長腿的“河溜子”,不善飛善跑,一般人根本攆不上。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一只“河溜子”歪倒在草窩里,走近一看原來是腿折了。他把它帶回家,用布條把腿纏上,拿來棒子面餑餑碾碎了塞進它的嘴里,可它根本不吃。他又去河里撈來小魚喂也不吃,沒過兩天這只“河溜子”就咽氣了。他非常傷心,決定把它葬在潮河邊上,他覺得它應(yīng)該屬于那里……
農(nóng)村的夏天炎熱而漫長。孩子們喜歡背著爹媽整日地泡在河水里,嬉鬧的聲音即使到了微冷的秋天還蕩漾在兩岸晃動的楊樹梢上,驚走穿行于繁枝密葉間的鳥兒,把美妙的禽音丟給這群赤裸奔跑的孩子們。他和小伙伴們站在岸邊的高處,甩掉衣服,繃直身體,緊閉雙眼,“撲通、撲通”扎進水中,然后從河底搬起一塊石頭站起來高高舉過頭頂,像舉起一面面勝利的旗幟。草叢中有的是螞蚱,一只,兩只,串在草梗上,活蹦亂跳的。這是雞的美食,雞吃得好,蛋就多,賣的錢就多……
1976年夏天,潮河發(fā)了一場大水,渾濁的水浪將岸邊掏空,一棵棵十來米高的楊樹順?biāo)撸珔s保全了不遠(yuǎn)處的村子。洪水過后的入秋時節(jié),村里男女老少一齊出動,補栽了楊樹,沒過兩三年楊樹又連成片了。隨著楊樹一天天長粗長高,他和他的伙伴們也一天天長大了。不過,這些年來他有一個習(xí)慣一直沒變,就是一有空就喜歡坐在潮河邊的高處,長久地凝視著流淌不停的河水。他喜歡這樣,說不出為什么。
二十幾歲的他和其他伙伴們一樣娶了媳婦成了家。村子人口多了,房子蓋得也離河邊越來越近。當(dāng)時沿河上下的村子都鼓動種水稻,人們開稻池,挖水渠引潮河水灌溉,種出的稻米晶瑩剔透,很有筋道。提起潮河川的大米遠(yuǎn)近聞名,人人都豎大拇指。從此以后,人們告別了上頓棒子面、下頓棒子粥的日子。不過他慢慢發(fā)現(xiàn)這些年老天爺似乎不咋下大雨了,再加上稻池灌溉,潮河的水在漸漸變淺變細(xì)。想當(dāng)年即使到了冬天潮河的水也是不會完全封凍的,他和伙伴們滑冰都要揀靠近河邊的地方,河中間是萬萬不敢去的。哪怕遇到寒冷的年份河的表面完全結(jié)冰了,你趴在冰上還可以聽到下面汩汩的流水聲……潮河,是一條四季流淌永不停止的母親河,滋養(yǎng)了上下游四里八鄉(xiāng)的土地和人口,見證著滄桑的歲月變遷。可如今……他有時手里端著白米飯,感覺沒有原來那么香了。
90年代末期的時候,潮河邊上陸續(xù)建起了一些工廠。建工廠需要大量的沙子,許多人便去潮河里篩沙子,據(jù)說很掙錢,比種莊稼強多了。特別是到了枯水期,河床上就會出現(xiàn)了許多挖沙的人,甚至有大型的采砂機器在作業(yè)。人們像一個個執(zhí)著而辛苦的淘金者,努力地淘著自己的生活。他沒有加入挖沙的人群,他不想這樣做,只是依舊有空的時候去河邊轉(zhuǎn)轉(zhuǎn),然后坐在岸邊的高地上凝望著這條已經(jīng)有點變了模樣的河流。河里的魚是越來越少了,野鴨子也越來越少了,岸邊的楊樹還在,長得很高大,只是變得稀疏了,河里窄細(xì)的水流似乎告訴人們再也不必?fù)?dān)心有什么大洪水了。村里每當(dāng)有老人過世,人們就伐一兩棵大楊樹做棺材,村里的干部們也都默許,讓這種做法漸漸成了一種風(fēng)氣。
有一天,他在河邊干活,一群光屁股的孩子歡叫著從身邊跑過,撲騰騰跳進了河里。看著這群無憂無慮的孩子們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也是這么無憂無慮,也是這么……突然,遠(yuǎn)處傳來哭救的聲音,他緊步跑過去,衣服也來不及脫就跳進了水里。可是已經(jīng)晚了,一個孩子游進了挖沙的暗坑里……他把孩子抱到岸上時已經(jīng)沒氣了……孩子的父親領(lǐng)著幾個人到河邊砍下一棵楊樹做成棺材,埋葬了這個十幾歲的孩子,然后繼續(xù)挖著他們的沙子。
這之后他很少去河邊溜達(dá)了,實在坐不住就到村后的山上,遠(yuǎn)遠(yuǎn)地張望著這條千瘡百孔的河流,本就不太愛說話的他變得越發(fā)沉默寡言了。
2000年后的一段時期都流行賣地,村里的不少土地也被賣給了企業(yè),蓋了工廠。地越來越少了,他便去了一個廠子打工。廠子離村子不太遠(yuǎn),生產(chǎn)什么東西說不準(zhǔn),聽說要出口的,有人說人家外國人不產(chǎn)這個,污染大。他第一天進到廠里就聞到一種怪怪的味道,讓人不舒服。工人倒不少,有百十來號人,都戴著口罩干活。廠里不時有人辭職,也不斷有新工人進來。他在這個工廠干了大概三四個月的光景,實在是受不了那種味道,最后還是辭職回家了。
回家待了一陣子后,他打算到潮河邊走走,已經(jīng)有一陣子沒去了。雖然心里有些準(zhǔn)備,但眼前的樣子還是讓他感到很意外。水越來越少,有的地方已經(jīng)裸露出了石頭,像啃噬后剩下的動物森森的骨架。大大小小的沙坑遍布河灘,有的旱灘被村民開墾成了莊稼地,這一塊那一塊地圈起來,岸邊傾倒著一堆堆的生活和建筑垃圾,許多各色的塑料袋泡在水里。那些楊樹還在,只是更加稀疏,無言地凝視著這條傷痕累累的河流……他沿著河邊向前走,發(fā)現(xiàn)有一根水泥管子從邊壩里伸向河道,管口流著渾濁惡臭的臟水。他繼續(xù)往前走,發(fā)現(xiàn)走不上一里遠(yuǎn)竟然就有十多根這樣流著臭水的管子,其中有一根就是他打工的那家工廠的……他沒法再看下去,心情極其沉重地離開了。
他終于真真正正地大病了一場,一個多月才緩過勁來。此后他變得愛看電視,而且專揀央視新聞和本縣的節(jié)目看。從新聞報道中他漸漸感到國家對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重視了。終于有一天,村里挖沙的人不再挖沙了,河道里出現(xiàn)了幾臺推土機,轟隆隆地響了好幾天后,沙坑全部被填平了,岸邊的垃圾也被陸續(xù)清走,所有的排污管子都不見了,一些工廠也接二連三地搬走了。河道上修了幾道透水壩,這樣水面寬敞了許多,也漸漸清澈,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面亮晶晶的大鏡子。看著這些變化,他甭提有多高興了,每天都要去潮河邊上走一走,瞧一瞧。
潮河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景色越來越美。兩岸進行了綠化,栽植了許多楊柳和果樹,修建了廊橋,種下了荷花。景致美了,來的人也就多了。有的人家辦起了農(nóng)家院,主打菜就是潮河里的魚,這樣收入增加了,日子也就越來越好了。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啊!最近又聽說要建什么國家濕地公園,看來以后的日子還真是很值得期待呢。
他最近心情很好,每天都去潮河邊走走,感覺是越來越有看頭了。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水面上有幾個浮動的小黑點,走近一看,是幾只野鴨子,他數(shù)了一下,有四只,兩只公鴨兩只母鴨。四只野鴨子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來游去,好不自在。他有些激動,像遇到了久違的朋友一樣快步走了過去。野鴨子很警惕,看見有人走來,撲棱著翅膀打著旋飛走了。他看著漸漸消失的野鴨子有些懊悔自己的魯莾,不過他相信,這些精靈肯定還會飛回來的。不久,縣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人來了,他們說這野鴨子叫綠頭鴨,受國家保護呢。他觸動很大,決定自己要為這些野鴨子、為這條河做點什么。
終于,他成了一名巡河員,一個看護潮河的人。春天到來的時候,冰面化裂,他要檢查和記錄具體情況,立警示牌并提醒過往的行人。候鳥飛來時,他要觀察和記錄鳥的種類和數(shù)量,甚至進行投喂并阻止人們驚擾群鳥的生活。夏天到來的時候,他要時時關(guān)注天氣預(yù)報,及時發(fā)現(xiàn)和上報雨水對堤壩的影響。特別是暑假期間,學(xué)生常來河里洗澡,他也要操心。秋天他要趁著水量的減少檢查并修理一些人工景觀設(shè)施并為入冬做好準(zhǔn)備。冬天到了,水面還沒有凍嚴(yán)實有些人就走上凍面,他要及時去制止這種危險行為。他已經(jīng)六十出頭,每天挎?zhèn)€水壺早出晚歸,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其實這里面的好多工作是他自己加進去的。他覺得自己的“官”不大,但做的事情不簡單,意義也不簡單。
近幾年由于政府重視,投入增加,包括像他這樣許許多多的巡河員的付出,潮河的面貌煥然一新。河水清澈,水質(zhì)優(yōu)良,水量全年穩(wěn)定,徹底告別了斷流的現(xiàn)象。水里魚類品種豐富,有鯉、草、鰱、鯽、鯰等多個品種。回歸的鳥類也很多,有蒼鷺、野鴨、灰鶴、鴛鴦等。有時候幾百只野鴨子在潮河上空回旋飛翔,場面蔚為壯觀。潮河正以其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特別是大量野生鳥類的回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游玩觀賞。
他心心念念的那個水清、物饒、景美的潮河又回來了。
(作者:周海潮 推薦地區(qū):承德)
手機掃描聽語音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