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就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河北省提出,要強化政府前期統籌,減少后續審批階段跨度用時;規范審批關聯事項,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
強化政府前期統籌。河北省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市政工程、地下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形成“一張藍圖”。加強前期服務指導,各級政府要明確項目前期服務的部門職責,針對項目選址、環境影響、抗震設防和安全生產等建設條件和要求,指導意向投資主體及時開展相關評估評價事項,做好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減少后續審批階段跨度用時。同時,強化區域評估及應用,指導市、縣對園區內各類評估評價應評盡評,并及時對外公布區域評估成果,明確適用情形。規劃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區域評估成果直接共享復用,區域內項目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符合規劃環評結論的建設項目,可與規劃環評共享區域環境質量、污染源調查等資料,簡化選址符合性分析、總量控制要求、配套基礎設施可行性等內容。
規范審批關聯事項。若干措施提出,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納入審批環節、由政府部門委托第三方開展的技術性審查服務時限一般不超過15個工作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評審和設計方案專家評審不超過20個工作日。簡化園區項目報審程序,園區項目報審過程中,需省級或市級審批的事項,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一律不再經由下級部門初審轉報,項目單位直報終審部門。
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河北省調整了環評審批時序、范圍,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不作為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項目開工建設前應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拓寬驗收確權方式,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符合項目整體質量安全要求、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的建設工程,允許項目單位根據需要申請單體或分期竣工驗收,并辦理相應不動產登記手續。
此外,在擴大園區自主權方面,河北省提出,在不突破國家現行產業準入政策的前提下,園區根據自身功能定位,自主制定產業準入標準和目錄。充分賦予園區管理機構建設項目相關的審批權限,已賦予園區的管理權限,各地各部門不得變相截留或收回。推行首違不罰包容性執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單位和施工單位首次發生無主觀故意、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和危害的違法行為,以警示教育、限期整改為主,免予行政處罰。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出臺政策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01-16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做大做強,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就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河北省提出,要強化政府前期統籌,減少后續審批階段跨度用時;規范審批關聯事項,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
強化政府前期統籌。河北省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市政工程、地下空間、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類專項規劃,形成“一張藍圖”。加強前期服務指導,各級政府要明確項目前期服務的部門職責,針對項目選址、環境影響、抗震設防和安全生產等建設條件和要求,指導意向投資主體及時開展相關評估評價事項,做好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減少后續審批階段跨度用時。同時,強化區域評估及應用,指導市、縣對園區內各類評估評價應評盡評,并及時對外公布區域評估成果,明確適用情形。規劃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區域評估成果直接共享復用,區域內項目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符合規劃環評結論的建設項目,可與規劃環評共享區域環境質量、污染源調查等資料,簡化選址符合性分析、總量控制要求、配套基礎設施可行性等內容。
規范審批關聯事項。若干措施提出,設定中介服務和技術性審查時長,納入審批環節、由政府部門委托第三方開展的技術性審查服務時限一般不超過15個工作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評審和設計方案專家評審不超過20個工作日。簡化園區項目報審程序,園區項目報審過程中,需省級或市級審批的事項,除國家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外,一律不再經由下級部門初審轉報,項目單位直報終審部門。
簡化重點環節審批手續。河北省調整了環評審批時序、范圍,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與施工許可并聯實施,不作為施工許可的前置條件,項目開工建設前應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拓寬驗收確權方式,對已滿足使用功能、符合項目整體質量安全要求、達到安全使用條件的建設工程,允許項目單位根據需要申請單體或分期竣工驗收,并辦理相應不動產登記手續。
此外,在擴大園區自主權方面,河北省提出,在不突破國家現行產業準入政策的前提下,園區根據自身功能定位,自主制定產業準入標準和目錄。充分賦予園區管理機構建設項目相關的審批權限,已賦予園區的管理權限,各地各部門不得變相截留或收回。推行首違不罰包容性執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單位和施工單位首次發生無主觀故意、情節輕微且未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和危害的違法行為,以警示教育、限期整改為主,免予行政處罰。
來源:中國環境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