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89號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大氣環境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2-00416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民進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深入推進我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省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污染排放管控、出臺鼓勵政策等,持續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嚴格控制鋼鐵產能,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污染物持續減排。
一、鼓勵發展短流程鋼鐵生產
2020年4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推進減量發展綠色發展,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2022年3月,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提出,鼓勵鋼鐵行業長流程向短流程轉型。
在產能置換方式上,鼓勵鋼鐵企業采用短流程電弧爐煉鋼模式,積極落實工信部《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中“企業內部退出轉爐建設電爐、退出和建設冶煉設備均為電爐的項目”實施產能等量置換。
目前我省已有石鋼、鑫匯鋼鐵、佰工鋼鐵等企業啟動了改造轉型發展電弧爐短流程煉鋼項目。下一步我省將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動鋼鐵企業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長流程鋼鐵企業廢鋼比,鼓勵具有廢鋼、電價、市場等優勢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鋼廠,通過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弧爐短流程煉鋼項目。
二、煉鐵工藝逐漸被替代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省部分鋼鐵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擬采取氫能煉鐵和熔融煉鐵等新型工藝。例如張家口宣化鋼鐵改造項目即是采用氫氣替代煤及焦炭,將氫氣還原為水,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邢鋼搬遷項目擬采用熔融煉鐵工藝,直接將鐵精粉等加入熔爐,減少因生產燒結礦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從而降低工序能耗。為鼓勵企業采用煉鐵新工藝,我省在產能置換方式上,落實工信部《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中“退出配套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建設氫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 等非高爐煉鐵項目的煉鐵產能”實施產能等量置換。
三、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和能效雙控
《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推進清潔生產,加快生產裝備和工藝升級,開展能效普查,對能效不達標的限期進行節能提升改造,鼓勵已達標企業通過節能改造達到先進值。2021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十條措施》,要求開展現有“兩高”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有條件企業 2022 年底前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等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及以上水平,新建擴建“兩高”項目應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及以上水平,鼓勵企業使用清潔燃料,原則上不新建燃煤自備鍋爐。鋼鐵、焦化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鼓勵高爐長流程鋼鐵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審批原則,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頭防控作用。
在“兩高”行業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階段,嚴格對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609號),對擬建、在建項目要求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
《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提出,實施從源頭到末端全過程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污染物產生強度,緩解末端控制壓力。完成鋼鐵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有效約束企業排污行為,引導企業對標引領水平標桿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和提升污染物設施升級。下一步,我省將持續開展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專項監察,重點檢查節能法律、法規和節能標準執行情況,以及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情況,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用能行為。對能源消耗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執行懲罰性電價,對主要耗能行業的用能單位按照限制類、淘汰類重點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同時,鼓勵鋼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充分回收利用余熱、余壓和余氣等能源,對符合要求的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
四、強化污染排放管理
為全面推進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助推企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推進全面超低排放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對鋼鐵、焦化等企業實行有組織固定源超低排放、無組織排放管控及大宗貨物產品清潔運輸等實施改造。我省鋼鐵企業已經全面達到《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9-2018)要求。
為全面打好藍天保衛戰,推動空氣環境質量大幅改善,我省堅決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我省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為實現鋼鐵企業全面超低排放,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于2020年開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工作。截至4月25日,我省已有14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并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公示,占全國已公示鋼鐵企業的31.82%。
我省正積極推動其他鋼鐵企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步伐,力爭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按照《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要求,下一步我省將全面推進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對鋼鐵等重點行業有組織改造項目、無組織改造項目及清潔運輸改造項目等,制定具體的實施清單和改造完成時限。不斷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提出,落實環境保護稅減免政策,鼓勵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等工業污染治理項目納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五、探索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
(一)開展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
將碳評價納入環評體系。2021年7月21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21〕346號),將河北省確定為鋼鐵行業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按照生態環境部部署,我省率先在鋼鐵等“兩高”行業開展碳排放環評試點,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方案》(〔2021〕-322),制定出臺《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指南(試行)》,目前我省已有10個鋼鐵、焦化項目開展了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有力推進了鋼鐵行業建設項目減污降碳協同控制。
(二)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全省87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發放碳配額4.79億噸,完成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工作,50家企業參與交易,累計買入218.53萬噸,賣出880.53萬噸,交易額4.49億元。
(三)組建低碳產業技術聯盟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聯合河鋼集團等4家科研單位組建了河北省CCUS產業技術聯盟,省自然資源廳成立河北省碳中和地學研究中心,張家口成立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低碳技術研發,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和應用。
(四)探索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省政府成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構建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1332”配套制度體系,新興鑄管、港陸鋼鐵等11家鋼鐵、焦化企業與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林場,交易森林固碳產品52.18萬噸,實現生態價值2315萬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改革情況交流》專期整篇刊發我省做法。
(五)積極推動二氧化碳利用試點示范
2020年,我省啟動了7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試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捕集二氧化碳50萬噸/年。目前,德龍鋼鐵、首鋼京唐、中煤旭陽3個試點項目已建成投運,分別將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納米碳酸鈣、煉鋼保護氣、可降解材料,年利用量分別為2.4萬噸、4.3萬噸和0.75萬噸。其他4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邢臺金隅冀東水泥使用二氧化碳用于微藻集中養殖,誠峰熱電、上安電廠、曹妃甸華潤電力制作干冰或液態二氧化碳。2021年,冀東油田自行開展了碳驅油封存技術(CO2-EOR)試點,預計年封存二氧化碳10萬噸。
(六)全面建立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
強化重點排放單位登記管理,開展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完善常態化碳排放統計制度。加強碳排放在線監測,在重點排放單位推廣用能和二氧化碳排放監測系統建設,嚴控統計監測數據質量。開展碳足跡核算與認定,構建全省雙碳智慧數字化管理平臺,推動降碳工作向精準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轉變。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2年4月27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89號提案的答復
來源:大氣環境處 時間:2022-05-17
民進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深入推進我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省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污染排放管控、出臺鼓勵政策等,持續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嚴格控制鋼鐵產能,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污染物持續減排。
一、鼓勵發展短流程鋼鐵生產
2020年4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推進減量發展綠色發展,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2022年3月,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提出,鼓勵鋼鐵行業長流程向短流程轉型。
在產能置換方式上,鼓勵鋼鐵企業采用短流程電弧爐煉鋼模式,積極落實工信部《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中“企業內部退出轉爐建設電爐、退出和建設冶煉設備均為電爐的項目”實施產能等量置換。
目前我省已有石鋼、鑫匯鋼鐵、佰工鋼鐵等企業啟動了改造轉型發展電弧爐短流程煉鋼項目。下一步我省將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動鋼鐵企業綠色發展,進一步提高長流程鋼鐵企業廢鋼比,鼓勵具有廢鋼、電價、市場等優勢條件的高爐—轉爐長流程鋼廠,通過就地改造轉型發展電弧爐短流程煉鋼項目。
二、煉鐵工藝逐漸被替代
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省部分鋼鐵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擬采取氫能煉鐵和熔融煉鐵等新型工藝。例如張家口宣化鋼鐵改造項目即是采用氫氣替代煤及焦炭,將氫氣還原為水,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邢鋼搬遷項目擬采用熔融煉鐵工藝,直接將鐵精粉等加入熔爐,減少因生產燒結礦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從而降低工序能耗。為鼓勵企業采用煉鐵新工藝,我省在產能置換方式上,落實工信部《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中“退出配套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建設氫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 等非高爐煉鐵項目的煉鐵產能”實施產能等量置換。
三、提高清潔生產水平和能效雙控
《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推進清潔生產,加快生產裝備和工藝升級,開展能效普查,對能效不達標的限期進行節能提升改造,鼓勵已達標企業通過節能改造達到先進值。2021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十條措施》,要求開展現有“兩高”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鼓勵有條件企業 2022 年底前單位產品物耗、能耗、水耗等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及以上水平,新建擴建“兩高”項目應達到國內清潔生產先進及以上水平,鼓勵企業使用清潔燃料,原則上不新建燃煤自備鍋爐。鋼鐵、焦化項目原則上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鼓勵高爐長流程鋼鐵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審批原則,充分發揮環境影響評價的源頭防控作用。
在“兩高”行業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階段,嚴格對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發改產業〔2021〕1609號),對擬建、在建項目要求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
《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提出,實施從源頭到末端全過程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污染物產生強度,緩解末端控制壓力。完成鋼鐵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有效約束企業排污行為,引導企業對標引領水平標桿企業優化生產工藝和提升污染物設施升級。下一步,我省將持續開展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專項監察,重點檢查節能法律、法規和節能標準執行情況,以及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情況,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用能行為。對能源消耗超過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執行懲罰性電價,對主要耗能行業的用能單位按照限制類、淘汰類重點行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同時,鼓勵鋼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充分回收利用余熱、余壓和余氣等能源,對符合要求的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
四、強化污染排放管理
為全面推進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助推企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河北省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冀環大氣〔2020〕161號)提出,推進全面超低排放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對鋼鐵、焦化等企業實行有組織固定源超低排放、無組織排放管控及大宗貨物產品清潔運輸等實施改造。我省鋼鐵企業已經全面達到《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DB13/2169-2018)要求。
為全面打好藍天保衛戰,推動空氣環境質量大幅改善,我省堅決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2019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我省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為實現鋼鐵企業全面超低排放,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于2020年開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工作。截至4月25日,我省已有14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并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公示,占全國已公示鋼鐵企業的31.82%。
我省正積極推動其他鋼鐵企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評估監測步伐,力爭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按照《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要求,下一步我省將全面推進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對鋼鐵等重點行業有組織改造項目、無組織改造項目及清潔運輸改造項目等,制定具體的實施清單和改造完成時限。不斷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河北省2022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要點》(冀氣領組〔2022〕2號)提出,落實環境保護稅減免政策,鼓勵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等工業污染治理項目納入中央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五、探索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
(一)開展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
將碳評價納入環評體系。2021年7月21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21〕346號),將河北省確定為鋼鐵行業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按照生態環境部部署,我省率先在鋼鐵等“兩高”行業開展碳排放環評試點,印發《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方案》(〔2021〕-322),制定出臺《河北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評價編制技術指南(試行)》,目前我省已有10個鋼鐵、焦化項目開展了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有力推進了鋼鐵行業建設項目減污降碳協同控制。
(二)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全省87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發放碳配額4.79億噸,完成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工作,50家企業參與交易,累計買入218.53萬噸,賣出880.53萬噸,交易額4.49億元。
(三)組建低碳產業技術聯盟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聯合河鋼集團等4家科研單位組建了河北省CCUS產業技術聯盟,省自然資源廳成立河北省碳中和地學研究中心,張家口成立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低碳技術研發,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和應用。
(四)探索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省政府成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構建降碳產品價值實現的“1332”配套制度體系,新興鑄管、港陸鋼鐵等11家鋼鐵、焦化企業與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林場,交易森林固碳產品52.18萬噸,實現生態價值2315萬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改革情況交流》專期整篇刊發我省做法。
(五)積極推動二氧化碳利用試點示范
2020年,我省啟動了7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試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捕集二氧化碳50萬噸/年。目前,德龍鋼鐵、首鋼京唐、中煤旭陽3個試點項目已建成投運,分別將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納米碳酸鈣、煉鋼保護氣、可降解材料,年利用量分別為2.4萬噸、4.3萬噸和0.75萬噸。其他4個項目正在積極推進,邢臺金隅冀東水泥使用二氧化碳用于微藻集中養殖,誠峰熱電、上安電廠、曹妃甸華潤電力制作干冰或液態二氧化碳。2021年,冀東油田自行開展了碳驅油封存技術(CO2-EOR)試點,預計年封存二氧化碳10萬噸。
(六)全面建立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
強化重點排放單位登記管理,開展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完善常態化碳排放統計制度。加強碳排放在線監測,在重點排放單位推廣用能和二氧化碳排放監測系統建設,嚴控統計監測數據質量。開展碳足跡核算與認定,構建全省雙碳智慧數字化管理平臺,推動降碳工作向精準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轉變。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