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鷗
寓意為被人遺忘的鳥
是目前被科學界最晚認定的一種鷗
屬于世界瀕危候鳥品種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
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
每年進入4-5月
遺鷗
從渤海灣飛至張家口市康保縣
在各個湖泊的淺灘棲息繁殖
其中
以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
數量最多
今天我們一起
走進“中國遺鷗之鄉”
感受那里的生態美景
天高云低、碧波蕩漾、魚翔淺底、鷗鷺翱翔。空中俯瞰,藍色的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像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鑲嵌在壩上草原。這座占地總面積達5521畝的濕地公園,僅水面面積就有3300畝,占整個濕地公園面積的近60%,相當于整個西湖的三分之一,湖水最深處達3.5米,是河北省距縣城最近的一處濕地公園。
每天上午,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洪劍明都要到康巴諾爾湖進行水環境的檢測。這個習慣,八年來雷打不動。2014年初春,洪劍明教授在康巴諾爾湖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考察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從此與康保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次意外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日久月深的人鳥之戀。2019年,洪劍明團隊推動首都師范大學和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建立了京張濕地保護修復科技示范中心,并在康保縣成立了遺鷗棲息地和壩上湖淖生態保護修復科技示范中心,專門致力于遺鷗棲息地和淖泊修復工作。政府積極引導,部門協同配合,專家團隊支持,康保生態治理取得了明顯效果。
利用騰退土地空間,康保縣建成森林公園300畝,綠化了環湖步道22萬平方米,有效地保護了水資源、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公園生態系統持續穩定。康巴諾爾湖的水源和水質得到保證,現在湖水長久清澈明亮,風光旖旎,成為鳥類集聚的天堂。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遺鷗天堂 美麗康保|意外邂逅成就“人鳥之戀” 生態治理塑造“高顏值”淖泊風光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8-29
遺鷗
寓意為被人遺忘的鳥
是目前被科學界最晚認定的一種鷗
屬于世界瀕危候鳥品種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
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
每年進入4-5月
遺鷗
從渤海灣飛至張家口市康保縣
在各個湖泊的淺灘棲息繁殖
其中
以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
數量最多
今天我們一起
走進“中國遺鷗之鄉”
感受那里的生態美景
天高云低、碧波蕩漾、魚翔淺底、鷗鷺翱翔。空中俯瞰,藍色的康巴諾爾國家濕地公園像一顆晶瑩剔透的明珠鑲嵌在壩上草原。這座占地總面積達5521畝的濕地公園,僅水面面積就有3300畝,占整個濕地公園面積的近60%,相當于整個西湖的三分之一,湖水最深處達3.5米,是河北省距縣城最近的一處濕地公園。
每天上午,來自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洪劍明都要到康巴諾爾湖進行水環境的檢測。這個習慣,八年來雷打不動。2014年初春,洪劍明教授在康巴諾爾湖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規劃考察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從此與康保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次意外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日久月深的人鳥之戀。2019年,洪劍明團隊推動首都師范大學和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建立了京張濕地保護修復科技示范中心,并在康保縣成立了遺鷗棲息地和壩上湖淖生態保護修復科技示范中心,專門致力于遺鷗棲息地和淖泊修復工作。政府積極引導,部門協同配合,專家團隊支持,康保生態治理取得了明顯效果。
利用騰退土地空間,康保縣建成森林公園300畝,綠化了環湖步道22萬平方米,有效地保護了水資源、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公園生態系統持續穩定。康巴諾爾湖的水源和水質得到保證,現在湖水長久清澈明亮,風光旖旎,成為鳥類集聚的天堂。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