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白洋淀,碧波蕩漾,水清葦綠。一派迷人景色中,停泊在安新縣白洋淀旅游碼頭的一艘寫有“一號監測船”字樣的船只,格外顯眼。
“這是我們的‘雄安監測1號’,是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大‘利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自豪地介紹。這是全國第一艘純鋰電池監測船,船長20多米,除具備水質自動監測功能外,還搭載了兩臺小型無人船和一架無人機。
“雄安監測1號”。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康紫祎 攝
上午9:30,監測船到達指定水域,一場水質監測的立體化指揮調度即刻上演:停在甲板上的一臺橙色小型無人船被投放下水,鉆到大船行駛不到的狹小區域取樣,進行水質實時測掃和周邊環境查勘;一架6旋翼高光譜水質監測無人機徐徐升空,搭載增穩云臺高光譜遙感水質檢測儀器,按照事先設定的路線開始推掃式拍攝。
與此同時,在船艙里的指揮中心,“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正在運行。無人機、無人船所采的水樣數據,通過搭載的5G、VR技術實時回傳,船上的水質監測設備能夠實時進行總磷、總氮、氨氮、COD等13項水質指標的自動檢測分析,并在船上通過指揮平臺實現現場會商、決策。
白洋淀美景。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經過上下游的協同治理,去年,白洋淀水質從2017年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吳海梅表示,下一步,將對白洋淀進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及水文化的綜合治理,實現恢復白洋淀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治理目標。
據悉,近年來,為構建與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雄安新區根據白洋淀圩田縱橫、溝壑繁雜的地理特征,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以“無人機+無人船+水質監測車+水質監測船+大氣走航車+遙感+VR”為載體的靈活機動監測模式,基本實現了對白洋淀水質的全域監測能力。
來源:冀云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鳑鲏魚重回“夢中水鄉”白洋淀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6-24
六月的白洋淀,碧波蕩漾,水清葦綠。一派迷人景色中,停泊在安新縣白洋淀旅游碼頭的一艘寫有“一號監測船”字樣的船只,格外顯眼。
“這是我們的‘雄安監測1號’,是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大‘利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自豪地介紹。這是全國第一艘純鋰電池監測船,船長20多米,除具備水質自動監測功能外,還搭載了兩臺小型無人船和一架無人機。
“雄安監測1號”。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康紫祎 攝
上午9:30,監測船到達指定水域,一場水質監測的立體化指揮調度即刻上演:停在甲板上的一臺橙色小型無人船被投放下水,鉆到大船行駛不到的狹小區域取樣,進行水質實時測掃和周邊環境查勘;一架6旋翼高光譜水質監測無人機徐徐升空,搭載增穩云臺高光譜遙感水質檢測儀器,按照事先設定的路線開始推掃式拍攝。
與此同時,在船艙里的指揮中心,“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正在運行。無人機、無人船所采的水樣數據,通過搭載的5G、VR技術實時回傳,船上的水質監測設備能夠實時進行總磷、總氮、氨氮、COD等13項水質指標的自動檢測分析,并在船上通過指揮平臺實現現場會商、決策。
白洋淀美景。通訊員 張學農 攝
“經過上下游的協同治理,去年,白洋淀水質從2017年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吳海梅表示,下一步,將對白洋淀進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及水文化的綜合治理,實現恢復白洋淀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治理目標。
據悉,近年來,為構建與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雄安新區根據白洋淀圩田縱橫、溝壑繁雜的地理特征,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以“無人機+無人船+水質監測車+水質監測船+大氣走航車+遙感+VR”為載體的靈活機動監測模式,基本實現了對白洋淀水質的全域監測能力。
來源:冀云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