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1133號關于加強農村污水排放管網建設助力構建宜居的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建議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土壤生態環境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4-00371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
發布日期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會議第1133號建議的答復
李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污水排放管網建設助力構建宜居的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構建宜居和美鄉村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以生活污水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為原則,堅持平原、山區、丘陵分類施策治理,持續加大資金投入,扎實有序組織推進,“十三五”末,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018年的11%提高到的28%,截至2023年底,累計完成治理村莊24680個,治理率達到5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污水亂排亂放現象基本杜絕,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一、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統籌謀劃
先后編制印發《河北省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分年度制發工作計劃方案,為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政策及技術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制定計劃方案,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在工作推動中,堅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考慮,堅持城鄉一體化推進,對位于城鄉融合部村莊的生活污水,優先考慮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處理;堅持與農村改廁銜接,將農村廁所糞污治理作為污水治理的重點,充分利用國家“廁所革命”有關政策,推動改廁糞污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堅持與資源化利用并重,將灰水收集后,用于沖廁、綠植澆灌或庭院抑塵,黑水經無害化處理后,作為肥水還田利用,實現灰、黑水同步治理和資源化利用。
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組織實施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條件,選擇技術成熟可靠、投資小、能耗低、經濟可行,且適合農村特點的污水治理模式,做到分類施策、梯次推進;積極探索形成比較成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2023年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薦技術模式與典型案例匯編,為各地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借鑒參考。對于城鎮周邊、鄉鎮所在地、農村新型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等,具備24小時供水條件,能夠納入污水管網和集中處理設施的村莊,通過“以城帶村”“以鎮帶村”“以園帶村”等多種方式,將生活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管網集中處理;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鄉村產業振興的平原村莊,采取管網集中歸集、終端無害化處置等集中治理模式;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戶用化糞池等分散治理模式,統籌推進村莊污水分散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基本解決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問題。
三、推動政策落實,加大資金投入
稅收政策由法律或者國務院根據授權作出規定,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污水治理的稅費優惠,包括污水治理勞務增值科“即征即退70%”,銷售用生活污水生產的再生水增值稅“即征即退50%”,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公共污水處理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等,此外,國家還出臺一系列普惠性稅費優惠政策,2023年對部分到期的稅費優惠政策進行了延續或優化,2024年又將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從事農村污水治理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享受。為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3年,下達省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8.9億元,支持包括農村生活污水管網、集中處理、分散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設備設施建設在內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下達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1.7億元,支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水源涵養等,有力保障了不發達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水處理資金需求。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類項目謀劃力度,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國開行、省農發行先后印發《關于運用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關于運用農業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發揮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優勢,多渠道統籌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四、堅持技術創新,健全管護機制
在省科技廳設立“資源與環境”等創新專項,組織實施白洋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智能高效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技術研發等重點研發項目;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培育建設了“河北省污水治理與資源化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污水氮素綜合治理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省級創新平臺,著力推動污水治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著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鼓勵采用縣級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靈活采取自主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設施運維,逐步構建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政府為落實主體、村級組織為管理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運維管護體系。加強宣傳和營造氛圍,引導教育村民遵法守法,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將農村生活污水不亂排亂倒納入村規民約,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為鞏固治理成效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會同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科技廳、稅務局等部門共商共治,銜接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廁所改造等和美鄉村建設各項工作任務,加大資金投入,推動國家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能夠落到實處,加強科技研發項目、創新平臺建設布局,組織推動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運用,健全完善各項長效工作機制,助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和美鄉村做出應有貢獻。
衷心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5月11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1133號關于加強農村污水排放管網建設助力構建宜居的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建議的答復
來源:土壤生態環境處 時間:2024-06-11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對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次會議第1133號建議的答復
李蘇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污水排放管網建設助力構建宜居的新時代和美鄉村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構建宜居和美鄉村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國家統一安排部署,以生活污水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為原則,堅持平原、山區、丘陵分類施策治理,持續加大資金投入,扎實有序組織推進,“十三五”末,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018年的11%提高到的28%,截至2023年底,累計完成治理村莊24680個,治理率達到5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污水亂排亂放現象基本杜絕,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一、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統籌謀劃
先后編制印發《河北省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分年度制發工作計劃方案,為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政策及技術支持,各地結合實際,制定計劃方案,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在工作推動中,堅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考慮,堅持城鄉一體化推進,對位于城鄉融合部村莊的生活污水,優先考慮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處理;堅持與農村改廁銜接,將農村廁所糞污治理作為污水治理的重點,充分利用國家“廁所革命”有關政策,推動改廁糞污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堅持與資源化利用并重,將灰水收集后,用于沖廁、綠植澆灌或庭院抑塵,黑水經無害化處理后,作為肥水還田利用,實現灰、黑水同步治理和資源化利用。
二、堅持因地制宜,分類組織實施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條件,選擇技術成熟可靠、投資小、能耗低、經濟可行,且適合農村特點的污水治理模式,做到分類施策、梯次推進;積極探索形成比較成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2023年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薦技術模式與典型案例匯編,為各地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借鑒參考。對于城鎮周邊、鄉鎮所在地、農村新型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等,具備24小時供水條件,能夠納入污水管網和集中處理設施的村莊,通過“以城帶村”“以鎮帶村”“以園帶村”等多種方式,將生活污水納入城鎮、園區污水管網集中處理;人口密集度高、經濟發展好、鄉村產業振興的平原村莊,采取管網集中歸集、終端無害化處置等集中治理模式;人口規模較小、居住分散的平原村莊,實施分散收集、集中處理模式;不具備集中收集處理、水量小的山區,采取戶用化糞池等分散治理模式,統籌推進村莊污水分散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基本解決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問題。
三、推動政策落實,加大資金投入
稅收政策由法律或者國務院根據授權作出規定,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污水治理的稅費優惠,包括污水治理勞務增值科“即征即退70%”,銷售用生活污水生產的再生水增值稅“即征即退50%”,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公共污水處理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等,此外,國家還出臺一系列普惠性稅費優惠政策,2023年對部分到期的稅費優惠政策進行了延續或優化,2024年又將實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包括從事農村污水治理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享受。為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3年,下達省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18.9億元,支持包括農村生活污水管網、集中處理、分散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設備設施建設在內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下達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1.7億元,支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和水源涵養等,有力保障了不發達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水處理資金需求。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類項目謀劃力度,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國開行、省農發行先后印發《關于運用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關于運用農業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通知》,發揮政策性金融資金支持優勢,多渠道統籌資金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四、堅持技術創新,健全管護機制
在省科技廳設立“資源與環境”等創新專項,組織實施白洋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智能高效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技術研發等重點研發項目;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培育建設了“河北省污水治理與資源化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污水氮素綜合治理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省級創新平臺,著力推動污水治理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著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印發《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鼓勵采用縣級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靈活采取自主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設施運維,逐步構建縣級政府為責任主體、鄉鎮政府為落實主體、村級組織為管理主體、農戶為受益主體、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服務主體的“五位一體”運維管護體系。加強宣傳和營造氛圍,引導教育村民遵法守法,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將農村生活污水不亂排亂倒納入村規民約,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為鞏固治理成效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下一步,我廳將繼續會同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科技廳、稅務局等部門共商共治,銜接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廁所改造等和美鄉村建設各項工作任務,加大資金投入,推動國家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能夠落到實處,加強科技研發項目、創新平臺建設布局,組織推動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運用,健全完善各項長效工作機制,助推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和美鄉村做出應有貢獻。
衷心感謝您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