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635號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大氣環境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3-00249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葛瑞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撤銷入省煤質檢查站的建議”,由我廳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我省近年來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情況
近年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2017年以來,我省陸續印發《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河北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和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等文件,統籌謀劃實施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強化揚塵污染治理,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實施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強化監督幫扶,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比2017年下降40.6%,全省所有設區市空氣質量排名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后十”,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面臨的形勢
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改善成效還不穩固,我省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化石、交通運輸結構偏公路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細顆粒物(PM2.5)濃度仍處于高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依然多發頻發,臭氧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柴油貨車污染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仍需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科學施策、精準管控,標本兼治、協同施治,以更高標準統籌好節能、減煤、控車、治企、增綠、抑塵,持續優化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實施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加強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重點污染物治理,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聯治,通過采取嚴控增量、多減存量和精準科學應對重污染過程的手段,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三、關于入省煤質檢查站調整事宜
2017年,為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劣質散煤管控,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我省決定設立省界邊境煤質檢查站,對運煤車輛進行煤質檢查,當時我省農村散煤燃燒量多面廣,多為劣質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未經處理全部低空直接排放,是采暖季重要的污染源,入省煤質檢查站的設立對我省農村散煤質量管控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力促進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自2016年開始,我省大力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截至2021年底共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296.5萬戶,全省農村平原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基本實現“應改盡改”,取得了突出的民生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統計數據,2022-2023年采暖季,全省還有184萬余戶使用潔凈煤取暖,潔凈煤需求量為245萬余噸。同時,根據歷年檢查情況,采暖季期間部分已經完成“雙代”的地區散煤復燒現象時有發生,且部分燃用劣質散煤,對空氣質量造成極不利影響,因此采暖季期間做好農村地區燃煤質量管控以及防止劣質散煤輸入工作對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意義重大。
我省入省煤質檢查站運行五年來,攔截勸返劣質散煤運輸車輛上百萬輛,為大氣污染防治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上路執法依據不足、管控作用有限、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下一步,我廳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積極配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共同做好入省煤質檢查站調整工作,同時,根據職責要求,積極組織各地持續做好采暖季散煤復燃監督檢查工作,嚴防散煤復燃,推動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19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635號提案的答復
來源:大氣環境處 時間:2023-04-26
葛瑞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撤銷入省煤質檢查站的建議”,由我廳會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我省近年來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情況
近年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2017年以來,我省陸續印發《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河北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和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等文件,統籌謀劃實施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強化揚塵污染治理,推進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實施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強化監督幫扶,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3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比2017年下降40.6%,全省所有設區市空氣質量排名全部退出全國重點城市“后十”,為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
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面臨的形勢
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改善成效還不穩固,我省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化石、交通運輸結構偏公路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細顆粒物(PM2.5)濃度仍處于高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依然多發頻發,臭氧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柴油貨車污染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城市大氣污染深度治理和精細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仍需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科學施策、精準管控,標本兼治、協同施治,以更高標準統籌好節能、減煤、控車、治企、增綠、抑塵,持續優化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實施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加強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重點污染物治理,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聯治,通過采取嚴控增量、多減存量和精準科學應對重污染過程的手段,大幅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三、關于入省煤質檢查站調整事宜
2017年,為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劣質散煤管控,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我省決定設立省界邊境煤質檢查站,對運煤車輛進行煤質檢查,當時我省農村散煤燃燒量多面廣,多為劣質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未經處理全部低空直接排放,是采暖季重要的污染源,入省煤質檢查站的設立對我省農村散煤質量管控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力促進了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自2016年開始,我省大力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截至2021年底共完成清潔取暖改造1296.5萬戶,全省農村平原地區清潔取暖改造基本實現“應改盡改”,取得了突出的民生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發改委統計數據,2022-2023年采暖季,全省還有184萬余戶使用潔凈煤取暖,潔凈煤需求量為245萬余噸。同時,根據歷年檢查情況,采暖季期間部分已經完成“雙代”的地區散煤復燒現象時有發生,且部分燃用劣質散煤,對空氣質量造成極不利影響,因此采暖季期間做好農村地區燃煤質量管控以及防止劣質散煤輸入工作對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意義重大。
我省入省煤質檢查站運行五年來,攔截勸返劣質散煤運輸車輛上百萬輛,為大氣污染防治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上路執法依據不足、管控作用有限、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下一步,我廳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積極配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共同做好入省煤質檢查站調整工作,同時,根據職責要求,積極組織各地持續做好采暖季散煤復燃監督檢查工作,嚴防散煤復燃,推動我省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