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名稱 關于印發《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的通知
發布機構 索引號 0218077J/2020-00430
主題分類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文號
發布日期 主題詞
效力狀態

關于印發《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0-06-24 16:16 信息來源: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印發《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的

通知

 

秦皇島、唐山、滄州市人民政府

《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6月19日

 

 


附件

 

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規范我省海洋生態補償工作,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河北省海洋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河北省管轄海域內,海洋生態補償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海洋生態補償包括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和海洋生態損害補償。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是指各級政府在履行海洋生態保護責任中,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依據所轄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對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物資源等進行保護或修復的補償性投入。

海洋生態損害補償,是指從事海域開發利用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履行海洋生態損害補償責任,對其造成的海洋生態損害進行補償。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實行“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補償”原則。

第四條  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洋生態補償管理工作。

  海洋生態補償活動包括:

(一)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重點海洋生態功能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其他重要生態敏感區保護和修復;

(二)海洋污染治理;

(三)海岸帶生境修復、退養還灘、退養還濕等

(四)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五)國家重點保護海洋物種和珍稀瀕危海洋物種的保護;

(六)支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顯著地區的其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治理活動等;

(七)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監管、監測能力建設

因以上活動開展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案編制、觀測、監測、評估、后評價、宣傳教育等活動費用可納入海洋生態補償資金

第六條  鼓勵、支持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性活動,投資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恢復和治理工作,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第二章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管理

  各級政府應保障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的補償性投入,補償范圍為本辦法規定的海洋生態補償活動。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活動應符合海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實行項目管理。

第三章 海洋生態損害補償管理

第九條  沿海市、縣級人民政府可統籌考慮區域內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的生態損害補償,統一組織編制區域生態損害補償實施方案;未編制區域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或未列入區域生態補償實施方案內的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單獨編制并實施生態損害償實施方案。

第十條  海洋生態損害應當以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的形式落實。漁業資源補償方案及補償金額需征得漁業主管部門同意,經專家論證通過后納入環評文件的環保措施,確定的償金額以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為依據。建設單位按照生態損害償實施方案在建設項目驗收前完成生態損害補償工作,并將海洋生態補償措施落實情況納入驗收調查報告。

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生態功能補償按照《海洋生態資本評估技術導則》(GB/T28058-2011進行核算;海洋漁業資源現狀調查和補償金額核算按照《建設項目對海洋生物資源影響評價技術規程》(SC/T9110-2007)要求,海洋生物資源生物量的取值不得低于《涉海建設項目對海洋生物資源損害評估技術規范》(DB 13/T 2999—2019)中提出的海洋生物資源平均生物量。

第十一條  取排水等持續性造成海洋生態損害的項目,可逐年落實或按照使用年限一次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填海造地、構筑物等其他建設項目應在工程竣工環保驗收前,一次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

第十二條  列入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中的項目應按已通過專家評審的生態保護修復方案進行修復。

新建海洋和海岸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負責實施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三條  未在規定時間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的建設單位,海洋環境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整改落實,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海洋工程環境保護設施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  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海洋生態補償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自然資源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按照各部門職責分別監督所轄區域內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措施落實到位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為五年。之前尚未實施海洋生態補償的項目,依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負責解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關于印發《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的

通知

 

秦皇島、唐山、滄州市人民政府

《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6月19日

 

 


附件

 

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規范我省海洋生態補償工作,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河北省海洋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河北省管轄海域內,海洋生態補償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海洋生態補償包括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和海洋生態損害補償。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是指各級政府在履行海洋生態保護責任中,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依據所轄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對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物資源等進行保護或修復的補償性投入。

海洋生態損害補償,是指從事海域開發利用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履行海洋生態損害補償責任,對其造成的海洋生態損害進行補償。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實行“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補償”原則。

第四條  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海洋生態補償管理工作。

  海洋生態補償活動包括:

(一)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重點海洋生態功能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其他重要生態敏感區保護和修復;

(二)海洋污染治理;

(三)海岸帶生境修復、退養還灘、退養還濕等

(四)漁業資源增殖放流;   

(五)國家重點保護海洋物種和珍稀瀕危海洋物種的保護;

(六)支持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顯著地區的其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治理活動等;

(七)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監管、監測能力建設

因以上活動開展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案編制、觀測、監測、評估、后評價、宣傳教育等活動費用可納入海洋生態補償資金

第六條  鼓勵、支持有關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公益性活動,投資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恢復和治理工作,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第二章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管理

  各級政府應保障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的補償性投入,補償范圍為本辦法規定的海洋生態補償活動。

  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活動應符合海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實行項目管理。

第三章 海洋生態損害補償管理

第九條  沿海市、縣級人民政府可統籌考慮區域內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的生態損害補償,統一組織編制區域生態損害補償實施方案;未編制區域生態補償實施方案或未列入區域生態補償實施方案內的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單獨編制并實施生態損害償實施方案。

第十條  海洋生態損害應當以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的形式落實。漁業資源補償方案及補償金額需征得漁業主管部門同意,經專家論證通過后納入環評文件的環保措施,確定的償金額以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為依據。建設單位按照生態損害償實施方案在建設項目驗收前完成生態損害補償工作,并將海洋生態補償措施落實情況納入驗收調查報告。

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生態功能補償按照《海洋生態資本評估技術導則》(GB/T28058-2011進行核算;海洋漁業資源現狀調查和補償金額核算按照《建設項目對海洋生物資源影響評價技術規程》(SC/T9110-2007)要求,海洋生物資源生物量的取值不得低于《涉海建設項目對海洋生物資源損害評估技術規范》(DB 13/T 2999—2019)中提出的海洋生物資源平均生物量。

第十一條  取排水等持續性造成海洋生態損害的項目,可逐年落實或按照使用年限一次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填海造地、構筑物等其他建設項目應在工程竣工環保驗收前,一次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

第十二條  列入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中的項目應按已通過專家評審的生態保護修復方案進行修復。

新建海洋和海岸工程項目,建設單位負責實施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三條  未在規定時間內落實海洋生態損害補償的建設單位,海洋環境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整改落實,整改落實不到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海洋工程環境保護設施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  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海洋生態補償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自然資源和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海洋和海岸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按照各部門職責分別監督所轄區域內生態功能補償和漁業資源補償措施落實到位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為五年。之前尚未實施海洋生態補償的項目,依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