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河北亞華膠輥集團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治污設施運轉正常,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環保負責人趙鵬介紹說,去年,企業對密煉中心進行了重新整改,將過去的兩級活性炭治理設施換成了催化燃燒設備,進一步增強了二次收集的效果,廠容廠貌和車間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轉變。
從2019年的C級到2021年的B級,再到去年全力爭創橡膠行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創出的是發展新空間,提升的是核心競爭力。“以前一到重污染天氣預警,心里就發慌,擔心限產導致訂單完不成、合同難履行。現在心里踏實多了,不用限產和停產,企業保障了正常生產運行,經營效益也提升了。這還多虧了環保部門積極申請上級資金支持,幫助我們申請創A。”趙鵬欣喜地說道。
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分級,是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實行差異化管控的重要依據。A級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期間可以自主采取應急減排措施,不停、不限;B級、C級、D級企業依照績效級別按比例采取限、停產措施減排。
為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衡水市冀州區把開展重點行業環保績效評級工作作為助力企業釋放產能、提升效益、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突破口,鼓勵企業加大環保投入,主動開展提標改造,爭當環保“優等生”。
精準實施幫扶指導,為企業績效評級“把脈問診”。去年,衡水市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組織開展了環保服務“兩進三送”活動,常態化深入企業和基層一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對重點企業開展巡回指導、精準幫扶。通過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布和績效評級現狀水平,為企業量身定做績效評級規劃,幫助企業算好環境、經濟“兩本賬”,制定對標提升方案,確保在申報期限內完成績效等級提升。去年以來,共為全區330家重點企業提出了環保方案,幫助39家企業優化了生產工藝及流程。同時,該局還開展了“環評服務百日攻堅”,聘請環保專家圍繞環評審批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對企業在環評手續、工程建設及運營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細致指導,幫助54家企業解決環評等方面的問題102個。2022年,冀州區在2020年已獲評績效評級A級及引領性企業8家、B級企業14家和C級企業25家的基礎上,幫助引導企業進一步參與績效評級,A級及引領性企業達到9家,B級和C級企業達到64家,均位居全市前列。
用足用好幫扶資金,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成功為6家企業申請到位中央大氣環境資金859.2萬元,在全市位居前列。下半年,又為兩家企業申請了大氣資金補助項目,目前已列入國家項目庫。通過落實幫扶資金,充分調動了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該區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工作,紛紛比學趕超抓技改、優流程、減排放。據統計,去年全年,該區企業共改進生產工藝、流程70余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別同比下降13%、21%。
強化正面清單管理,減少和規范現場執法檢查。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持續對發改、工信等部門報送的重點工程項目、重點民生保障企業、重點出口企業、重點戰略新興企業、重點優質制造企業和重點疫情防控企業進行審核,及時將符合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規定的績效評級重點行業企業納入績效評級B級及以上。目前冀州區共有40家正面清單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執行自主減排措施。
“實施正面清單,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免于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不等同于‘不管不問’‘降低要求’,而是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和非現場執法方式,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何永發介紹說,他們在全區生態環境領域開展了“模擬執法示范化、治理流程標準化、環境教育法治化”活動,進一步創新優化執法方式,全面提升執法效能。同時,實施“零罰款”生態環境執法,二三季度,除惡意違法情況外,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一律不采取罰款方式進行處理,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非故意不罰。2022年冀州區生態環境方面的罰款數額,較前一年下降51%,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引導鼓勵企業主動升級改造,從長遠利益上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要求,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何永發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環保績效評級工作,指導企業對標各重點行業的先進標準積極申報創建,力爭讓更多企業享受到環保政策紅利,以績效評級帶動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提升、高標準減排改造升級,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衡水冀州區:讓更多企業享受環保政策紅利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01-30
日前,記者來到河北亞華膠輥集團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治污設施運轉正常,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環保負責人趙鵬介紹說,去年,企業對密煉中心進行了重新整改,將過去的兩級活性炭治理設施換成了催化燃燒設備,進一步增強了二次收集的效果,廠容廠貌和車間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轉變。
從2019年的C級到2021年的B級,再到去年全力爭創橡膠行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創出的是發展新空間,提升的是核心競爭力。“以前一到重污染天氣預警,心里就發慌,擔心限產導致訂單完不成、合同難履行。現在心里踏實多了,不用限產和停產,企業保障了正常生產運行,經營效益也提升了。這還多虧了環保部門積極申請上級資金支持,幫助我們申請創A。”趙鵬欣喜地說道。
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分級,是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實行差異化管控的重要依據。A級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期間可以自主采取應急減排措施,不停、不限;B級、C級、D級企業依照績效級別按比例采取限、停產措施減排。
為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衡水市冀州區把開展重點行業環保績效評級工作作為助力企業釋放產能、提升效益、實現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突破口,鼓勵企業加大環保投入,主動開展提標改造,爭當環保“優等生”。
精準實施幫扶指導,為企業績效評級“把脈問診”。去年,衡水市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組織開展了環保服務“兩進三送”活動,常態化深入企業和基層一線送法律、送政策、送技術,對重點企業開展巡回指導、精準幫扶。通過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污染物排放特征分布和績效評級現狀水平,為企業量身定做績效評級規劃,幫助企業算好環境、經濟“兩本賬”,制定對標提升方案,確保在申報期限內完成績效等級提升。去年以來,共為全區330家重點企業提出了環保方案,幫助39家企業優化了生產工藝及流程。同時,該局還開展了“環評服務百日攻堅”,聘請環保專家圍繞環評審批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對企業在環評手續、工程建設及運營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細致指導,幫助54家企業解決環評等方面的問題102個。2022年,冀州區在2020年已獲評績效評級A級及引領性企業8家、B級企業14家和C級企業25家的基礎上,幫助引導企業進一步參與績效評級,A級及引領性企業達到9家,B級和C級企業達到64家,均位居全市前列。
用足用好幫扶資金,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成功為6家企業申請到位中央大氣環境資金859.2萬元,在全市位居前列。下半年,又為兩家企業申請了大氣資金補助項目,目前已列入國家項目庫。通過落實幫扶資金,充分調動了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該區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工作,紛紛比學趕超抓技改、優流程、減排放。據統計,去年全年,該區企業共改進生產工藝、流程70余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別同比下降13%、21%。
強化正面清單管理,減少和規范現場執法檢查。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持續對發改、工信等部門報送的重點工程項目、重點民生保障企業、重點出口企業、重點戰略新興企業、重點優質制造企業和重點疫情防控企業進行審核,及時將符合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規定的績效評級重點行業企業納入績效評級B級及以上。目前冀州區共有40家正面清單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執行自主減排措施。
“實施正面清單,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免于或減少現場執法檢查,不等同于‘不管不問’‘降低要求’,而是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和非現場執法方式,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冀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何永發介紹說,他們在全區生態環境領域開展了“模擬執法示范化、治理流程標準化、環境教育法治化”活動,進一步創新優化執法方式,全面提升執法效能。同時,實施“零罰款”生態環境執法,二三季度,除惡意違法情況外,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一律不采取罰款方式進行處理,做到輕微不罰、首次不罰、非故意不罰。2022年冀州區生態環境方面的罰款數額,較前一年下降51%,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引導鼓勵企業主動升級改造,從長遠利益上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要求,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何永發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推進重點行業環保績效評級工作,指導企業對標各重點行業的先進標準積極申報創建,力爭讓更多企業享受到環保政策紅利,以績效評級帶動企業污染治理水平提升、高標準減排改造升級,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