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晨曦初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員張余廣,背著相機和望遠鏡到小湖隔堤巡湖觀測。“當前正是候鳥遷徙季節,60多種、數萬只候鳥將陸續飛臨湖區,要密切關注,加強動態監測和巡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這令包括張余廣在內的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備受鼓舞。“黨的二十大報告為衡水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我們要把衡水湖這顆‘東亞藍寶石’守得好好的。”他們說。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近年來,衡水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衡水湖水質穩定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標準,湖區觀測記錄到的鳥類增加至332種,魚類增加至45種,昆蟲增加至757種。
成果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連日來,衡水市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衡水湖保護與發展,不僅守護好衡水湖的鳥、魚、昆蟲、植物,也將持續推進各種自然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等生態文明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公眾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營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濃厚氛圍。
秋冬季節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衡水環保人正加強揚塵源、移動源等污染治理和秸稈禁燒管控,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這令衡水市生態環境戰線的工作者干勁倍增,紛紛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衡水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環保、強生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星表示,他們將從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引導全市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進形成“雙碳”工作綠色思維四個方面發力,讓衡水天更藍、水更清、地更凈、城市更宜居。
來源:衡水新聞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譜寫綠色發展嶄新篇章!衡水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11-21
初冬時節,晨曦初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員張余廣,背著相機和望遠鏡到小湖隔堤巡湖觀測。“當前正是候鳥遷徙季節,60多種、數萬只候鳥將陸續飛臨湖區,要密切關注,加強動態監測和巡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這令包括張余廣在內的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備受鼓舞。“黨的二十大報告為衡水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我們要把衡水湖這顆‘東亞藍寶石’守得好好的。”他們說。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近年來,衡水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衡水湖水質穩定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標準,湖區觀測記錄到的鳥類增加至332種,魚類增加至45種,昆蟲增加至757種。
成果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連日來,衡水市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衡水湖保護與發展,不僅守護好衡水湖的鳥、魚、昆蟲、植物,也將持續推進各種自然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等生態文明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公眾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的意識,營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濃厚氛圍。
秋冬季節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連日來,衡水環保人正加強揚塵源、移動源等污染治理和秸稈禁燒管控,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這令衡水市生態環境戰線的工作者干勁倍增,紛紛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衡水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環保、強生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星表示,他們將從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引導全市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進形成“雙碳”工作綠色思維四個方面發力,讓衡水天更藍、水更清、地更凈、城市更宜居。
來源:衡水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