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次會議第1346號建議關于“關于完善鋼鐵行業碳管理體系積極應對全國碳市場的建議”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5-00258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田京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鋼鐵行業碳管理體系積極應對全國碳市場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我省是鋼鐵大省,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鋼鐵產業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出臺加快推進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鋼鐵行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進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我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統籌做好企業碳排放管理服務,助力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用足用好轉型金融工具等方面工作,推動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企業碳排放管理服務。一是嚴格數據質量管理。組
織鋼鐵企業編制并嚴格執行年度數據質量控制計劃,規范實施月度信息化存證,報送年度碳排放報告,對全省136家鋼鐵企業(含獨立軋鋼)開展碳排放核查,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二是加強政策技術培訓。組織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解讀培訓2期、碳排放核算技術培訓3期,詳細解讀碳排放數據管理法規政策和技術規范要求,指導企業完善內部碳管理制度、規范碳排放行為,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三是開展專項幫扶行動。制發《2024年河北省碳排放數據質量提升專項幫扶行動方案》,聚焦鋼鐵等重點行業排放單位,編制幫扶工作手冊,對發現的89家鋼鐵企業(含獨立軋鋼)240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健全碳計量標準體系。一是積極推進標準計量體系建設。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等9廳局印發《河北省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行動方案》,統籌推進全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60年標準計量體系建設的目標。二是穩步推進碳計量中心建設。籌建了“河北省碳計量中心”,開展碳計量監測相關技術研究、路徑探索和制度建設,推動碳計量儀器儀表質量提升和國產化替代,支撐重點行業由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測量”轉變。三是推動雙碳相關標準制修訂。2024年,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先后發布省地方標準22項,為我省相關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加強碳排放信息化建設。為提升碳排放數據信息化水平,自2022年起搭建河北省“碳”索未來綜合服務平臺,子平臺河北省企業碳排放監管平臺已上線運行,通過收集企業工序設施參數、化石燃料消耗、生產經營等數據,實現碳排放數據實時監控,為碳排放監管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全省發電、鋼鐵、水泥、玻璃、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400余家企業納入平臺管理,實現了“日報送、月存證、年核查”功能,平臺運行穩定。
四、用好金融工具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充分發揮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債務融資工具作用,打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信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金融工具組合拳,鋼鐵行業綠色貸款占比逐年提升,支持鋼鐵企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力度不斷加大。二是加強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探索。人民銀行河北省分行、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該指引是河北省出臺的首個轉型金融指導文件,也是全國首個定位于鋼鐵行業的轉型金融指導文件。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轉型貸款已投放158億元,15家鋼鐵企業完成轉型方案編制和評估,在完成短期轉型目標后,可實現年降碳590萬噸。三是指導銀行機構拓寬綠色貸款合格抵(質)押物范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已經將采購碳排放權貸款納入綠色金融范圍。組織編制《河北省綠色低碳信貸產品手冊》,涵蓋28家金融機構中的林權質押擔保貸款、碳配額質押貸款、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等45種特色信貸產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做好政策宣傳,主動銀企對接服務,加大信貸產品應用。
下一步,將認真落實國家碳市場建設統一部署,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扎實開展碳減排專項服務,完善碳排放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碳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全省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一是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壓實鋼鐵企業履行碳排放核算與報告的主體責任,制定并嚴格執行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質量控制方案,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長效機制,對其碳排放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嚴格落實國家工作部署,對碳核查機構實施認證機構資質管理,推動審定核查機構嚴格遵循客觀獨立、誠實守信、公平公正、專業嚴謹的原則,依法依規開展核查工作,確保審定、核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依法依規加強審定、核查、認證等活動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技術服務機構篡改、偽造數據資料等弄虛作假行為,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二是扎實開展碳減排專項服務。組織鋼鐵行業和碳管理領域專家,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集中開展碳減排服務,幫助企業找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明確管理目標,完善管理體系,防范管理風險,提升管理能力,為企業“入市”后爭取獲得更多收益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完善碳排放綜合監管平臺功能。鼓勵河鋼集團等有條件的鋼鐵企業開展碳排放關鍵參數信息化采集與分析技術應用,推動企業進行實時數據對接,將平臺關鍵數據進行實時上鏈,實現數據在鏈上實時存證;推動企業碳排放高質量數據化監管,加強原始數據防篡改管理,豐富數據預警規則和分析維度,加強平臺數據核驗,精準異常數據識別,提升上報數據質量,確保準確、真實、有效。四是持續推進碳計量標準體系建設。落實國家碳排放計量審查要求,制修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高標準建設省碳計量中心,培育建設國家碳計量中心(鋼鐵行業),指導企業規范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使用和管理,依法開展檢定或校準;探索建立鋼鐵行業溫室氣體監測技術體系,推進重點行業、區域環境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碳排放量反演方法。五是強化金融賦能全國碳市場建設。加強政策宣介,鼓勵金融機構提升碳排放權金融屬性認可度,引導金融機構與碳交易服務公司合作,為鋼鐵行業開展碳交易提供更多的資金及服務支持;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業務;加強鋼鐵企業與證券中介機構聯動,規劃并推進證券中介機構研發碳交易相關期貨與衍生品品種,推動創新產品開發落地;推動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在證券交易所發行綠色債、低碳債,豐富市場產品供給,加大對科創債、REITs等創新融資方式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6月20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次會議第1346號建議關于“關于完善鋼鐵行業碳管理體系積極應對全國碳市場的建議”的答復
來源:應對氣候變化與對外合作處 時間:2025-07-09
田京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鋼鐵行業碳管理體系積極應對全國碳市場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我省是鋼鐵大省,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鋼鐵產業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出臺加快推進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支持鋼鐵行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進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我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統籌做好企業碳排放管理服務,助力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用足用好轉型金融工具等方面工作,推動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企業碳排放管理服務。一是嚴格數據質量管理。組
織鋼鐵企業編制并嚴格執行年度數據質量控制計劃,規范實施月度信息化存證,報送年度碳排放報告,對全省136家鋼鐵企業(含獨立軋鋼)開展碳排放核查,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二是加強政策技術培訓。組織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解讀培訓2期、碳排放核算技術培訓3期,詳細解讀碳排放數據管理法規政策和技術規范要求,指導企業完善內部碳管理制度、規范碳排放行為,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三是開展專項幫扶行動。制發《2024年河北省碳排放數據質量提升專項幫扶行動方案》,聚焦鋼鐵等重點行業排放單位,編制幫扶工作手冊,對發現的89家鋼鐵企業(含獨立軋鋼)240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二、健全碳計量標準體系。一是積極推進標準計量體系建設。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等9廳局印發《河北省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行動方案》,統籌推進全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60年標準計量體系建設的目標。二是穩步推進碳計量中心建設。籌建了“河北省碳計量中心”,開展碳計量監測相關技術研究、路徑探索和制度建設,推動碳計量儀器儀表質量提升和國產化替代,支撐重點行業由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測量”轉變。三是推動雙碳相關標準制修訂。2024年,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先后發布省地方標準22項,為我省相關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加強碳排放信息化建設。為提升碳排放數據信息化水平,自2022年起搭建河北省“碳”索未來綜合服務平臺,子平臺河北省企業碳排放監管平臺已上線運行,通過收集企業工序設施參數、化石燃料消耗、生產經營等數據,實現碳排放數據實時監控,為碳排放監管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全省發電、鋼鐵、水泥、玻璃、化工、石化等重點行業400余家企業納入平臺管理,實現了“日報送、月存證、年核查”功能,平臺運行穩定。
四、用好金融工具提供優質服務。一是充分發揮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債務融資工具作用,打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信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金融工具組合拳,鋼鐵行業綠色貸款占比逐年提升,支持鋼鐵企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力度不斷加大。二是加強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探索。人民銀行河北省分行、省生態環境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該指引是河北省出臺的首個轉型金融指導文件,也是全國首個定位于鋼鐵行業的轉型金融指導文件。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轉型貸款已投放158億元,15家鋼鐵企業完成轉型方案編制和評估,在完成短期轉型目標后,可實現年降碳590萬噸。三是指導銀行機構拓寬綠色貸款合格抵(質)押物范圍。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已經將采購碳排放權貸款納入綠色金融范圍。組織編制《河北省綠色低碳信貸產品手冊》,涵蓋28家金融機構中的林權質押擔保貸款、碳配額質押貸款、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等45種特色信貸產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做好政策宣傳,主動銀企對接服務,加大信貸產品應用。
下一步,將認真落實國家碳市場建設統一部署,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扎實開展碳減排專項服務,完善碳排放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碳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全省鋼鐵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一是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壓實鋼鐵企業履行碳排放核算與報告的主體責任,制定并嚴格執行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質量控制方案,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長效機制,對其碳排放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嚴格落實國家工作部署,對碳核查機構實施認證機構資質管理,推動審定核查機構嚴格遵循客觀獨立、誠實守信、公平公正、專業嚴謹的原則,依法依規開展核查工作,確保審定、核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依法依規加強審定、核查、認證等活動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技術服務機構篡改、偽造數據資料等弄虛作假行為,營造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二是扎實開展碳減排專項服務。組織鋼鐵行業和碳管理領域專家,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集中開展碳減排服務,幫助企業找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明確管理目標,完善管理體系,防范管理風險,提升管理能力,為企業“入市”后爭取獲得更多收益奠定良好基礎。三是完善碳排放綜合監管平臺功能。鼓勵河鋼集團等有條件的鋼鐵企業開展碳排放關鍵參數信息化采集與分析技術應用,推動企業進行實時數據對接,將平臺關鍵數據進行實時上鏈,實現數據在鏈上實時存證;推動企業碳排放高質量數據化監管,加強原始數據防篡改管理,豐富數據預警規則和分析維度,加強平臺數據核驗,精準異常數據識別,提升上報數據質量,確保準確、真實、有效。四是持續推進碳計量標準體系建設。落實國家碳排放計量審查要求,制修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高標準建設省碳計量中心,培育建設國家碳計量中心(鋼鐵行業),指導企業規范碳排放計量器具配備、使用和管理,依法開展檢定或校準;探索建立鋼鐵行業溫室氣體監測技術體系,推進重點行業、區域環境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碳排放量反演方法。五是強化金融賦能全國碳市場建設。加強政策宣介,鼓勵金融機構提升碳排放權金融屬性認可度,引導金融機構與碳交易服務公司合作,為鋼鐵行業開展碳交易提供更多的資金及服務支持;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碳排放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業務;加強鋼鐵企業與證券中介機構聯動,規劃并推進證券中介機構研發碳交易相關期貨與衍生品品種,推動創新產品開發落地;推動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在證券交易所發行綠色債、低碳債,豐富市場產品供給,加大對科創債、REITs等創新融資方式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