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0073號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海洋生態環境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4-00359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0073號提案的答復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加強維護綠色可持續海洋生態環境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直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沿海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臨港產業強省邁出堅實步伐。
一、不斷強化藍色發展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我省海岸線487公里,海域面積7227平方公里,沿海區域是我省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我國一帶一路的新起點,是我省乃至華北地區能源原材料的重要集聚地。為主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我省制定印發了《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強省行動方案》,持續推動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完善陸海聯動的港口集疏運體系,開辟聯通全球的集裝箱航線,打造現代化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國際濱海旅游休閑康養圣地,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崛起帶,推動建成陸海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產業強省。
二、積極推進海洋產業綠色發展
一是努力提升燒堿、純堿等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嚴格項目節能準入,新建項目對照行業能效標桿水平建設。推動存量項目實施節能改造,在規定時限內提升到國家規定的基準水平以上,鼓勵達到標桿水平。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產需對接活動,支持濃鹽水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應用,提升重點行業企業工業綠色發展水平。二是大力支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聚焦鋼鐵、水泥、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篩選綠色低碳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發布《河北省制造業綠色低碳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推薦目錄》,為海水淡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撐。推廣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燃-熱-電-水-鹽”五效一體高效循環利用系統經驗,建設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業園區。三是完善海水淡化產業鏈條。鼓勵海水淡化先進企業對標國際標準,促進優勢產品迭代升級與優化,提升裝備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推廣海水淡化濃鹽水資源化利用,培育濃鹽水養殖、耐鹽作物培育等產業,構建海水取水、海水淡化、濃海水綜合利用等一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鏈。截至2023年,我省現有海水淡化項目12個,產能39.07萬噸/日,位居全國第三。
三、持續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一是加強入海排污口整治監管。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入河、入海排污口分類管理,“一口一策”持續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監管,聯合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在冀津交界處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聯合排查,對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屬地整改。截至2023年底,生態環境部移交我省的入海排污口已全部整治到位。二是加強城鄉面源污染治理。制發《河北省城市市政污水污泥處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價標準,自2021年起每年組織第三方對污水處理廠開展運行評價,推進有關設施規范達標運行。到2023年底,沿海秦皇島、唐山、滄州市共建成城市(含縣城)污水集中處理廠49座,總處理能力達到276.8萬立方米/日,為減少海洋水污染物排放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加強海洋生活垃圾治理。推動沿海市縣落實灣段屬地責任,完善海洋垃圾清理長效機制和跨部門工作體系,濱海旅游度假區配置專業船舶、裝備、人員,實現岸灘海上垃圾清理常態化。指導沿海三市共建成垃圾焚燒發電設施22座,總處理能力達到1.87萬噸/日,具備新產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全覆蓋的能力。四是深入推進海洋漁業綠色健康發展。持續在秦唐滄沿海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每年放流中國對蝦、梭子蟹、牙鲆等苗種2億單位以上,有效提高了水生生物多樣性。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截至目前,我省已批準建設海洋牧場28處,全省海洋牧場總面積已達1.7萬公頃,已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9處。五是持續加強綠色港口建設。2023年全省港口大宗散貨通過鐵路、水路、皮帶機廊道、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清潔運輸方式運輸比例達到91.5%;黃驊港應用“全口徑、全流程、全要素、全細節”粉塵治理技術,實現港區粉塵和煤污水近零排放,“綠色港口”試點通過交通運輸部現場驗收。秦皇島港獲評全國首個“五星級”綠色港區,唐山港新增3個“四星級”綠色港口。綠色港口建設成效顯著,水平不斷提升。五是強化海洋環境風險應急能力建設。強化應急監測能力,印發《河北省涉海風險源排查及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方案》,指導沿海三市健全應急組織體系。強化船舶防污染設備檢查,積極落實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機制,推進船舶污染物“船—港—城”閉環管理。強化部門執法協作,聯合開展“碧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船舶違法排污等污染海洋環境行為。
下一步,我廳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深入推進近岸海域綜合治理,促進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配合相關部門持續加強臨港產業強省建設,以高水平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沿海經濟崛起帶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0073號提案的答復
來源:海洋生態環境處 時間:2024-04-25
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
第二次會議第0073號提案的答復
九三學社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加強維護綠色可持續海洋生態環境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直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海洋強國建設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沿海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臨港產業強省邁出堅實步伐。
一、不斷強化藍色發展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我省海岸線487公里,海域面積7227平方公里,沿海區域是我省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是我國一帶一路的新起點,是我省乃至華北地區能源原材料的重要集聚地。為主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我省制定印發了《加快建設臨港產業強省行動方案》,持續推動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完善陸海聯動的港口集疏運體系,開辟聯通全球的集裝箱航線,打造現代化港口物流產業集群、國際濱海旅游休閑康養圣地,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崛起帶,推動建成陸海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產業強省。
二、積極推進海洋產業綠色發展
一是努力提升燒堿、純堿等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嚴格項目節能準入,新建項目對照行業能效標桿水平建設。推動存量項目實施節能改造,在規定時限內提升到國家規定的基準水平以上,鼓勵達到標桿水平。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工藝裝備產需對接活動,支持濃鹽水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應用,提升重點行業企業工業綠色發展水平。二是大力支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聚焦鋼鐵、水泥、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篩選綠色低碳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發布《河北省制造業綠色低碳先進工藝技術裝備推薦目錄》,為海水淡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撐。推廣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燃-熱-電-水-鹽”五效一體高效循環利用系統經驗,建設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業園區。三是完善海水淡化產業鏈條。鼓勵海水淡化先進企業對標國際標準,促進優勢產品迭代升級與優化,提升裝備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推廣海水淡化濃鹽水資源化利用,培育濃鹽水養殖、耐鹽作物培育等產業,構建海水取水、海水淡化、濃海水綜合利用等一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鏈。截至2023年,我省現有海水淡化項目12個,產能39.07萬噸/日,位居全國第三。
三、持續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一是加強入海排污口整治監管。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入河、入海排污口分類管理,“一口一策”持續推動入海排污口整治監管,聯合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在冀津交界處組織開展入海排污口聯合排查,對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屬地整改。截至2023年底,生態環境部移交我省的入海排污口已全部整治到位。二是加強城鄉面源污染治理。制發《河北省城市市政污水污泥處理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評價標準,自2021年起每年組織第三方對污水處理廠開展運行評價,推進有關設施規范達標運行。到2023年底,沿海秦皇島、唐山、滄州市共建成城市(含縣城)污水集中處理廠49座,總處理能力達到276.8萬立方米/日,為減少海洋水污染物排放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加強海洋生活垃圾治理。推動沿海市縣落實灣段屬地責任,完善海洋垃圾清理長效機制和跨部門工作體系,濱海旅游度假區配置專業船舶、裝備、人員,實現岸灘海上垃圾清理常態化。指導沿海三市共建成垃圾焚燒發電設施22座,總處理能力達到1.87萬噸/日,具備新產生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全覆蓋的能力。四是深入推進海洋漁業綠色健康發展。持續在秦唐滄沿海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每年放流中國對蝦、梭子蟹、牙鲆等苗種2億單位以上,有效提高了水生生物多樣性。大力發展海洋牧場,截至目前,我省已批準建設海洋牧場28處,全省海洋牧場總面積已達1.7萬公頃,已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9處。五是持續加強綠色港口建設。2023年全省港口大宗散貨通過鐵路、水路、皮帶機廊道、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清潔運輸方式運輸比例達到91.5%;黃驊港應用“全口徑、全流程、全要素、全細節”粉塵治理技術,實現港區粉塵和煤污水近零排放,“綠色港口”試點通過交通運輸部現場驗收。秦皇島港獲評全國首個“五星級”綠色港區,唐山港新增3個“四星級”綠色港口。綠色港口建設成效顯著,水平不斷提升。五是強化海洋環境風險應急能力建設。強化應急監測能力,印發《河北省涉海風險源排查及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方案》,指導沿海三市健全應急組織體系。強化船舶防污染設備檢查,積極落實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機制,推進船舶污染物“船—港—城”閉環管理。強化部門執法協作,聯合開展“碧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船舶違法排污等污染海洋環境行為。
下一步,我廳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深入推進近岸海域綜合治理,促進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配合相關部門持續加強臨港產業強省建設,以高水平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沿海經濟崛起帶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3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