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101號“關于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的建議”提案的答復 | ||
發布機構 | 綜合處 | 索引號 | 0218077J/2025-00248 |
主題分類 | 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 文號 | 冀環辦字〔2025〕99號 |
發布日期 | 2025-06-18 | 主題詞 | |
效力狀態 |
民進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2022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把排污權交易改革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領域,把排污權作為重要生產要素,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保障項目建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構建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河北模式”。貴委提出的“完善立法,規范排污權監管責任、建立機制,推進排污許可與排污權銜接、創新示范,完善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金融賦能,有效盤活排污權資產”建議,契合我省排污權交易改革實際,為我們指明了改革方向。省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司法廳、財政廳,省委金融辦,將加快改革創新,推進排污權交易改革走深走實。
一、推進排污權立法研究,強化排污權監管責任。國家僅出臺了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指導意見、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沒有在法律法規層面進行規定,目前各省均在自主試點,交易方式、模式、規則、市場準入等不近統一。我們將加大與省人大常委會的溝通對接,配合開展立法論證和立法調研,力爭將規范排污權交易的相關立法項目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或在現有地方性法規中增設排污權交易專章內容,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基礎上,加快推進我省排污權交易有關立法工作,明確企業排污權的法律責任和權利義務,以及相關數據質量監管要求,為排污權交易改革提供地方法規支撐。
二、堅持試點先行,不斷豐富排污權交易方式。我省選擇邯鄲、邢臺,先后開展了開展可交易排污權認定、排污權跨區交易、排污權租賃試點。在此基礎上,2024年12月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北省可交易排污權核算技術大綱(試行)》,進一步規范結構、工程減排形成可交易排污權管理,探索完成了44筆排污權跨區交易、4筆排污權租賃。今年以來,組織邯鄲、張家口、承德等市,深入開展政府儲備排污權規范投放、可交易排污權認定精細化管理、排污權使用監管、排污權交易與建設項目總量管理和排污權許可證融合、排污權金融賦能、揮發性有機物確權核定等7個排污權機制創新試點,推動排污權市場化配置體系逐步完善。統一數據核算方法,探索建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排污權監管體系,逐步推動排污權交易與總量控制、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執法監管等制度有效融合。
三、建立多元交易模式,推進排污權科學高效流轉。我省建設統一排污權交易平臺,并納入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系統,實現了交易登記、信息公告、時間場所、保證金收退、服務資料保存、電子監察監控管理6個“統一”,提供“電子化”“一站式”服務,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排污單位閑置、放棄使用、污染減排形成的富余排污權,可采用電子競價、協議轉讓、掛牌點選等方式,自由投放、自由交易、獲取收益。政府儲備實行分級管理、分類審查機制,優先支持戰略新興、科技示范、帶動作用強等重點項目建設,且原則上采用電子競價、差額競得方式出讓。發揮市場價格導向,在政府儲備差額競得基礎上,推行企業間電子競價差額競得,排污權交易市場日趨活躍,促進了排污單位自主減排,推進了生態環境質量改善。2025年1-4月全省累計排污權交易1043筆、0.81億元,其中企業間交易457筆、0.25億元。
四、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做大做強排污權抵質押綠色金融。近年來,我們探索了排污權評價、賦能、融資、凍結的閉環管理流程,以排污單位有償取得的排污權為基礎抵質押物,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排污權+”金融產品。2023年以來,組織銀企對接項目12個,授信額度71.3億元,獲得融資支持9.8億元。為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將著手修訂《河北省排污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單一排污權抵質押、排污權+信用、排污權+組合擔保、排污權+產業收益,以及產業集群的排污權+數字科技等綠色金融產品。同時,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多種形式的政銀企對接,搭建溝通合作平臺,持續推進排污權向可變現、可抵押、可流動資產轉化,服務和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在廣大政協委員建言獻策下,我們將以健全排污權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為核心,以堅持主動服務、環境資源有償取得、激發減排動力、服務和保障項目建設為導向,加快創新完善排污權交易流程,暢通交易供需信息,全面提升服務質效,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更大貢獻。
感謝貴委對生態環境工作、排污權交易改革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5月29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101號“關于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的建議”提案的答復
來源:綜合處 時間:2025-06-18
民進河北省委: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2022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把排污權交易改革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領域,把排污權作為重要生產要素,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保障項目建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構建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河北模式”。貴委提出的“完善立法,規范排污權監管責任、建立機制,推進排污許可與排污權銜接、創新示范,完善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金融賦能,有效盤活排污權資產”建議,契合我省排污權交易改革實際,為我們指明了改革方向。省生態環境廳、發改委、司法廳、財政廳,省委金融辦,將加快改革創新,推進排污權交易改革走深走實。
一、推進排污權立法研究,強化排污權監管責任。國家僅出臺了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指導意見、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沒有在法律法規層面進行規定,目前各省均在自主試點,交易方式、模式、規則、市場準入等不近統一。我們將加大與省人大常委會的溝通對接,配合開展立法論證和立法調研,力爭將規范排污權交易的相關立法項目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或在現有地方性法規中增設排污權交易專章內容,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基礎上,加快推進我省排污權交易有關立法工作,明確企業排污權的法律責任和權利義務,以及相關數據質量監管要求,為排污權交易改革提供地方法規支撐。
二、堅持試點先行,不斷豐富排污權交易方式。我省選擇邯鄲、邢臺,先后開展了開展可交易排污權認定、排污權跨區交易、排污權租賃試點。在此基礎上,2024年12月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北省可交易排污權核算技術大綱(試行)》,進一步規范結構、工程減排形成可交易排污權管理,探索完成了44筆排污權跨區交易、4筆排污權租賃。今年以來,組織邯鄲、張家口、承德等市,深入開展政府儲備排污權規范投放、可交易排污權認定精細化管理、排污權使用監管、排污權交易與建設項目總量管理和排污權許可證融合、排污權金融賦能、揮發性有機物確權核定等7個排污權機制創新試點,推動排污權市場化配置體系逐步完善。統一數據核算方法,探索建立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排污權監管體系,逐步推動排污權交易與總量控制、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執法監管等制度有效融合。
三、建立多元交易模式,推進排污權科學高效流轉。我省建設統一排污權交易平臺,并納入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系統,實現了交易登記、信息公告、時間場所、保證金收退、服務資料保存、電子監察監控管理6個“統一”,提供“電子化”“一站式”服務,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排污單位閑置、放棄使用、污染減排形成的富余排污權,可采用電子競價、協議轉讓、掛牌點選等方式,自由投放、自由交易、獲取收益。政府儲備實行分級管理、分類審查機制,優先支持戰略新興、科技示范、帶動作用強等重點項目建設,且原則上采用電子競價、差額競得方式出讓。發揮市場價格導向,在政府儲備差額競得基礎上,推行企業間電子競價差額競得,排污權交易市場日趨活躍,促進了排污單位自主減排,推進了生態環境質量改善。2025年1-4月全省累計排污權交易1043筆、0.81億元,其中企業間交易457筆、0.25億元。
四、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做大做強排污權抵質押綠色金融。近年來,我們探索了排污權評價、賦能、融資、凍結的閉環管理流程,以排污單位有償取得的排污權為基礎抵質押物,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排污權+”金融產品。2023年以來,組織銀企對接項目12個,授信額度71.3億元,獲得融資支持9.8億元。為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將著手修訂《河北省排污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單一排污權抵質押、排污權+信用、排污權+組合擔保、排污權+產業收益,以及產業集群的排污權+數字科技等綠色金融產品。同時,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多種形式的政銀企對接,搭建溝通合作平臺,持續推進排污權向可變現、可抵押、可流動資產轉化,服務和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在廣大政協委員建言獻策下,我們將以健全排污權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為核心,以堅持主動服務、環境資源有償取得、激發減排動力、服務和保障項目建設為導向,加快創新完善排污權交易流程,暢通交易供需信息,全面提升服務質效,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更大貢獻。
感謝貴委對生態環境工作、排污權交易改革的關心和支持。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2025年5月29日