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五次會議第0293號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2-00322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五次會議第0293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河北省委:
你們提出的“關于建立健全河北省碳交易市場體系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碳市場是推進“雙碳”工作的重要市場化機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指出要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實行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交易監管機制。我廳高度重視建立健全河北省碳交易市場體系相關工作,成立以廳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碳市場交易監督管理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省碳市場及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工作,運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提升工業用能低碳化水平,開發應用先進低碳技術工藝,助力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穩妥、科學、有序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
一是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積極指導八個行業428家
二是健全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制定河北省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細則、第三方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等規范文件,明確省市生態環境部門、重點排放單位和第三方核查機構職責和要求,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壓實各方責任。加強對控排企業的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幫扶指導和培訓力度,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強對核查機構的管理,規范核查流程,提高碳核查質量,對存在將核查業務轉包、核查過程代簽掛名、工作程序不符合規定的核查機構取消其核查資格,加大懲罰力度,列入失信名單;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會同省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梳理省內參與碳排放數據檢測機構,對篡改檢測結果、送檢日期、樣品重量等關鍵信息,原始記錄及臺賬檔案管理混亂的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全面落實整改,對檢驗檢測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查嚴罰,凈化檢驗檢測市場環境。
三是創新碳市場監管方式。建立全省“智慧環保”碳排放大數據平臺,強化信息化手段應用,精準識別、及時預警異常數據。組織控排企業利用環境信息平臺做好碳排放相關數據信息化存證工作。推進碳監測評估試點,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開展碳排放在線監測,核驗碳排放數據,將碳排放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管理。
四是加強碳市場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地方成立應對氣候變化專門處室,充實碳排放與執法監管隊伍,落實碳核查監督檢查以及能力建設等工作經費;補齊法律短板,研究查處碳排放交易相關案件的指導意見;強化培訓指導,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執法隊伍、控排企業、技術服務機構的能力和水平,為碳市場數據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五是探索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更好發揮碳市場作用,推進“兩高”行業自愿減排,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省政府成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以林業固碳產品為載體,促成新興鑄管、港陸鋼鐵等11家鋼鐵、焦化企業與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林場交易森林固碳產品52.18萬噸,實現生態價值2315萬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改革情況交流》專期整篇刊發我省做法。為規范交易行為、拓展交易范圍,我省進一步制定完善降碳產品核定、激勵約束政策、價值實現管理辦法3個配套政策,細化交易規則、碳排放環評、碳排放基準值3個支撐文件,加快建設管理、服務2個平臺,構建起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1+3+3+2”制度體系。
下一步,我省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配套,編制適合河北省情的碳排放排評估體系,加強碳市場激勵機制,推動碳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2年4月21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五次會議第0293號提案的答復
來源: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時間:2022-04-25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
第五次會議第0293號提案的答復
民建河北省委:
你們提出的“關于建立健全河北省碳交易市場體系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碳市場是推進“雙碳”工作的重要市場化機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指出要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實行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交易監管機制。我廳高度重視建立健全河北省碳交易市場體系相關工作,成立以廳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碳市場交易監督管理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省碳市場及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工作,運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提升工業用能低碳化水平,開發應用先進低碳技術工藝,助力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穩妥、科學、有序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
一是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積極指導八個行業428家
二是健全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制定河北省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細則、第三方核查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等規范文件,明確省市生態環境部門、重點排放單位和第三方核查機構職責和要求,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壓實各方責任。加強對控排企業的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幫扶指導和培訓力度,提升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強對核查機構的管理,規范核查流程,提高碳核查質量,對存在將核查業務轉包、核查過程代簽掛名、工作程序不符合規定的核查機構取消其核查資格,加大懲罰力度,列入失信名單;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會同省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梳理省內參與碳排放數據檢測機構,對篡改檢測結果、送檢日期、樣品重量等關鍵信息,原始記錄及臺賬檔案管理混亂的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全面落實整改,對檢驗檢測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查嚴罰,凈化檢驗檢測市場環境。
三是創新碳市場監管方式。建立全省“智慧環保”碳排放大數據平臺,強化信息化手段應用,精準識別、及時預警異常數據。組織控排企業利用環境信息平臺做好碳排放相關數據信息化存證工作。推進碳監測評估試點,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開展碳排放在線監測,核驗碳排放數據,將碳排放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管理。
四是加強碳市場基礎能力建設。推動地方成立應對氣候變化專門處室,充實碳排放與執法監管隊伍,落實碳核查監督檢查以及能力建設等工作經費;補齊法律短板,研究查處碳排放交易相關案件的指導意見;強化培訓指導,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執法隊伍、控排企業、技術服務機構的能力和水平,為碳市場數據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五是探索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更好發揮碳市場作用,推進“兩高”行業自愿減排,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省政府成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以林業固碳產品為載體,促成新興鑄管、港陸鋼鐵等11家鋼鐵、焦化企業與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林場交易森林固碳產品52.18萬噸,實現生態價值2315萬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改革情況交流》專期整篇刊發我省做法。為規范交易行為、拓展交易范圍,我省進一步制定完善降碳產品核定、激勵約束政策、價值實現管理辦法3個配套政策,細化交易規則、碳排放環評、碳排放基準值3個支撐文件,加快建設管理、服務2個平臺,構建起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1+3+3+2”制度體系。
下一步,我省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配套,編制適合河北省情的碳排放排評估體系,加強碳市場激勵機制,推動碳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