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VW001.046 習近平論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2012年11月8日至2013年12月31日)

發布日期:2024-12-02 09:50 信息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VW001.046.20121115.001

我們要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態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從根本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VW001.046.20121117.00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于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不斷深化的重要成果。

習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21211.001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人類的認識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搞起一堆東西,最后一看都是一些破壞性的東西。再補回去,成本比當初創造的財富還要多。特別是有些地方,像重金屬污染區,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中國現代化是絕無僅有、史無前例、空前偉大的。現在全世界發達國家人口總額不到十三億,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實現了現代化,就會把這個人口數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資源,去污染環境,難以為繼!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21211.002

中國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偉大,就在于艱難,不能走老路,又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那就只有走科學發展之路。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這些工作應該融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要同步進行,不能搞成后再改造。這本身就是投資方向,是拉動經濟的重要支點。生態環境方面的工作,要體現以人為本,綠地要同人交融,有的大廣場建在市中心,種了草又不讓人踩,老百姓敬而遠之,可望而不可及,給人感覺不好,老百姓要能用才行。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208.001

廣大市民要珍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節約資源,杜絕浪費,從源頭上減少垃圾,使我們的城市更加清潔,更加美麗、更加文明。

習近平2013年2月8日在北京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327.001

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2013年3月27日在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1

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2

全民義務植樹開展三十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復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3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1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就寫下不少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保護海南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的需要。十三億中國人應該有環境優美、適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2

縱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代替的。你掙到了錢,但空氣、飲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黨的十八大明確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強調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央要求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是希望你們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為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大家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加快建設美麗海南。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3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快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大力增強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海南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地區,一定要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既牢牢把握生態立省這個前提,又牢牢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做到保護和發展并舉。要堅持標本兼治、常抓不懈,從影響群眾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氣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探索建立長久管用、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民健康,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4

要著力在“增綠”和“護藍”上下功夫。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支柱。老百姓講,在海南大地上插根扁擔都能發芽。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突出抓好“綠化寶島”工程,鞏固和擴大天然林、海防林和其他公益林的建設成果。海洋是支撐未來發展的資源寶庫和戰略空間。要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兼顧、綜合施策,突出做好海洋污染防控、紅樹林等典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努力使海南的青山更綠、海水更藍、沙灘更美、空氣更清新,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1

今年以來,我國霧霾天氣、一些地區飲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等嚴重污染問題集中暴露,社會反映強烈。經過三十多年快速發展積累下來的環境問題進入了高強度頻發階段。這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實現科學發展,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想一想,在現有基礎上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總量增加一倍,產能繼續過剩,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態環境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2

我們要利用倒逼機制,順勢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人民群眾不是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不滿,而是對生態環境不好有更多不滿。我們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從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3

有關方面有必要采取一次有重點、有力度、有成效的環境整治行動,在這方面也要搞頂層設計。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1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2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人類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歷史地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事例眾多。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3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4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就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多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從目前情況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今年以來,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影響幾億人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5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全黨同志都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6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7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8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從大的方面統籌謀劃、搞好頂層設計,首先要把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設計好。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9

主體功能區戰略,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必須堅定不移加快實施。要嚴格實施環境功能區劃,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0

生態紅線的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非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不可,不然不僅生態環境惡化的總態勢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而且我們設想的其他生態環境發展目標也難以實現。要精心研究和論證,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態紅線,如何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把良好生態系統盡可能保護起來。列入后全黨全國就要一體遵行,決不能逾越。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1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護生態環境問題上尤其要確立這個觀點。大部分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原因是來自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澤而漁,最后必然是什么魚也沒有了。因此,必須從資源使用這個源頭抓起。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2

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嚴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提高礦產資源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水平。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3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擴大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4

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可以說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必然會不斷凸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問題往往最容易引起群眾不滿,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所以,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著力推進顆粒物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金屬污染和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好細顆粒物(PM2.5)、飲用水、土壤、重金屬、化學品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5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我看,我們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表面成績再好看也不行,不說一票否決,但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權重。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6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我這里說的主要是對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真抓就要這樣抓,否則就會流于形式。不能把一個地方環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還照當,不負任何責任。組織部門、綜合經濟部門、統計部門、監察部門等都要把這個事情落實好。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7

從制度上來說,我們要建立健全資源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制度約束作用。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9.001

大自然充滿樂趣、無比美麗,熱愛自然是一種好習慣,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少年兒童要在這方面發揮小主人作用。

習近平2013年5月29日同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18.001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習近平2013年7月18日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

VW001.046.20130718.002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7月18日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

VW001.046.20130730.001

要建立入海污染總量控制制度,從源頭上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要完善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決把好環評關口,杜絕嚴重損害海洋環境的項目上馬。要盡快制定海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從嚴控制圍填海項目,保護濱海濕地,嚴肅查處邊申請、邊審批、邊施工的“三邊工程”以及化整為零、越權審批的做法。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開展海洋修復工程,推進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完善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30.002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目前,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污染、海洋災害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會影響社會穩定。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凈沙灘。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30.003

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并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907.001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的答問

VW001.046.20130922.001

嚴格執行環保、安全、能耗等市場準入標準,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態度要堅決、步子要穩妥。對破壞生態環境、大量消耗資源、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企業,要堅決關閉淘汰。

如果破壞生態環境,即使是有需求的產能也要關停,特別是群眾意見很大的污染產能更要“一鍋端”。對一些偷排“紅湯黃水”、搞得大量魚翻白肚皮的企業,決不能心慈手軟,要堅決叫停。

習近平2013年9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2.002

北京的PM2.5已經十分嚴重了,若黃標車還不管,不限制汽車上牌的話,既會加劇交通擁堵,更會加大解決污染問題難度。

習近平2013年9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5.001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問題如此嚴重,導致河北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沒有扭轉。在全國重點監測的七十四個城市中,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河北占七個。不堅決把這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產量降下來,資源環境就不能承受,不僅河北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周圍地區甚至全國生態環境也難以支撐啊!這些年,北京霧霾嚴重,可以說是“高天滾滾粉塵急”,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

習近平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5.002

要給你們去掉緊箍咒,生產總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反過來,如果就是簡單為了生產總值,但生態環境問題越演越烈,或者說面貌依舊,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種評價了。

習近平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1007.001

單純依靠財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增長不可持續,建立在過度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得不償失。我們既要創新發展思路,也要創新發展手段。要打破舊的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習近平2013年10月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VW001.046.20131109.001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109.002

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109.003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與體制不健全有關,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人權益不落實。針對這一問題,全會決定提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的要求。總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開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建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職責的體制。

國家對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行使所有權并進行管理和國家對國土范圍內自然資源行使監管權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權人意義上的權利,后者是管理者意義上的權力。這就需要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210.001

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今年以來,各地霧霾天氣多發頻發,空氣嚴重污染的天數增加,社會反映十分強烈,這既是環境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發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問題。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當時的塵霧大概不是現在的霧霾,但這種描寫與現在霧霾嚴重時很相像啊!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立軍令狀,立行立改,不能把霧霾當成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一笑了之、一談了之了!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2

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加強污染物減排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區域聯防聯控,把已經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要加強源頭治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制度創新,努力從根本上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3

政府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對不符合環境標準的企業,要嚴格執法,該關停的要堅決關停。國有企業要帶頭保護環境、承擔社會責任。要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相關標準,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嚴懲重罰。要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4

生態文明領域改革,三中全會明確了改革目標和方向,但基礎性制度建設比較薄弱,形成總體方案需要做些功課。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5

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機制,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規律,合理引導生產力在國土空間上布局,使自然條件不同區域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1

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結合化解產能過剩、環境整治、存量土地再開發,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2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城鎮化總體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這是全局、大局,要一張藍圖干到底,不要“翻燒餅”。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3

各地區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和推進城鎮化。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要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要集約高效開發,限制開發區域要做好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4

在有限的空間內,建設空間大了,綠色空間就少了,自然系統自我循環和凈化能力就會下降,區域生態環境和城市人居環境就會變差。要學習借鑒成熟經驗,根據區域自然條件,科學設置開發強度,盡快把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

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氣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5

城市規劃建設的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對自然的影響,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統。為什么這么多城市缺水一個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給占用了,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雨水來了,只能當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許多城市提出生態城市口號,但思路卻是大樹進城、開山造地、人造景觀、填湖填海等。這不是建設生態文明,而是破壞自然生態。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6

在城鎮化剛剛步入中期階段的時候,許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減弱,水土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凸顯。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7

一些城市開發強度已經過高,水資源不足了,可供開發的土地快沒了,大氣和水污染了,重要原因是沒有控制好開發強度,沒有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資源環境問題會越來越突出,甚至釀成生態環境災難。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1

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就要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有的材料說,全國有約百分之十九點四的耕地受到污染,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占百分之二點九;有百分之七十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屬污染也很嚴重,長三角、珠三角重金屬污染區很多,水污染也很嚴重。土地是農產品生長的載體和母體,只有土地干凈,才能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要抓緊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環境的管理,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網絡,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對受污染嚴重的耕地、水等,要劃定食用農產品生產禁止區域,進行集中修復。做這件事,要摸清底數,有計劃分步驟推進,不能影響農民就業和收入。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2

必須看到,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部分國土面積是農村,即使將來城鎮化水平到了百分之七十,還會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為此,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當前,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盡快改變農村許多地方污水亂排、垃圾亂扔、秸稈亂燒的臟亂差狀況。這件事,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搞,標準可以有高低,但最起碼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這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不要大拆大建,也不要不顧經濟條件大把花錢。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3

搞新農村建設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注意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鎮建設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我到海南去時,就對海南的同志說,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就寫下不少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我到湖南去時,也對湖南的同志說,湖南自然風光秀麗。毛澤東同志在《答友人》中寫的“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的詩句,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的“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那都是美景啊!那次還去了湘西,我就想起了沈從文在《邊城》、《蕭蕭》等作品中描寫的湘西風光。搞新農村建設,絕不是要把這些鄉情美景都弄沒了,而是要讓它們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要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8.001

發展新技術、發展綠色能源,是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的必要措施。我們要加大投入,有定力、有耐心地把面臨的問題解決好。

習近平2013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看望一線職工和老年群眾時的講話

(本專論在整理更新中)

責任編輯:尹孔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VW001.046.20121115.001

我們要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現代化建設全局的突出地位,把生態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從根本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

VW001.046.20121117.001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于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不斷深化的重要成果。

習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21211.001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人類的認識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把生態環境破壞了,搞起一堆東西,最后一看都是一些破壞性的東西。再補回去,成本比當初創造的財富還要多。特別是有些地方,像重金屬污染區,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走美歐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幾個地球也不夠中國人消耗。中國現代化是絕無僅有、史無前例、空前偉大的。現在全世界發達國家人口總額不到十三億,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實現了現代化,就會把這個人口數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資源,去污染環境,難以為繼!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21211.002

中國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偉大,就在于艱難,不能走老路,又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那就只有走科學發展之路。我們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這些工作應該融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要同步進行,不能搞成后再改造。這本身就是投資方向,是拉動經濟的重要支點。生態環境方面的工作,要體現以人為本,綠地要同人交融,有的大廣場建在市中心,種了草又不讓人踩,老百姓敬而遠之,可望而不可及,給人感覺不好,老百姓要能用才行。

習近平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208.001

廣大市民要珍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節約資源,杜絕浪費,從源頭上減少垃圾,使我們的城市更加清潔,更加美麗、更加文明。

習近平2013年2月8日在北京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327.001

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2013年3月27日在參加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1

要加強宣傳教育、創新活動形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義務植樹,不斷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依法嚴格保護森林,增強義務植樹效果,把義務植樹深入持久開展下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2

全民義務植樹開展三十多年來,促進了我國森林資源恢復發展,增強了全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02.003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重要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不可想象,沒有森林,地球和人類會是什么樣子。全社會都要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把我國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習近平2013年4月2日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1

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就寫下不少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保護海南生態環境,不僅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國家的需要。十三億中國人應該有環境優美、適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2

縱觀世界發展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金錢不能代替的。你掙到了錢,但空氣、飲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黨的十八大明確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強調要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央要求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是希望你們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為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大家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提出更高要求,采取更有力的舉措,加快建設美麗海南。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3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快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大力增強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海南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地區,一定要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既牢牢把握生態立省這個前提,又牢牢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做到保護和發展并舉。要堅持標本兼治、常抓不懈,從影響群眾生活最突出的事情做起,既下大氣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探索建立長久管用、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體制機制,改善環境質量,保護人民健康,讓城鄉環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10.004

要著力在“增綠”和“護藍”上下功夫。森林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支柱。老百姓講,在海南大地上插根扁擔都能發芽。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突出抓好“綠化寶島”工程,鞏固和擴大天然林、海防林和其他公益林的建設成果。海洋是支撐未來發展的資源寶庫和戰略空間。要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兼顧、綜合施策,突出做好海洋污染防控、紅樹林等典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努力使海南的青山更綠、海水更藍、沙灘更美、空氣更清新,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習近平2013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1

今年以來,我國霧霾天氣、一些地區飲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等嚴重污染問題集中暴露,社會反映強烈。經過三十多年快速發展積累下來的環境問題進入了高強度頻發階段。這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實現科學發展,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想一想,在現有基礎上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總量增加一倍,產能繼續過剩,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態環境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2

我們要利用倒逼機制,順勢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人民群眾不是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不滿,而是對生態環境不好有更多不滿。我們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從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出發,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從改善民生的著力點看,也是這點最重要。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425.003

有關方面有必要采取一次有重點、有力度、有成效的環境整治行動,在這方面也要搞頂層設計。

習近平2013年4月2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關于第一季度經濟形勢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1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2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人類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歷史地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事例眾多。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3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多年,積淀了豐富的生態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的經典詩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治家格言,這些質樸睿智的自然觀,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警示和啟迪。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4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就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多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從目前情況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今年以來,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影響幾億人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5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全黨同志都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6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著力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7

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8

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從大的方面統籌謀劃、搞好頂層設計,首先要把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設計好。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09

主體功能區戰略,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必須堅定不移加快實施。要嚴格實施環境功能區劃,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0

生態紅線的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我們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非采取最嚴厲的措施不可,不然不僅生態環境惡化的總態勢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而且我們設想的其他生態環境發展目標也難以實現。要精心研究和論證,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態紅線,如何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把良好生態系統盡可能保護起來。列入后全黨全國就要一體遵行,決不能逾越。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1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護生態環境問題上尤其要確立這個觀點。大部分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原因是來自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型使用。如果竭澤而漁,最后必然是什么魚也沒有了。因此,必須從資源使用這個源頭抓起。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2

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要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要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嚴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提高礦產資源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水平。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3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擴大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4

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可以說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必然會不斷凸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問題往往最容易引起群眾不滿,弄得不好也往往最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所以,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著力推進顆粒物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金屬污染和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集中力量優先解決好細顆粒物(PM2.5)、飲用水、土壤、重金屬、化學品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5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我看,我們一定要徹底轉變觀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表面成績再好看也不行,不說一票否決,但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權重。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6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我這里說的主要是對領導干部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真抓就要這樣抓,否則就會流于形式。不能把一個地方環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還照當,不負任何責任。組織部門、綜合經濟部門、統計部門、監察部門等都要把這個事情落實好。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4.017

從制度上來說,我們要建立健全資源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制度約束作用。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習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529.001

大自然充滿樂趣、無比美麗,熱愛自然是一種好習慣,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少年兒童要在這方面發揮小主人作用。

習近平2013年5月29日同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童節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18.001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

習近平2013年7月18日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

VW001.046.20130718.002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能源資源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7月18日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賀信

VW001.046.20130730.001

要建立入海污染總量控制制度,從源頭上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排放。要完善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決把好環評關口,杜絕嚴重損害海洋環境的項目上馬。要盡快制定海岸線保護利用規劃,從嚴控制圍填海項目,保護濱海濕地,嚴肅查處邊申請、邊審批、邊施工的“三邊工程”以及化整為零、越權審批的做法。要加快建立海洋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開展海洋修復工程,推進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完善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30.002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目前,我國近海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污染、海洋災害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且會影響社會穩定。要下決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凈沙灘。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730.003

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布局之中,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并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維護海洋自然再生產能力。

習近平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907.001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習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的答問

VW001.046.20130922.001

嚴格執行環保、安全、能耗等市場準入標準,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態度要堅決、步子要穩妥。對破壞生態環境、大量消耗資源、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企業,要堅決關閉淘汰。

如果破壞生態環境,即使是有需求的產能也要關停,特別是群眾意見很大的污染產能更要“一鍋端”。對一些偷排“紅湯黃水”、搞得大量魚翻白肚皮的企業,決不能心慈手軟,要堅決叫停。

習近平2013年9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2.002

北京的PM2.5已經十分嚴重了,若黃標車還不管,不限制汽車上牌的話,既會加劇交通擁堵,更會加大解決污染問題難度。

習近平2013年9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5.001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問題如此嚴重,導致河北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沒有扭轉。在全國重點監測的七十四個城市中,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河北占七個。不堅決把這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產業產量降下來,資源環境就不能承受,不僅河北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周圍地區甚至全國生態環境也難以支撐啊!這些年,北京霧霾嚴重,可以說是“高天滾滾粉塵急”,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

習近平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0925.002

要給你們去掉緊箍咒,生產總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反過來,如果就是簡單為了生產總值,但生態環境問題越演越烈,或者說面貌依舊,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種評價了。

習近平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

VW001.046.20131007.001

單純依靠財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增長不可持續,建立在過度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得不償失。我們既要創新發展思路,也要創新發展手段。要打破舊的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習近平2013年10月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VW001.046.20131109.001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由一個部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109.002

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內在要求。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109.003

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一定程度上與體制不健全有關,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人權益不落實。針對這一問題,全會決定提出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的要求。總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開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管理的原則,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建立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職責的體制。

國家對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行使所有權并進行管理和國家對國土范圍內自然資源行使監管權是不同的,前者是所有權人意義上的權利,后者是管理者意義上的權力。這就需要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使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和國家自然資源管理者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選自《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9月版

VW001.046.20131210.001

要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今年以來,各地霧霾天氣多發頻發,空氣嚴重污染的天數增加,社會反映十分強烈,這既是環境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發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問題。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到:“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當時的塵霧大概不是現在的霧霾,但這種描寫與現在霧霾嚴重時很相像啊!有關地區和部門要立軍令狀,立行立改,不能把霧霾當成茶余飯后的一個談資,一笑了之、一談了之了!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2

要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加強污染物減排特別是大氣污染防治,推進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區域聯防聯控,把已經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要加強源頭治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制度創新,努力從根本上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3

政府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對不符合環境標準的企業,要嚴格執法,該關停的要堅決關停。國有企業要帶頭保護環境、承擔社會責任。要抓緊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相關標準,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要嚴懲重罰。要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4

生態文明領域改革,三中全會明確了改革目標和方向,但基礎性制度建設比較薄弱,形成總體方案需要做些功課。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0.005

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預警機制,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規律,合理引導生產力在國土空間上布局,使自然條件不同區域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

習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1

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結合化解產能過剩、環境整治、存量土地再開發,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2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城鎮化總體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兩橫三縱”的城鎮化戰略格局,這是全局、大局,要一張藍圖干到底,不要“翻燒餅”。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3

各地區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和推進城鎮化。承載能力減弱的區域要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區域要集約高效開發,限制開發區域要做好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禁止開發區域要令行禁止、停止一切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開發活動。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4

在有限的空間內,建設空間大了,綠色空間就少了,自然系統自我循環和凈化能力就會下降,區域生態環境和城市人居環境就會變差。要學習借鑒成熟經驗,根據區域自然條件,科學設置開發強度,盡快把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開發邊界劃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

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氣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5

城市規劃建設的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對自然的影響,更不要打破自然系統。為什么這么多城市缺水一個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把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給占用了,切斷了自然的水循環,雨水來了,只能當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解決城市缺水問題,必須順應自然。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許多城市提出生態城市口號,但思路卻是大樹進城、開山造地、人造景觀、填湖填海等。這不是建設生態文明,而是破壞自然生態。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6

在城鎮化剛剛步入中期階段的時候,許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減弱,水土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凸顯。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12.007

一些城市開發強度已經過高,水資源不足了,可供開發的土地快沒了,大氣和水污染了,重要原因是沒有控制好開發強度,沒有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資源環境問題會越來越突出,甚至釀成生態環境災難。

習近平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1

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就要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有的材料說,全國有約百分之十九點四的耕地受到污染,其中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占百分之二點九;有百分之七十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屬污染也很嚴重,長三角、珠三角重金屬污染區很多,水污染也很嚴重。土地是農產品生長的載體和母體,只有土地干凈,才能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要抓緊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環境的管理,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網絡,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對受污染嚴重的耕地、水等,要劃定食用農產品生產禁止區域,進行集中修復。做這件事,要摸清底數,有計劃分步驟推進,不能影響農民就業和收入。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2

必須看到,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部分國土面積是農村,即使將來城鎮化水平到了百分之七十,還會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為此,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當前,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盡快改變農村許多地方污水亂排、垃圾亂扔、秸稈亂燒的臟亂差狀況。這件事,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要搞,標準可以有高低,但最起碼要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這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不要大拆大建,也不要不顧經濟條件大把花錢。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3.003

搞新農村建設要注意生態環境保護,注意鄉土味道,體現農村特點,保留鄉村風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鎮建設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我到海南去時,就對海南的同志說,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九百多年前,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時,就寫下不少描繪海南風景的詩句,如“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等等。我到湖南去時,也對湖南的同志說,湖南自然風光秀麗。毛澤東同志在《答友人》中寫的“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的詩句,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的“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那都是美景啊!那次還去了湘西,我就想起了沈從文在《邊城》、《蕭蕭》等作品中描寫的湘西風光。搞新農村建設,絕不是要把這些鄉情美景都弄沒了,而是要讓它們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要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習近平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VW001.046.20131228.001

發展新技術、發展綠色能源,是節能減排、治理大氣污染的必要措施。我們要加大投入,有定力、有耐心地把面臨的問題解決好。

習近平2013年12月28日在北京市看望一線職工和老年群眾時的講話

(本專論在整理更新中)

責任編輯:尹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