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5歲從部隊轉業,身上透著軍人特有的堅毅果敢;他,17年一直扎根在鄉鎮,從一名人武干部摸爬成長,走上了黨委書記的崗位;他,平時話不多,但工作中敢于發聲,勇于碰硬,是當地干部群眾心目中公認的“拼命三郎”。他就是浙江省開化縣馬金鎮黨委書記何萬彬,一位名副其實的“硬漢書記”。
講規矩守紀律才能強隊伍
馬金鎮地處浙江"母親河"錢塘江源頭,是衢州的北大門和開化的副中心。鎮域面積185.54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人口4.29萬人。
從前馬金鎮的干部會風在全縣最差是出了名的,經常是臺上開大會、臺下開小會,何萬彬上任鎮黨委書記第一次動怒拍桌子就是在全鎮干部大會上,這讓鎮村兩級干部初步領教了這位“硬漢書記”的風采。會風整治只是牛刀小試,2013年剛剛上任的何萬彬,正好趕上村級組織換屆這場大考。馬金是開化的一個大鎮,村莊眾多且多數村情復雜、暗藏利益糾葛,處理不當極易引起群體性事件。某村的換屆選舉讓何萬彬至今記憶猶新,該村兩位候選人歷來“走不到一起”,矛盾由來已久,幫派對立嚴重。選舉過程中另外候選人有意找茬,拒不同意開啟票箱。“法律程序到位,開不開票箱由不得你,膽敢以身試法,必定嚴厲打擊,有什么問題我一個人頂著。”何萬彬直言相告。眼看書記的執拗,票箱最終還是在眾人面前打開,結果候選人原村民主任一次過半成功當選。隨著一批重難點村的突破,全鎮的換屆選舉工作平穩進行,村級干部隊伍和村莊建設發展有了群眾公認的主心骨、帶頭人。
為加大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力度,馬金鎮制定出臺《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村級文書管理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制度管錢管人管事。后進支部的整轉,再次展示了何萬彬強硬的一面:對一些不團結、亂作為、不作為的村兩委干部,鎮黨委按規定程序果斷采取撤職、停職等方式堅決處理。
當然,“硬漢書記”也并非不懂柔情,何萬彬相信以心交心才能凝聚人心,他定期找村干部談心談話,全鎮36個村支部書記約談都在幾次以上,對干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盡全力幫助解決。盡管講話很直、不給人留情面,但日久見人心,何萬彬一心為公的坦誠、真誠為他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有拼勁敢碰硬才會破難題
縣里干部調整,很少有人愿意到馬金工作,特別是擔任主要領導,主要原因就是有太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工作還沒開展,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然而,何萬彬受命于危難之際,“別人不想辦、辦不了的事,如果組織需要,我可以去試試。” 敢于碰硬、敢動真格是何萬彬最較真的標簽。
馬金法庭的遷建工程最令人揪心,10年來久拖未決,省市縣三級法院多次督辦,主要是因為土地征用問題,加上補償政策由于時間跨度過大早已調整,導致征遷工作一直舉步維艱。經過認真細致的調查了解,何萬彬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多年的鄉鎮經驗使他深知征地拆遷“速戰速決”的道理。何萬彬將全鎮干部分成若干工作組,短時間內做通了30余戶群眾思想工作,剩下的最后1戶仰仗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人脈關系,態度十分強硬。何萬彬沒有硬碰硬,而是找親朋好友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使之轉變強硬的態度。拆遷隊伍順利進場,“難產”的馬金法庭終于在10年后竣工交付使用。
到馬金的二年多來,何萬彬就是憑著這股子不畏懼、敢擔當的精神,不破法規破常規,經過鎮村兩級全力攻關,歷時8年的馬金車站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歷時6年、投資5000余萬的后山脫貧小區,在征地到位后全部開工建設;工業功能區土地征用全部完成;歷時6年的防洪堤征地動遷,從原有遺留的80余戶,到目前只剩2戶……多年遺留的老問題不斷被解決,為馬金集鎮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發展留足了空間、掃清了障礙,為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為百姓為大家才是真性情
馬金原來的集鎮環境從一位縣領導的六字總結就可見一斑:“最臟、最亂、最差”,這一評價對生性好強的何萬彬而言就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刺,一動就痛,令他輾轉難眠。上級給了他三個月的整改時間,徹底消除‘臟亂差,’何萬彬卻立下了“如果一個月內全鎮環境衛生沒有明顯改觀就自行摘帽”的“軍令狀”,對看準了的事他認為必須拼決心、下狠心,不給自己留退路。
在那一個月里,何萬彬每天都要把全鎮所有的村跑上兩遍,為的是現場督查,不留死角。同時,在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投入40多萬元,雇用挖掘機清理大堆垃圾,實行“門前三包”,成立清潔衛生志愿者隊伍,在全鎮上下共同努力下,馬金的鎮村面貌煥然一新。鎮村干部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一位老鄉鎮說:“都像何書記這樣拼命,哪里還有干不好的活”
對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何萬彬就像戰士執行軍令一樣不折不扣地抓到底。“五水共治”中,馬金鎮嚴格執行生豬禁養政策,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既定任務,全縣“治水造景”和“萬人暢游錢江源”兩個現場會落戶馬金;“三改一拆”中,馬金鎮拆除違章建筑1萬多平米,基本解決了占用國有土地的問題;開化國家公園建設中,馬金鎮依托自身優勢打造一批特色亮點,完成鄉村旅游城鎮整體規劃編制。硬漢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何萬彬的直率硬氣往往容易得罪人,他又是土生土長的馬金人,與當地更是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有人問他:“你這么強勢,就不怕得罪人嗎” “當干部就會得罪人。只要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得罪人我也不怕,我問心無愧!”回答雖然簡單樸實,但卻道出了何萬彬的為民的情懷、為老百姓做事才是他硬漢形象背后的真性情,才是他的“鐵石心腸”深處最柔軟、最真摯的部分,就是這份“軟”才使他有著無窮的勇氣和膽量一直“硬”下去,只有心中裝做對黨的信仰忠誠,才使他有了一份為推動馬金發展、追求正義事業而不顧一切的執著。
2016年5月衢州市委在召開全市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座談會上,市委書記陳新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向何萬彬同志學習。5月23日開化縣委發出通知要求全縣黨員干部開展向何萬彬同志學習活動;學習他對黨忠誠、扎根基層的政治品質;學習他敢于擔當、克難攻堅的干事精神;學習他剛政不阿、一身正氣的道德情操;學習他率先垂范、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心系群眾、真情服務的為民情懷。
(宋金甫 余賢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謀百姓利益,我問心無愧!——記浙江省開化縣馬金鎮黨委書記何萬彬
來源: 時間:2016-06-06
他,35歲從部隊轉業,身上透著軍人特有的堅毅果敢;他,17年一直扎根在鄉鎮,從一名人武干部摸爬成長,走上了黨委書記的崗位;他,平時話不多,但工作中敢于發聲,勇于碰硬,是當地干部群眾心目中公認的“拼命三郎”。他就是浙江省開化縣馬金鎮黨委書記何萬彬,一位名副其實的“硬漢書記”。
講規矩守紀律才能強隊伍
馬金鎮地處浙江"母親河"錢塘江源頭,是衢州的北大門和開化的副中心。鎮域面積185.54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人口4.29萬人。
從前馬金鎮的干部會風在全縣最差是出了名的,經常是臺上開大會、臺下開小會,何萬彬上任鎮黨委書記第一次動怒拍桌子就是在全鎮干部大會上,這讓鎮村兩級干部初步領教了這位“硬漢書記”的風采。會風整治只是牛刀小試,2013年剛剛上任的何萬彬,正好趕上村級組織換屆這場大考。馬金是開化的一個大鎮,村莊眾多且多數村情復雜、暗藏利益糾葛,處理不當極易引起群體性事件。某村的換屆選舉讓何萬彬至今記憶猶新,該村兩位候選人歷來“走不到一起”,矛盾由來已久,幫派對立嚴重。選舉過程中另外候選人有意找茬,拒不同意開啟票箱。“法律程序到位,開不開票箱由不得你,膽敢以身試法,必定嚴厲打擊,有什么問題我一個人頂著。”何萬彬直言相告。眼看書記的執拗,票箱最終還是在眾人面前打開,結果候選人原村民主任一次過半成功當選。隨著一批重難點村的突破,全鎮的換屆選舉工作平穩進行,村級干部隊伍和村莊建設發展有了群眾公認的主心骨、帶頭人。
為加大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力度,馬金鎮制定出臺《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村級文書管理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制度管錢管人管事。后進支部的整轉,再次展示了何萬彬強硬的一面:對一些不團結、亂作為、不作為的村兩委干部,鎮黨委按規定程序果斷采取撤職、停職等方式堅決處理。
當然,“硬漢書記”也并非不懂柔情,何萬彬相信以心交心才能凝聚人心,他定期找村干部談心談話,全鎮36個村支部書記約談都在幾次以上,對干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盡全力幫助解決。盡管講話很直、不給人留情面,但日久見人心,何萬彬一心為公的坦誠、真誠為他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有拼勁敢碰硬才會破難題
縣里干部調整,很少有人愿意到馬金工作,特別是擔任主要領導,主要原因就是有太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工作還沒開展,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然而,何萬彬受命于危難之際,“別人不想辦、辦不了的事,如果組織需要,我可以去試試。” 敢于碰硬、敢動真格是何萬彬最較真的標簽。
馬金法庭的遷建工程最令人揪心,10年來久拖未決,省市縣三級法院多次督辦,主要是因為土地征用問題,加上補償政策由于時間跨度過大早已調整,導致征遷工作一直舉步維艱。經過認真細致的調查了解,何萬彬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多年的鄉鎮經驗使他深知征地拆遷“速戰速決”的道理。何萬彬將全鎮干部分成若干工作組,短時間內做通了30余戶群眾思想工作,剩下的最后1戶仰仗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人脈關系,態度十分強硬。何萬彬沒有硬碰硬,而是找親朋好友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使之轉變強硬的態度。拆遷隊伍順利進場,“難產”的馬金法庭終于在10年后竣工交付使用。
到馬金的二年多來,何萬彬就是憑著這股子不畏懼、敢擔當的精神,不破法規破常規,經過鎮村兩級全力攻關,歷時8年的馬金車站項目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歷時6年、投資5000余萬的后山脫貧小區,在征地到位后全部開工建設;工業功能區土地征用全部完成;歷時6年的防洪堤征地動遷,從原有遺留的80余戶,到目前只剩2戶……多年遺留的老問題不斷被解決,為馬金集鎮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民生事業發展留足了空間、掃清了障礙,為老百姓的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為百姓為大家才是真性情
馬金原來的集鎮環境從一位縣領導的六字總結就可見一斑:“最臟、最亂、最差”,這一評價對生性好強的何萬彬而言就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刺,一動就痛,令他輾轉難眠。上級給了他三個月的整改時間,徹底消除‘臟亂差,’何萬彬卻立下了“如果一個月內全鎮環境衛生沒有明顯改觀就自行摘帽”的“軍令狀”,對看準了的事他認為必須拼決心、下狠心,不給自己留退路。
在那一個月里,何萬彬每天都要把全鎮所有的村跑上兩遍,為的是現場督查,不留死角。同時,在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投入40多萬元,雇用挖掘機清理大堆垃圾,實行“門前三包”,成立清潔衛生志愿者隊伍,在全鎮上下共同努力下,馬金的鎮村面貌煥然一新。鎮村干部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一位老鄉鎮說:“都像何書記這樣拼命,哪里還有干不好的活”
對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何萬彬就像戰士執行軍令一樣不折不扣地抓到底。“五水共治”中,馬金鎮嚴格執行生豬禁養政策,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既定任務,全縣“治水造景”和“萬人暢游錢江源”兩個現場會落戶馬金;“三改一拆”中,馬金鎮拆除違章建筑1萬多平米,基本解決了占用國有土地的問題;開化國家公園建設中,馬金鎮依托自身優勢打造一批特色亮點,完成鄉村旅游城鎮整體規劃編制。硬漢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何萬彬的直率硬氣往往容易得罪人,他又是土生土長的馬金人,與當地更是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有人問他:“你這么強勢,就不怕得罪人嗎” “當干部就會得罪人。只要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得罪人我也不怕,我問心無愧!”回答雖然簡單樸實,但卻道出了何萬彬的為民的情懷、為老百姓做事才是他硬漢形象背后的真性情,才是他的“鐵石心腸”深處最柔軟、最真摯的部分,就是這份“軟”才使他有著無窮的勇氣和膽量一直“硬”下去,只有心中裝做對黨的信仰忠誠,才使他有了一份為推動馬金發展、追求正義事業而不顧一切的執著。
2016年5月衢州市委在召開全市鄉鎮街道黨委書記座談會上,市委書記陳新號召全市黨員干部向何萬彬同志學習。5月23日開化縣委發出通知要求全縣黨員干部開展向何萬彬同志學習活動;學習他對黨忠誠、扎根基層的政治品質;學習他敢于擔當、克難攻堅的干事精神;學習他剛政不阿、一身正氣的道德情操;學習他率先垂范、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心系群眾、真情服務的為民情懷。
(宋金甫 余賢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