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廣大黨員干部要常學常新、常修常煉,在蘸墨“百年黨史”中堅定志向、篤行不怠,共同書寫經得起歷史檢驗、人民考驗的“時代答卷”。
飽蘸“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墨”,在厚植忠誠底色中寫實“理想信念答卷”。“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回看百年歲月,從“怕死不當共產黨”的劉胡蘭,到“我死了有黨,等于沒有死”的劉國鋕,再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陳祥榕……無數的革命先烈匯聚在黨的旗幟下,用自己的生命證明,對黨忠誠,絕不是一句口號式的空話。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廣大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對黨忠誠,堅持以學筑魂,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深學細悟中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為對黨忠誠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要以實際行動筑牢對黨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飽蘸“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之墨”,在常慮群眾冷暖中寫實“民生福祉答卷”。“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從“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女紅軍,到“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再到篤信“幫老百姓干活、保障群眾利益,怎么干都不過分”的“樵夫”廖俊波……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為民、無私奉獻,在人民心中鑄就不朽的精神豐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踏上新的趕考之路,廣大黨員干部要涵養“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懷,堅持事事以人民為先,處處為人民著想,始終把人民的“急難愁盼”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以“念茲在茲”的奉獻姿態,辦好群眾“家里事”,當好群眾“家里人”。要積極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主動深入艱苦地區、復雜環境和基層一線,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題、堵點和重要民生領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中把“民生清單”變成“幸福賬單”,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飽蘸“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之墨”,在錘煉扎實本領中寫實“實干擔當答卷”。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斗,成功跨越“長征”途中的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黨員干部重任在肩,要在回望百年黨史中激發“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內在驅動力,起而行之、迎難而上,主動奔赴改革發展主戰場、安全維穩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多啃“硬骨頭”、多挑“千斤擔”、多蹚“深水區”,在“實踐熔爐”中練就堪當重任的“寬肩膀”、挺起改革創新的“硬脊梁”、煉成身經百戰的“鐵身板”。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等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堅持用實績實效把一張張藍圖變為現實,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宏圖偉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蘸墨“百年黨史” 共書“時代答卷”
來源:機關黨委 時間:2024-06-05
中共中央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廣大黨員干部要常學常新、常修常煉,在蘸墨“百年黨史”中堅定志向、篤行不怠,共同書寫經得起歷史檢驗、人民考驗的“時代答卷”。
飽蘸“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墨”,在厚植忠誠底色中寫實“理想信念答卷”。“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回看百年歲月,從“怕死不當共產黨”的劉胡蘭,到“我死了有黨,等于沒有死”的劉國鋕,再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陳祥榕……無數的革命先烈匯聚在黨的旗幟下,用自己的生命證明,對黨忠誠,絕不是一句口號式的空話。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廣大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要堅定理想信念、筑牢對黨忠誠,堅持以學筑魂,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深學細悟中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為對黨忠誠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要以實際行動筑牢對黨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飽蘸“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為民之墨”,在常慮群眾冷暖中寫實“民生福祉答卷”。“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從“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女紅軍,到“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再到篤信“幫老百姓干活、保障群眾利益,怎么干都不過分”的“樵夫”廖俊波……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為民、無私奉獻,在人民心中鑄就不朽的精神豐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踏上新的趕考之路,廣大黨員干部要涵養“人民至上”的高尚情懷,堅持事事以人民為先,處處為人民著想,始終把人民的“急難愁盼”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以“念茲在茲”的奉獻姿態,辦好群眾“家里事”,當好群眾“家里人”。要積極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主動深入艱苦地區、復雜環境和基層一線,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題、堵點和重要民生領域,真誠傾聽群眾呼聲,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中把“民生清單”變成“幸福賬單”,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飽蘸“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之墨”,在錘煉扎實本領中寫實“實干擔當答卷”。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斗,成功跨越“長征”途中的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黨員干部重任在肩,要在回望百年黨史中激發“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內在驅動力,起而行之、迎難而上,主動奔赴改革發展主戰場、安全維穩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多啃“硬骨頭”、多挑“千斤擔”、多蹚“深水區”,在“實踐熔爐”中練就堪當重任的“寬肩膀”、挺起改革創新的“硬脊梁”、煉成身經百戰的“鐵身板”。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等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堅持用實績實效把一張張藍圖變為現實,努力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宏圖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